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裏纏住了無法頓斷,執著心很重當然有生死,「業力」就是這麼一回事啊!你若時常修空觀,對這世間就淡淡的::淡淡的::淡淡的::噓::解脫了,不會再執著了,不會再留戀了,剎那之間見到了你的自性。之所以無法見性,證悟涅槃,你太貪著了。所以運用叁藏教典裏的【大藏經】佛祖這麼說:
【大藏經】雲:「一切諸觀中,空觀爲第一,一切諸法中,涅槃爲第一。」
說得非常清楚,同樣是第一,我們就要和這一段的第一相應比較好,怎能和世間的選美第一名,考試第一名,我英俊第一名,古錐︵可愛︶第一名,我有人緣第一名,騎馬第一名,賽車第一名,賭博第一名,造業第一名相比?這永遠都紅塵滾滾無絕期。這種第一名救不了你的生死,這種第一名無法讓你開悟證果,永遠都要作凡夫衆生啊!所以我們要依【大藏經】所說的第一名才對。一切諸觀裏面空觀爲第一,所有一切佛法裏面,涅槃爲第一,如此才能自救啊!難道你沒有自發性嗎?難道你沒智慧來選擇嗎?智慧生不起來嗎?當然和你的善根有關系。
諸位,爲什麼一切觀想裏,一切諸觀中,所謂「空觀爲第一」呢?稍微解釋一下,佛門中說「觀」有很多種,有骷髅觀、數息觀、不淨觀,經典有十六觀、還有慈悲觀、佛觀、菩薩觀、乃至智慧觀、五停心觀很多種觀,所有的觀想當中,以「空觀爲第一」道理在那裏?因爲「空觀」就是了解諸法的本來面目,了解「空有不二」,「色心不二」是合乎中道。對一件事的看法是立體性的,是全方位的,因此,空觀是所有的觀想當中排行第一名。也因爲透過空觀,你的執著性才能頓斷。爲何能頓斷?因爲你了解諸法本來的面目,實相的道理,中道的道理,因爲十方叁世所有諸佛也是由此空觀成就佛道的。所以佛才說出他心裏的話,一切諸觀當中「空觀爲第一」,唔::有道理。他又說「一切諸法中,涅槃爲第一。」作何解釋?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有叁藏十二部教典,有色法,有心法,有爲法,無爲法,世間法,出世間法佛法太多了,但是那麼多法當中,佛祖告訴你「涅槃爲第一」。所以綜觀大、小乘的佛法,佛門中的八大宗,任何一宗如果遠離涅槃的道理,這是外道法。這個法門是佛門中的外道,是無法讓你見性成佛的法門,我們稱呼這個法門是有爲生滅和外道沒什麼兩樣。所以任何一宗不可遠離涅槃之法,爲什麼?因爲十方叁世所有的諸佛,也是最後證大涅槃來成就佛道的。諸位再念一遍:
【大藏經】雲:「一切諸觀中,空觀爲第一,一切諸法中,涅槃爲第一。」
我們講「法身」也好,「涅槃」也好,「如來藏性」也好,其實法身是沒有生滅的。是妄想、是罪、是福都是如幻如化的,也因爲你的業力,你的妄想,你的罪福如幻如化,這樣才能達到至性中人與空相應,才能達到法身不生不滅的境界。七佛之一叫迦葉佛,他的偈頌這麼說:
「一切衆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你按照迦葉佛的偈頌去修行,若不成佛也難啊!他說一切衆生的「性」本來清淨。他站在果地來看衆生,衆生的性也是清淨的。他不會用,用的動機和作用,都偏離中道、兩極化、造業所以當然無法清淨。不過以佛祖來看「性」可以清淨,可以解脫,你爲何不讓它清淨不讓它解脫?爲何要用到歪七扭八呢?這樣就錯了。所以站在開悟證果的立場來看,衆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一切衆生的性本來都清淨的,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他又說「從本無生無可滅」你的「性」那有生有滅呢?有生有滅的是你不能自覺而已,不了解「性」的意義,了解「性」的本質啊!「性」,無生無滅。他又說:「即此身心是幻生」其實你的身體之所以構成身體,是你的習氣,你的妄想,你的煩惱,你的業力起幻象,感召幻象的身體。你在法身當中,好好的清閑不清閑,結果起妄想,看到你阿爹阿娘在做男女之事,你邪念一生,淫心一生,投胎轉世下去了,是不是由妄想心所生呢?妄想心所生投胎以後,在男精女血經過十個月長大臨盆出世,變成幻化的身體,幻化的身心。由幻生幻,由幻起幻,若將幻淨化了,就變成覺,覺者就變成法身,訣竅就在這裏而已,迷悟一念間啊!
