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中論》第十次課程 第十九講之:破他生頌詞

  《入中論》第十次課程總第十九講之:破他生頌詞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5月30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理科1號樓1114室

   破他生頌詞

  

  掌握好他生的這些部分後,我們學習月稱論師破他生宗的方式。

  對剛才所學,我們大概覺得:“這十五種因,實在就是我們人間的真理,怎麼能破呢?”月稱論師在破的時候,被破一方的觀點,往往是我們能接受或覺得應支持的觀點。

  翻到頌詞13頁58首頌詞。上次課講到

  若計自生能所生,業與作者皆應一,

  非一,故勿許自生,以犯廣說諸過故

  這就破完了自生,往下是破他生。

  前段時間,一位那爛陀寺的長老到中國來。長老是捷克人,本是捷克一著名高校老師,很著名的學者。他問我:“梵文本的《入中論》,其中並無“應成派”和“自續派”的說法,也沒有所謂“應成四理論”、“自續派五理論”的說法,這是從何而來呢?”我跟他講:“月稱論師的原典中,實際並沒有這樣總結,沒有使用這兩個名詞。進行總結,乃至産生“自續派”和“應成派”名義的爭論,這實際是在西藏形成的。”

  所以我們今天的學習,可能要打破某些陳規。比如,藏傳佛教中,對破他生非常繁瑣的應成四理論、自續五理論的爭執,我們可能不用。但不用這些理論,並不說明我們會回避月稱論師本人的辯論模式。月稱論師本人辯論的破除模式,我們還會沿用,但會區分清楚,哪部分是西藏論師加給他的,哪部分是他自己原來的。

  下面學習中,我們最好抱這種態度。我們可以看清楚,印度當年中世紀的大乘佛法,與現在藏傳佛教間,還是有一些差別的。

  從第13頁58首念誦到14頁第64首頌詞,這次我們就學習這麼多:

  若謂依他有他生,火焰亦應生黑暗;

  又應一切生一切,諸非能生,他性同。

  由他所作定謂果,雖他能生亦是因,

  從“一相續”“能生”生,稻芽非從麥種等。

  如甄叔迦麥蓮等,不生稻芽,不具力,

  非一相續非同類,稻種亦非,是他故。

  芽種既非同時有,無他,雲何種是他?

  芽從種生終不成,故當棄舍他生宗。

  猶如現見秤兩頭,低昂之時非不等,

  所生能生事亦爾。設是同時,此非有。

  正生趣生、故非有,正滅謂有、趣于滅,

  此二如何與秤同?此生無作,亦非理。

  眼識可有同時因,眼等想等而是他,

  已有重有生何用?若謂彼過上已說。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