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七次課程總第十叁講之:智爲先導、隨緣立言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5月2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智爲先導、隨緣立言
在這部論裏就說:
如有目者能引導,無量盲人到止境。
如是智慧能攝取,無眼功德趣聖果。
就像有眼睛的人能夠帶著盲人到他們的目的地一樣。第六地緣起的智慧就能攝取前面所有修行的成果,這個攝取指的就是收集。“無眼功德趣聖果”,因爲前面五地的功德都可以作爲成佛的色身因,成佛的這些色身因聚集好了以後趣入聖果,應該由緣起空性這樣一個智慧來進行引導,這些功德才能順利地成就佛果。
如彼通達甚深法,依于經教及正理,
如是龍猛諸論中,隨所安立今當說。
我們今天要來說明的這個道次第就像龍樹菩薩通達甚深的法要所說的一樣,依于經典當中的佛的原話、教證當中的祖師的原話、以及我們今天進行分析推理的正理,在龍猛菩薩的諸論當中已經有很多的說明了。那麼我們依著他的正規的途徑來進行安立、進行宣說,這是一個謙虛的說法。月稱論師說:我不具備創造的能力,緣起法也不是我創造的,甚至可以說也不是釋迦牟尼佛創造的,釋迦牟尼佛來到人間只是把人間的真相進行诠釋,緣起法它本來法而如是,但是我們如果能夠看清它,就能夠獲得聖者的果證;如果不能看清它,世間的一起依如是的因緣在進行推動發展,這也永遠不會變化。
這裏有一個“龍猛”的詞彙,在我們後面的導讀當中有一個區別,早年龍樹菩薩的名字其實不是龍猛,就是叫做龍樹。在中世紀後期有龍猛菩薩這樣一個人物出現,他也是在中觀派別當中頗具影響的一位論師,但是他晚一些年。在民國以前把龍樹翻譯成“龍猛”,中國古代的一些論師曾經有用這個詞彙來翻譯,但那個時候缺乏考據,其實和後來的一位論師重名了。我們現在就稱龍樹菩薩爲龍樹菩薩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