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輪法師菩提法語
◎人生沒有幾個人穿得破幾件衣服
人生沒有幾個人擁有幾棟樓房
人生沒有幾個人擁有滿意的丈夫或妻子
人生沒有幾個人擁有孝順的子女
人生沒有幾個人擁有大官厚位
人生沒有幾個人擁有不病的身體
可是人都在追求「沒有」!
行盡一生路,唯有修道不誤人!
「唯有」這個「唯有」是真實的!
悟嗎?
◎信仰不要有門戶之見,修行要有專一的心。
多訪幾家,然後買一家,
既然買了,就要安心住,否則你會很痛苦。
既來則安,只要不破不漏,一樣安然。
沒事多靜坐,少來談是非;
光陰勿虛度,無常日日催。
◎沒有腿力的人不能登山,
沒有毅力的人不能修行,
因爲他不會到達目的地。
跟人走走,只是觀光客,
最好能留下來,耕耘你的土地。
◎道怕走錯要多問,
人怕做錯要多思,
話怕說錯要多慎,
情怕投錯要多看,
意怕會錯要多聽。
修行勿怕難,大都不認真;
省一分俗事,就多一分道心。
◎受到指責不要難過起瞋心。
你若對的,指責是在考驗你的逆緣境心;
你若錯的,指責正爲你擦去錯誤的痕迹。
除非是師父、父母或關心你的人,才會指責你,
一般人都會在你面前誇獎你。
◎走一步算一步,走二步算二步,不走永遠無半步。
修「行」就是要勤走,多接近佛寺、道場、師父,
不論聞法、修法、奉獻、工作都好,
但若走馬看花遊公園,來道場又失去意義。
◎你拿過佛寺掃帚、拖把嗎?如果沒有,那表示你奉獻的精神不夠。
你在寺院端過茶、招呼過來賓嗎?如果沒有,那表示你服務的精神不足。
叁天是客人,如你學佛已超過叁天,仍然受招待、當客人,表示你尚未入門。
這雖是小事,但表示你尚未融入佛菩薩無我的境界。
應當努力學習待人接物,謹記「小事不做,大事難成!」
◎人常常想擁有外面的許多東西,可是到後來,卻往往只是得到東西的影子,這個影子就是「煩惱、陰影」。
我們內心尚有很豐富的寶藏不知挖掘,最後又重埋入了地下,多可惜!真的!你心內要什麼,就有什麼。
閉目找看看,要成佛也是這個方法。
◎曉得修行的人,覺得時間不夠用,
不知修行的人,常覺得很無聊;
時間太充裕的人,不曉修行。
把握住每一時刻,生命即將溜去。
常在定中生活,充實而快樂。
禅定轉*輪,讓時鍾的「運轉」放在身上,
則每一刻都是你的,不然你一天活不到一小時。
◎修行人不要老說:「不可能,不相信!」
修行人就是「化不可能爲可能」,「不相信令你相信!」
「沒有能力,沒有信心」是個缺陷人。
沒有能力,自然不可能;
沒有信心當然不相信;
這都是害道的兩大魔障。
◎ 修行人要「無我」,人能「無我」,則無是非、成見、爭紛;
有我就有生死、有輪回,無我則無生死,都是這個「我」害了「我」一生。
無我則佛,得失利弊,稱譏毀譽,傷不到「我」;有我則風吹草動,都叫你心驚膽跳。
體悟「無我」就是「我」,「我就是佛」,不要悟不通!
◎修行很難,的確很難,因你總是覺得修行還要做很多事,其實錯了,修行要教你少做事,只怪你不該做的你去做,該做的不去做,所以要花很多時間去化解不該做的煩惱、業報、因果。
如果你少做,自然清靜無礙,修行就是教你「簡單明了」。悟嗎?
◎不要去管別人,
別人與你無幹,
管自己,
自己太重要了。
◎小心自己的過錯,
注意別人的優點,
忘記自己的苦惱,
記得別人的恩惠,
努力自己的修行,
不管別人的批評。
◎吃素的人心裏不一定是「素」,
吃葷的人心裏不一定是「葷」。
吃素雖是好事,但不可以爲吃素就是偉大的修行人,
若因而對吃葷的人起排斥、輕視的念頭,那麼你吃素的慈悲心已經不見了。
你的祖先、父母都吃素嗎?他是何等偉大!
如果沒有吃葷的祖先,也不能生下你這個吃素的子孫。
吃葷的父母可以生吃素的兒女,吃素的父母不一定能生吃素的兒女。
隨個人的環境、意願去飲食、修行,
也許有一天他吃的比你素,你卻「心葷葷」的!知嗎?
你沒有聽過五百年前師度徒,五百年後徒度師的故事嗎?
修行要求自己,管自己就好了,也許你還有太多地方不如那吃葷的人呢?
