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中論》第七次課程 第十四講之:羅漢的現象界—唯見四大種性

  《入中論》第七次課程總第十四講之:羅漢的現象界—唯見四大種性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5月2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羅漢的現象界—唯見四大種性

  我們都知道聲聞、緣覺是屬于羅漢的層次。羅漢直接在佛座下證得四果,稱爲聲聞;在佛座下已經學好道了,沒有佛的地方他證悟了四果,稱爲緣覺。聲聞、緣覺,其實他們彼此間的果位大致上差不多,他們眼裏的我們的這個世界全都是大種性,所以我們無法讓聲聞和緣覺對于現代社會産生跟我們一樣的同情和理解。所謂災難的理解,讓他跟我們一樣的去同情、悲傷,也不可能。

  對于我們一個改革發展的成果去産生成就感、産生歡喜雀躍,那也不可能。爲什麼呢?因爲他們眼前的我們這個世界,只有大種性。所謂大種性,就是四大種:地火水風。

  他們看到的這個是不一樣的,這個粉筆的白色的橫著的東西,他們看到的這個東西只是每一個粉筆的小元素當中的地火水風四種元素。他們是具體而微的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小到極微,也可以大到無限,他們沒有所謂地球、月亮、太陽、銀河系裏面、外面的區別。他們小可以到每一個粉筆的石灰元素當中的地火水風,每個元素他都發現它裏面全部都有地火水風。

  那麼大呢?在同樣的這個狀態之下,我們認爲很大很大的世界,他們認爲還是地火水風,我們覺得非常龐大的這個世界,他們的眼裏只有地火水風,沒有覺得我是要坐著飛機或者飛船到太空當中去,那麼遙遠的一個過程,他覺得那邊也是地火水風。要想讓他回到我們現實這個世界當中來,看到我們現在的所謂紅色的花,白色的粉筆,他看不見。你逼著他看見,他也看不見;你求他來看,他也看不見;你請他來到我們凡夫的所見的境界當中來,他也來不了。爲什麼呢?因爲他已經親證了四果阿羅漢的果位。

  如果我們讀一讀清辨論師的《掌珍論》,對這點就會了解得非常透徹。論中就說:這叁重境界絕對不能互相串位的。如果說每個阿羅漢他還知道這個花香不香,還知道哪個地方臭不臭,或者還知道粉筆白不白,或者還知道誰對我好和壞,這都是問題,恐怕都不一定是有阿羅漢果位。阿羅漢這個果位是實打實的,人人都可以驗證一下的。他只要是有個阿羅漢果位,你趁他不小心,粉筆藏在袖子裏平時不要拿出來,你到了他面前(突然拿出來):“是不是白的?”“是白的。”“你不是阿羅漢。”就是這樣,一定的。如果能看到粉筆白,鮮花紅,那就完了,他肯定沒有證阿羅漢果,因爲阿羅漢只有四大種性,如果有四大種性之外的東西,絕對不是一個聲聞、緣覺的果位。

  凡夫的(境界)我們最熟悉,大家都知道,粉筆白,鮮花紅,這個(境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