《入中論》第六次課程總第十二講之:著魔後的二十五種現象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4月25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著魔後的二十五種現象
然後是二十五種現象,這二十五種現象就已經和魔沾邊了,已經産生關系了,或者一些煩惱和障礙已經在心續當中現形,就容易出現這二十五種現象了。
第一種,依德相不具之師。這是個很大的麻煩。我把我們這一次的學習當成一個對大家的建議性的學習,可千萬不要認爲,我現在教大家的就是因爲我有這個證悟,或者我有這水平了。我只是把這個理路告訴大家,是一個提前的修行預備。我們現在還不是你把修行完全交給我,我來指導你用功這樣一個情況,目前我可以提供我有限的經驗。德相是一個非常高的要求,一定要有實際的修行體證。具足德相的師父才是我們需要依止的,等這個學習完了以後,大家一定要找到一位自己值得依止的具備德相的師父,這樣我們的修行才能夠有進步。
第二種,弟子堪能不具爲作依止。是說收徒弟的事情,不光是自己做弟子,還有自己做老師的事。自己做老師,就把一些沒有具備條件的人拉攏到身邊來爲他作依止,教他去修行;具備堪能的弟子又冷落了。這種情況極其罕見,幾乎沒有吧........
! 這也是一種有魔障的表現。
第叁種,道伴學見行不合。自己的道伴學習和見解不能摩合,自己身邊的同伴、道友之間的矛盾大,行爲和見地都不能摩合,這也是有一些魔入的現象。
第四種,視爲苦難。對于修行視爲困難,對自己該做的事情視爲困難,轉入逆境,這也是有一些障礙已經出現了。
第五種,不依叁學次第而猛精進。前面的問題是說,魔進入的原因是還沒有得到真正的修行教授,就開始勇猛修行了,初學的人就開始閉關住山了。這裏是說不順次第修行,也就是說魔障已經現形了,已經在真正的起作用了,這是一個標准。但並不是說,有階級的道次第你學到就絕對能順道次第,而人家不講究就絕對不順,超越次第者也可順次第。如果自己的修行還是比較謹慎,是在按著步驟在走,那就可以放心,沒有問題。如果已經亂套了,不遵守次第了,也在勇猛精進,那可能會有麻煩。
第六種,雜慢心說佛法。把佛的法要當成一種兒戲,當成戲論,在言談當中可以很輕慢的說來道去,像這樣也是一種魔入的現象。
第七種,自無德爲他師。這是一種魔進入的現象。
第八種,友伴無信心不恭敬叁寶。不僅是直接來檢驗自己怎麼樣,如果身邊的友伴對于叁寶沒有信心,也說明自己的問題。
第九種,與盲目無知者講說。對于佛法有信心是好的,維護自己的修行是好的,但是喜歡跟像對牛彈琴一樣的對象去說佛法,對沒有信心的人去說,乃至于把跟修行核心問題相關的很重要的話題,比如修行的訣竅之類的,這些話語也講給一些盲目無知者去聽,這個也是問題。
第十種,無暇修行望禅果。自己沒有時間修行就想得到一個很好的禅果。
第十一種,習堪與、密咒,妄求捷徑行如商賈。對于堪與學、風水這些經常去熟悉,或使用密咒,把風水和密咒這些變成了妄求捷徑,行如商賈,就像商人一樣,把風水和密咒天天挂在嘴上,這也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第十二種,以佛謀存經濟營種。以佛教的法要來謀取生存,做一些相關的經濟活動,即所謂的借佛斂財。
第十叁種,行五邪命。五種邪命到後面還會鋪開來說的,這裏就不詳細講了。
第十四種,喜眷屬弟子財務,吸取供養。這著重是對修行人,對叁寶和僧團來說的。但是現在反過來了,現在吸取供養的往往是那些“只要僧團能做到的我也做到,但是你們在修行我可以不修行,你們不敢要供養,我敢要供養”,這樣的一批人,這是很明顯的魔眷。
第十五種,心依惡境。總想一種不善的境像,把這個作爲自己用功的對境。很多人會有一個習慣,當自己身心很疲羸很脆弱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境界出現,人便執著于那個境界,後來發現自己好像知道對方身上有什麼病,可以給對方治病。或者在那個境界當中祈求,好像獲得一種新生力量似的,神就幫助我把這個人的病治好了,或者就知道他過去和未來的事,一說還真說准了,這就是所謂的行壇下馬、占蔔求卦的情況。這個其實就是一種境界,如果心常常的願意去依止在那一種境界上,這就是一種魔境。
第十六種,喜世戲論。就是喜歡世俗的戲論,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就喜歡绮語互相說來道去,引以爲快樂。
第十七種,喜入喧嘩擾亂人衆群。喜歡特別擾亂的人衆群體,不喜歡比較理性一點的氛圍,就喜歡沒有道理無理取鬧的場合。
第十八種,從驕滿、染汙、我慢因緣依止。這是對做弟子的人來說的。如果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常常會有一種驕滿的心態或是染汙的、心裏有其他想法的心態,來做的這個依止就容易出問題,就是已經有問題了。
第十九種,行放逸,無正知。
第二十種,與異性酒肉食行放逸。
第二十一種,喜世間八法。喜歡別人虛假的贊歎,喜歡世間真實的利益,無論真還是假,都是在世間八法的範疇之內。這些猶如過眼煙雲,對于修行、對于人生都沒有實際的意義,執著在上面很容易出現魔障。這裏所說的是已經現形的這一部分。
第二十二種,能作所作多。
第二十叁種,行動坐處多。不安靜。
第二十四種,談論多。
第二十五種,心緒多。
這些對于修行人來說是一個十分嚴肅的話題。如果我這裏出一個考題:大家想想自己有幾個魔?如果一個一個來對,就會發現自己有好多,我也有好多,我們都是學生。但是這裏所提出來的確定是真理,確定是修行路徑上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對于魔這件事,我們還要以一個樂觀的態度去對待它。一提到魔,多數人可能都會想到高頭大臉獠牙紅眼,這樣的才是魔。那可不一定。我們知道還有煩惱魔,還有五陰魔。在魔的裏面還有天魔、魔王眷屬、魔王妻子……非常複雜。實際上有很多是無形的,或者有很多魔確定的所指就是我們性格當中的那些跟修行沒有相應的部分。在這些問題上,我們還要以信心和歡喜心來逐漸的調試,給自己一些從魔王眷屬的手中逃脫的生機,生機得自己給自己安排。我們雖然有著很多修行的問題,跟五地的菩薩有些不一樣。但是問題越多,我們需要做的努力越多。現在我們能夠發現的越多,說明我們的機會越多,因爲能夠發現就說明自己在從這一個境界跳入更高的一個境界,我們已經知道臺階了,這是一個智慧的財富。今天把魔障的這一部分了解到了,可以檢驗自己是不是利根,最大的好處就在這裏,因爲利根的修行菩薩在資糧位的時候,就不被這些魔障侵擾了,鈍根的菩薩到第五地的時候也徹底解決了。如果是現在還有的,到第五地也不是問題;如果現在已經沒有的,那麼我們就乘勝追擊,盡快達到第五地。大家以歡喜心,留有余地的好好用功,功課還是很重要的,每天不一定要很多,但要給自己安排一點,把它當成一種生活,一定會受益無窮的。不要很多,讓自己感覺輕松留有余興,那就好。今天課就到這裏。
回向:
願消叁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