◎吃素的人心裏不一定是「素」,
吃葷的人心裏不一定是「葷」。
吃素雖是好事,但不可以爲吃素就是偉大的修行人,
若因而對吃葷的人起排斥、輕視的念頭,那麼你吃素的慈悲心已經不見了。
你的祖先、父母都吃素嗎?他是何等偉大!
如果沒有吃葷的祖先,也不能生下你這個吃素的子孫。
吃葷的父母可以生吃素的兒女,吃素的父母不一定能生吃素的兒女。
隨個人的環境、意願去飲食、修行,
也許有一天他吃的比你素,你卻「心葷葷」的!知嗎?
你沒有聽過五百年前師度徒,五百年後徒度師的故事嗎?
修行要求自己,管自己就好了,也許你還有太多地方不如那吃葷的人呢?
◎修行越修越苦-因爲他拿了一塊石頭往心頭放,壓的喘不過氣。
戒律雖然要守,但是並非叫你停止呼吸,閉著眼睛,塞著耳朵,綁緊雙手雙足。
戒是死的,人是活的,心不沾染,一切皆空。
將自己當作一艘「法船」,「船過水無痕」就得了。
不要老是把「罪過」挂在心頭,否則你的「罪過」永遠不能消失。
這不是叫你「亂來」,而是叫你「放開」、「如來」、「自在」。
修行越修越快樂-因他曉得呼吸新鮮空氣、睜亮眼睛、挖清耳朵、靈活四肢、快快樂樂行道,放下心裏的石板(死板板),這才是快樂的修行人。
◎「念頭」是纏著你不放的「朋友」,
它雖然給你帶來了太多的麻煩,
但你還是不肯跟它拒絕來往。
你的無知、縱容害了你一生。
所以修行人要「正念」,
如果念頭老是不正,這就是業障,
那麼請念「南無常正念菩薩」。
◎大悲不流淚,
大德不言謝;
大修不執相,
大悟不回家。
(別誤會,不回家是悟至聖境,不轉回俗塵。)
大大用些心,就會免得修行有感應。
小小放個假,就知道多麼快活,體悟嗎?
◎人常常想擁有外面的許多東西,
可是到後來,卻往往只是得到東西的影子,
這個影子就是「煩惱、陰影」。
我們內心尚有很豐富的寶藏不知挖掘,
最後又重埋入了地下,多可惜!
真的!你心內要什麼,就有什麼。
閉目找看看,要成佛也是這個方法。
◎相信師父的話,領悟經典的意,堅定信仰的心,外面風聲、雨聲,只當天氣變化。你仍然風雨生信心。
不要懷疑師父,懷疑指導你的人,你將一無所有。
因爲佛的經典、師父的真理是財寶,你不信不用,就會變的貧窮。
在沙漠裏,你懷疑清泉,只會渴死,人生道上,你幾回得遇生命之泉呢?
◎修行人不能稍有所得便起狂妄-因爲以後日子還多。
富有的人不可自大-因爲你的子孫不一定仍是富人。
健康的人不要自傲-因爲你不一定長命(意外事故)。
修行貴謙虛,謙虛必得益。
學佛學圓滿,圓滿道得宜。
◎太注重外表裝飾的人,內心常不實在。
要用純真樸實的儀容,展示內在的實力,
這樣永遠不褪色,而且還省去許多得失煩惱。
◎求人求佛不如求自己,爲什麼?
因爲祂們只能幫助你一時,
所以,自己好好修行,什麼都不用求。
道人清靜樂,凡人苦中樂。
◎你的四周皆有道,
許多真理都是平凡人說出來的,
所以不要看輕那些掃地、煮飯的人,
或許你有些地方都不如他。
因爲:勤勞的人得的多,花得少。
應知:享受的人花的多,剩得少。
修行-爲佛事;效勞-不要怕被恥笑,
笑的人才可恥,不怕被笑的才算修行。
◎經書滿屋成了裝飾,
無知者又當做垃圾,
用心讀完幾本,
你將不再貧窮。
◎修行要恒心,
久走路自平。
學佛要耐心,
久等必開花。
◎念佛有個自性佛,號稱自己是彌陀。
拜神有個自家神,號稱自己是真人。
悟到了這個意,才不白念、白拜。
◎每一個人都有光明前途,只怕黯路不點燈。
每一個人都有美好將來,只怕你好走後門。
每一個人都有九品連臺,只怕你十天九懈怠。
努力便有成果,退卻便在後頭。
◎恒心是不斷的水源,一旦懈怠即喪失活泉。
修行沒有成果的人,因爲他沒有恒心灌溉、照顧他修行的果樹。
沒有生命的果樹,豈見長出圓滿的果實?
◎機心太重的人容易得心髒病。
爲人不可存「機心」,機心是「機械」的心,不是真心。
用「機心」得不到「真心」的朋友!切記!
所以俗話說:「白費心機」就是這個道理。
◎專說別人的好話,這是你的功德;
專找別人的缺點,這是你的毛病。
你何嘗不希望別人爲你隱惡揚善!
