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空觀、中觀和總相觀

  空觀、中觀和總相觀

  

  前言:《中觀》真的有那麼難嗎?

  

  答言:如真懂了,也不過是法爾如是而已!

  

  如何下手,先得大意。

  

  偈頌都看不懂,雲何知大意?

  

  先問過來人。「略說大乘」

  

  大意:從「衆因緣生法」,去破「個體見」。

  

  雲何立「衆因緣生法」?

  

  如蓋房子,如種子發芽,如水火的存在。

  

  以上的說法,容易被誤爲「唯物論」。

  

  事實上:衆因緣者,不只是器界的緣,還包括衆生的根與識。

  

  以上的說法,也容易被誤爲「極微論」。

  

  事實上:極微者,亦是衆因緣生法。不同的理論,不同的儀器,所見的極微亦不同也。

  

  雲何破「個體見」?

  

  既衆緣所生,即無自存的個體。

  

  既衆緣所生,即無孤立的個體。

  

  既衆緣所生,即無永遠不變的個體。

  

  如破「神造萬物」。

  

  破「唯物論」,科技的唯物論。

  

  破有我論─非自生,不只父母所生,乃萬物所生也。

  

  ─非孤立,恒與萬物互動也。

  

  ─非不變,生命能有更大的彈性。抗壓、耐磨,超神勇。

  

  再其次爲破邊見!

  

  衆生于萬化之緣起中,習用「二分法」去看世界。

  

  且常于「二分法」中,取一舍一,而成爲邊見。

  

  雲何爲「八不」中道?

  

  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去不來。其實爲四對,即四種中道也。

  

  既非世界是主觀的,也非世界是客觀的;

  

  既非生命是偶然的,也非生命是必然的─即宿命論。

  

  既非因中有果,也非因中無果。

  

  這破來破去有何意義?

  

  破執迷、斷煩惱、增福慧。

  

  《中論》表面上似從頭破到底,好象「趕盡殺絕」。

  

  事實上,全破即是「全收」。

  

  作個比喻:如誰想當皇帝,誰想當老大,我們就將他踹下來!

  

  到最後,是所有人都死光了,還是反而能彼此尊重,和平相處呢?

  

  真了解《中論》者,乃謂:非所有人都死光了,反而是能彼此尊重,和平相處。

  

  不只彼此尊重,和平相處;而且各就各位,相輔相成。

  

  從緣起入諸法總相

  

  故何謂空:以緣起故,諸法既無自體,也無自性。

  

  雲何謂中:以緣起故,諸法不偏不倚,相輔相成。

  

  事實上,不從緣起,無法究竟了解:雲何爲空?雲何爲中?雲何爲無我?

  

  所以真入緣起者,不只能意會無我;更能體證無限的我,無盡的我。

  

  雲何體證無限的我,無盡的我?雖無我,但外有眼、耳、鼻、舌、身。內有心、肝、脾、肺、腎。

  

  雖無我而士農工商,各安其職,各盡其能。

  

  雖無我,而于生態食物鏈中,恒共轉也。

  

  總結:

  

  以總相觀故,能破執迷、斷煩惱、增福慧。

  

  譬如天人,坐天而觀,地上萬物,無不了若指掌,無非「桌上拈柑」。

  

  這總相觀與現代的資訊社會,能更相應也。

  

  但于資訊社會中,能作「總相觀」者,無乃太稀也。

  

✿ 继续阅读 ▪ 從思惟到不思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