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八次課程總第十六講之:八階段之四、真如影像單空修行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5月10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八階段之四、真如影像單空修行
四、真如影像單空修行
第四個部分就是關于真如影像的單空修行。真如影像,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真如這個修行不是天生就來的,我們凡夫沒有真如這樣一個覺受和證悟,怎麼辦呢?先構想一個假的,這個地方的修行就是弄假成真。前面雖然從正理上我們可以分析空性是怎麼一回事、無生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分析完了以後,我們把所執著的對象都打破了,現在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我們到底怎麼進步呢?現在進步就很簡單,我們構想一個假的真如影像,構想完真如影像之後,就利用這個單一的真如影像的空性往下修行。
獲得成果的步驟是這樣的。一開始,是去觀想一個假的真如影像。這時即使觀想了,也沒什麼感覺,觀不出來。但是次數多了以後,就觀真如、大空性,後來慢慢就有點感覺了,就發現,在身心體會的範疇當中真的有那麼一種空的知覺出來了。這種知覺帶有虛僞性,但我們不能否定它,我們要否定它就沒有生路了,就找不到空性之門了。
收獲:數數觀修,籍假遇真
進行觀修,其實是籍假遇真,數數觀修。我們這個時候的收獲就是借著這個假的來觀想,次數多了、成熟了,慢慢就成真的了。從中觀的原理來說,既然是假的,我們應該放棄了才有真的出現。
爲什麼執著一個假的,真的也會出現呢?因爲實執不合空性。 我們就在這裏折騰,折騰時間久了以後,我們因爲老執著一個真如的、空的影像,我們的妄念就不來了,大煩惱的妄念、小煩惱的妄念越來越少了。等到妄念不來了,真如影像就逐漸看起來是真的了,就越來越有力量、越來越舒服了,感覺真的好想是有空那麼一回事了。
一開始修行的人都不知道真如影像到底是什麼,我們到底該怎麼修呢?這裏提供一個方便。我們看眼前的人,有的喜歡有的煩惱,你就別對著人去修真如影像。看顔色,有的紅有的白,有的喜歡有的不喜歡,那麼在顔色上我們也不要去修。我們看什麼呢?我們看虛空、空間。等到天氣很好的時候,找一個空間特別幹淨的日子,我們就看天空,藍色的天空,想想那些小鳥都在裏面飛,特別的自在,什麼障礙都沒有,那個空間當然非常幹淨清澈,而且特別特別寬廣。看到了以後,把那個印象留在心裏。在觀想真如影像的時候,我們就把它設定成爲真如影像的所緣。真如影像就是一個假虛空、一個假藍天,就觀想這個假藍天。假藍天很管用,老觀想它,我們的那些煩惱和雜念都不來了。收獲就是借著這個假的,能夠遇到真的。老觀想這個假藍天,慢慢因爲能知所知的妄念少了,真正的空性慢慢就出來了。
限製:由出入單空,如幻覺帶入世俗,定力未純
這裏有一個限製:在觀想假藍天的整個修行過程當中,定力是不純粹的。我們需要把觀想當中的感知、感受帶到現實生活當中來,在生活當中回顧觀想真如影像時候的收獲,逐漸把定中的清淨帶到定外來。
這裏的修行訣竅是什麼呢?
訣竅:(一)、空性無可緣,故需先立單一真如影像
第一,因爲空性無可緣,所以需要建立一個單一的真如影像。
(二)、先是“構想”,後成“實空”,最後成爲“單一的真如影像之空”
第二,先是構想,後來就成爲了一個實有的空性。這個實有的空性很重要。有人說,實有的空性不符合中觀。它雖然不符合,但我們這個步驟一定需要,不能否定它。最後成爲單一的真如影像的這個空也不純粹、也不是圓滿的法無我空性,稱爲單空。但是這個過程一定要。有些大師就說:“如果有人說“這是單一的空性,我們不能來修它”,這個等同魔說。”因爲讓衆生不解脫就等同魔說。
(叁)、爲破信口開河及戲論,反複修此單空
第叁,這種單一的真如影像的空性能夠直接破除信口開河的戲論。我們平時所說的空與不空,這些道理真的就是信口開河,因爲沒有覺受,沒有一個修行的驗證。而這個能夠解決修行驗證的問題。修行驗證的收獲産生了,才能真正獲得一些體驗。所以說體驗是滅除戲論之門。反複修行這樣一個單一的空性。
(四)、乃至解悟未生前,方便觀察引生之
第四,乃至于解悟的果位沒有升起來之前,方便的觀察引導這個解悟産生。這個解悟出生之前,這種單一的空性要不停地修。這單一空性的修行就是爲了把解悟空性這個成果帶出來。解悟空性的成果不是白來的,要通過這個單一的般若影像、真如影像、空性的修行,才能逐漸地把它引生出來。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有很多人在禅堂當中用功,即使是參話頭,而真正在用功上有所體會的人,他們在心裏反複摸索的時候,最後都還是摸索到這條路上來了,就是構想一個真如影像,依著這個真如影像就真的産生解悟了。解悟産生了以後就使勁贊歎,就說:“修行一定要有一點解悟才行啊!”贊歎別人時是這樣,但是他自己也說不明白當時爲什麼就進入這個門了。事實上就是構想了一個真如影像。但是他構想完了以後自己就把這個過程忘了。實際上一定要有這麼一個過程,要有一個構想真如影像的過程。“方便觀察引生之”,用各種方便觀察來逐漸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