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九次課程總第十七講之:破自生的思路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5月24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破自生的思路
這裏,表面看是這麼一個簡單的說法,其實背後包括了一個很複雜的討論。
數論派論師說:“從因能夠到有一個新的果産生,它們既是一體的又能生。”
中觀論師就問他:“既然能生,那麼你的這個顯現和不顯現有區別嗎?比如,前面是已經有了,後面才顯現出來的,那對果實來說,前面的也有,後面的也有,在顯現和不顯現這兩個狀態中,對果實來說存不存在區別?”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如果你說,在因位它已有了,就像房子燈沒有打開時看不見瓶子,到果位它也有,就像燈打開時能看見瓶子,那麼,在顯現之前的那個狀態跟顯現之後的這個狀態,對被觀察的果法來說,它本身有沒有變化?”
中觀論師問這個變化的問題:“若有變化,那後者的變化就是新産生出來的;若毫無變化,那其實自生就沒有生。所以,需要有一點互爲他體的關系才能算是生,而若互爲他體,那顯現和沒有顯現這個中間它會産生變化的,你承不承認這種變化呢?”
數論師說:“我承認變化,是有變化。”
中觀論師說:“如果有變化,那就彼此互爲他體,那是他生,就不是自體生,跟你所說的這個自體生的道理毫無關系。”
數論師又反過來說:“那我們從因到果沒有變化,從不顯現到顯現,一點變化都沒有。”
中觀論師說:“如果一點變化都沒有就出現新東西了,沒有變異的過程,也能産生很多新的事物出來,結果導致的是什麼呢?就是無窮生。因爲沒有任何變化,新生的都在毫無約束能力的這麼産生,這個自力能生,毫無辦法令它不生。就是種子總在生種子,直至時間盡頭,不可能生芽、莖等。”
數論師馬上又提出:“要滅了這個因,果才能出來,所以果出現時因實際已沒了,這才是我們自生的道理。”
這時,中觀論師就問他:“若因滅了果才能出,那産生的果是個什麼果?是一個跟因一模一樣的果,還是跟因完全不一樣的果?比如,一顆黃豆,你把它作種子,你讓種子自生一個新的黃豆出來,那麼新生的黃豆和原來的黃豆之間,有沒有差異?如果完全不能有變化,那就是由黃豆種子只能生黃豆種子出來,就不能有任何跟黃豆的造型不同的芽、葉子或根系長出來,任何新的東西都不允許,那就只能允許原始的種子的狀態。若只是種子生種子,那依世間的觀察來說,這樣的種子生種子,它形成自生,這是沒有道理的,因爲任何從因到果的過程都不能在毫不産生變異的情況下發生。從黃豆到新的一代黃豆産生,它們之間是生過根、發過芽、長過豆種,然後才在它們的果殼的莢中産生出跟豆種一樣的黃豆。任何事物從因到果的整個過程有變異的問題,那麼被變異的那部分算不算你所說的自生呢?如果你承認,變異的部分也屬于你所說的自生,那說明你所說的自生實際是他生,因已生出他體了。”
緊跟下去,對于數論師而言,凡是與種子形狀顔色等不同的,從種子産生出來,都要承認這是他生。他們就以很大的力量進行辯護:“這個種子産生時,就跟自性産生二十叁谛之後自己隱沒不現一樣,果産生時,因的那個種子根本就不可能再出現。”
在這個地方,中觀論師就問他:“憑借什麼關系,原來的種子滅亡,新的果實産生?”
數論師就說:“我們所依靠的是自然界的助緣力量。比如,種子扔到地裏面去,就有水、土、時間、腐蝕等等的原因,推動著這個種子在腐蝕,新的芽就長出來,而這個助緣可以幫著果實來壞因。”
中觀論師就馬上又問:“若僅僅只靠助緣的力量,那麼種子本身有沒有力量
”
數論師說:“沒有,是依靠助緣的力量。”
中觀論師說:“因爲你們的前提是種子與芽沒有差異,所以說,芽使種子變壞,這不合道理。”
這些問題一連串地問下來,最後數論師就無法繼續回答了。《中論》中從因果同一體性的前提出發,推出作者和作的業就是同一體,就已經摳住了對方論點的根本要害。若說作者和作的業是同一體,那柴是作者、由柴生出的火苗是作的業,柴就是火焰。若它們成爲同一體,就勢必會使世間的現象一片混亂。
所以,若說從自性——一個本來涅槃的事物上——能生出二十叁谛的世間萬法,這是一個非理邪說。無法生起來。因爲只有依靠緣起,即所謂無自性的因緣和合,這才是有可能的。你若確定地要說,有自生的實有因和果,其實你在世間是找不出來的。
最後,月稱論師對他們這樣講:打個比方,一個母親生兒子,你若說兒子是母親自生的,這個說法從世間來說也無法成立。表面上說,這個兒子是她自生的,但等兒子生出時母親還在,這和你的數論理論就無法重合,因爲數論的理論是,果出來時因就隕沒,那麼兒子出來時一定母親就得死或消失嗎?也不是這樣的。那麼母親的兒子在出生以後,他們到底有沒有同一相續的關系呢?已經沒有同一相續的關系了。兒子心裏想的是兒子心裏想的事,媽心裏想的是媽心裏想的事,兒子總是比較進步的,媽總是比較落後的,他們很難同一條心。
數論師就說:“那麼他們在出生之前是同一體的。”出生之前也不能確定他們是同一體的。若確定出生之前同一體,那就像你所說的,在自性的階段就已有二十叁谛,既然世間的一切提前就已有了,那這個生的過程的意義是什麼呢?生的過程若能産生互爲他體的“他”,那實際你的這個在因位中表面沒有生、沒有顯現出來的果,實際早就已有了。這個自生和他生之間是無法跨越的,若是一體的就不可能産生“出生”的關系,不可能變出一個新的人來。若産生了“生”的關系,必定互爲他體,而不能只是自體。這個相互跨越的關系其實無法進行整合。
所以最後,在這樣的一些推論下,數論派的理論在《入中論》裏就首先站不住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