凡夫、聖人由此可以看出。
◎嫉妒像把刀往自心刺
祝福像富人送紅包
寬容像家裏樣樣都有
原諒像法官釋放罪人
計較像球場爭奪一個「皮球」
你是智慧?還是愚蠢?
◎批評別人像放箭,傷人至大。
贊美別人像施蜜,利人不少。
修行人多說別人的好話,皆大歡喜,也造了口德。
言語亦是一種布施,贊美人勝過你送他錢財,希望大家記住此語。
◎少說別人幾句,免造口業;
多聽別人幾言,也有耳福。
說好話、善話,勝過吃齋;
多贊美、多祝福、多捧場,勝過念經。
說來說去都有理,這就是無限天機,
修行沒有技巧,只有實地苦練、犧牲、奉獻,
才能換來一些頑石的笑容,會心的收獲。
◎追求身外的東西,適可而止,
不然當你得到它時,你卻不能享用它。
追求身內的東西,不可停止,
不然當你想要時,它已經離你遠去。
修道當及時,歲月不待人。
◎真理存在于每一個宗教裏,像太陽照射在每一個國度中,但有些人就是見不到它。
愈複雜的高樓、遮棚,愈見不到陽光。山野僻鄉之處反而太陽常生。
所以愈執著形相的人,愈像大樓棚架層層圍住,反而見不到真理!「道法自然」是重大的啓示。
◎原始何曾有路?如今千條萬路,這都是人開辟出來的。
剛開始修行,很多人迷迷茫茫,
但是後來都成就了,這也是努力耕耘的結果。
所以你不要畏懼什麼都不懂,只要你肯追隨佛、師父的腳步,
佛到那裏,師父到那裏,你就到那裏,
緊追隨那道「光」,你將永遠離開黑暗。
◎心法本在心,離心無一法。
修行在修心,離心非修行。
大神通是心性通達,小神通是事相通達。
福至心靈,修行人要廣種福田,才易明心見性。
◎時起大悲心,時念衆生情,
時發普賢行,時修地藏經。
悲願常懷不退,是名爲「菩薩行」,
可證菩薩道中。
◎尊師可以得到師心,重道可以得到道法,
向佛可以得到佛印,尊敬別人一樣會受到別人尊敬。
世間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白花的錢,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一份收獲一份布施,
故曰:「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世間上每一個人最後都是兩袖清風說「再見」!悟嗎?
◎生死一夢,得失一夢,名利一夢,恩愛一夢。
短則一夜即空,長則數十年即滅。
一切在夢中,夢裏來相共,夢中各分散。
諸緣虛幻,勿執不放,若欲化夢成真,唯有修行仍在夢中示現。
◎生死疲勞,皆因貪欲所生,人能淡欲,可以長歲明智生慧。
故修行者,諸事適可而止,如雨露均沾即停,若過度浸淫則災。
天地萬物如此,修行者更應如是觀。
◎布施,不應認爲可憐對方。
對佛的布施是感恩,對師父的布施是感恩,對窮人的布施也是感恩。
因爲窮人常爲你做了一些你不喜歡做的工作。
因爲窮人把你當作他的主人。
因爲窮人使你有一次行善、種福田的機會。
◎別人勝你,要恭喜他,不可嫉妒。
別人輸你,要關懷他,不可慶幸。
別人毀謗你,要感謝他,因爲他在爲你消業障、固道體。
別人恭維你,要感謝他,因爲他在提醒你要處處小心。
世人愛「風耳」聽好話,所以常被騙。
從今起,再造個「逆風耳」,一定會使你發現你尚有太多的缺點。
◎人生來都有他的理想。但不要只知追求世間榮華富貴的理想,
而忽略了天上光明世界,無憂自在的理想。
所以你也應該花點時間去追求這種「真實榮華富貴」的理想。
花一點時間去點你心中的燈,不然有一天停電了,你將只靠無常引路!
◎修越久的人越覺他修不好,因爲他發覺自己仍有太多的錯誤。
沒有修行的人往往自己一切都是好的、對的。
路遙知馬力,修行要常檢討,不要以爲自己樣樣行。
認爲自己都懂,叫「無知」,認爲自己都對,叫「無理」。
當下應努力,不修空度日。
生死自己造,無人能代挑。
◎很多人都想學神通,那很快,只要你交一塊錢,我就教你「神通秘訣」。到底什麼秘訣呢?
挂個電話,臺灣、大陸、美國、日本都通,若再加上幾百元,世界事你都可通,一目了然。所以修行人要學神通很簡單,坐在屋子裏,訂一份報紙,買一臺電腦、錄音機、錄像機、傳真機、電話機,包你神通廣大。
但是,修行人不是通這些。
修行人的神通是精神的清明,智慧的通達,慈悲的言行,做事的圓滿。
不然神通了,卻連做人都做不通,辦事也辦不通,那叫通什麼?
《聖輪法師菩提法語》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