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中論》第十次課程 第二十講之:唯識宗的宗依

  《入中論》第十次課程總第二十講之:唯識宗的宗依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5月30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理科1號樓1114室

   唯識宗的宗依

   基于《成實論》和《俱舍論》,出現了唯識宗的《瑜伽師地論》和《唯識叁十頌》。玄奘大師當年認爲,中原的道次第不具足,《瑜伽師地論》就是要西行去求的法要之一。它的地位在當時爲什麼如此重要呢?修行的法要,在《大毗婆沙論》中是用五百位大尊者的智慧才建立起完整的體系;後來又經調整和進步,《俱舍論》和《成實論》這兩部論才真正把《大毗婆沙論》中一些不夠完善的體系完備起來;到大乘佛法也興盛時,這部論完美整合了小乘佛教體系和大乘了義概念,——需要有的道次第嚴謹性和了義水平都有了,——這一部論當然就重要了。所以,《瑜伽師地論》的出現,對大乘佛法的發展至關重要。

   那中觀爲什麼對于唯識宗依據的一些思想還有所評議呢?其實有評有不評,尤其對《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的實際作者是無著論師,他是一位完全順應大乘的論師,思想源于彌勒菩薩。傳說他每晚聽彌勒菩薩講法,然後回來記錄下來,寫出這部大論。所以,中觀派對《瑜伽師地論》的主要觀點是不破除的,也可說是密護這一派的主張。

   《瑜伽師地論》使用了自證分、阿賴耶識及叁種自性(圓成實自性、依他起自性、遍計所執自性)的概念,但使用基礎上又詳加說明:這些自性都是無自體的。

   那爲何還用這套概念進行說明?因爲凡夫修行的需要。所以,對無著菩薩所立的這系唯識,中觀事實沒破過,包括對《楞伽經》。《楞伽經》中很明顯地說,事實上如來藏是空的本性,跟外道神我的本性不一樣,所以,佛也親口說如來藏。對這一點,大乘中觀論師也都認可。

   到此,就介紹了持他生見的主要經典思想來源。今天對他生的學習就先到這裏,下課!

   回向:

   願消叁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