既然你投胎做人有此四大五蘊的臭皮囊,它是幻化是無常的,它所作出來的功德也是幻化的,做出來的罪過也是幻化,福德也是幻化,法身也是幻化,如何在幻化當中,找出不生不滅的菩提自性?這才是當今之務。功德也是幻化,卅七道品、叁藏教典、功德、法身全都是幻化的,乃至你所作的五逆十惡之罪,墮入叁惡道,墮入六道中,全都是幻化的,但是在幻化當中,如何找出不生不滅的菩提自性?這是你我大家現在要做的工作。你看世間那一個不是幻化呢?那一樣東西說是常住的呢?找不到。你若有辦法找出世間物質界的東西,說它是沒有幻化是永恒不敗的,我如本向你買,你出價,我沒有錢也去募款來向你買,但是世間有此物嗎?沒有。就算離開我們的世界到他方無量世界,無量世界以外,還有一個世界,那個世界說還有一個東西它常住不壞者,有可能嗎?不可能。構成東西都是緣起,緣起的東西是空性,幻化不實的東西。所以世間任何物質之物,找不到一樣東西說是常住不壞的,都是空性的,可壞性的,不是獨立性的,都是無常之物。不錯,外在如此,我們的身心也是如此,雖然生生滅滅,但是我們的菩提自性沒有生滅。你看似有生滅,但是聖人來看,在他起心動念的生滅裏面看到不生不滅。凡夫正好相反,住在不生不滅的自性裏面,經過他的動機、他的作用、他的行爲以後他不能自主,不生不滅的自性被他用得變成生滅了。所以迦葉佛這些話好好思考,好好用功,你會受用不盡就對了。注意聽:
迦葉佛偈雲:「一切衆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你我大家如果已證到佛的境界成就佛道時,狀況如何?沒別的秘訣,離開妄想見到真如時,你的體性絕對是平等,沒有增減,何以見得?佛祖在【華嚴經】這麼說:
【華嚴經】雲:「真如離妄恒寂靜,無生無滅普周遍,諸佛境界亦複然,體性平等不增減。」
說得很清楚了,我的名字叫做「清楚了」,「清楚了」是我的名字,爲何清楚?因爲這些道理如果摸清楚了,要證成菩提才能明明白白會清楚。他說真如離開妄想,此時沒有妄想,你的菩提本性永遠寂靜「常、樂、我、淨」如此諸位了解嗎?同時,你的涅槃自性無生無滅,普照十方世界無所障礙「無生無滅普周遍」啊!諸佛的境界就是如此。「體性平等不增減」如果你成佛,我也成佛,大家都成佛時,佛佛道同,法法平等,不會這個佛他的慈悲較強,這個佛他的慈悲較弱,無此事。這位佛祖智慧較高,那位佛祖智慧較低,沒此事。這位佛祖神通較高,那位佛祖神通較低,沒這事。這位佛祖佛法較高,那位佛祖佛法較低,沒這回事。「佛佛道同,法法平等」所以它的體性平等沒有增減,如果還有高低,佛祖就不圓滿。你我大家成佛後,所有的慈悲、智慧、願力、神通,全都是平等平等喔。再來念一遍:
「真如離妄恒寂靜,無生無滅普周遍,諸佛境界亦複然,體性平等不增減。」
你若見到法身時,法身無始劫以來,無作無變異,佛性無變化無虧欠,無增減。本性是空性,離開有和無,不可在有無當中偏執一方,這樣就對了。「本性非性離有無」百分之百正確。看【華嚴經】佛祖怎麼說:
【華嚴經】雲:「法性無作無變異,猶如虛空本清淨,諸佛性淨亦如是,本性非性離有無。」
這句話就已經講到極限了。「法性無造作」,法性不是本來無現在才有,我們的佛性也就是法身,不是本來無現在才有,這麼說就誤會了。佛性不是佛祖創造的、菩薩創造的或是天神上帝創造的,絕對不是任何一人創造的。無始以來就存在了,叫做「無始無終」沒有落入「第一因」,什麼叫做「第一因」?你說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他們叫第一因。說上帝在七千年前創造天地萬物,包含我們人也是他創造的,稱爲「創造論」,「一神論」,或者是「有第一因」。不說別的,談七千年前創造人類。單是這地球就有四十五億至五十億的壽命了,可見還未創造人類以前早就有地球了,所以這種創造論,一神論,第一因是外道法,是邪知邪見的,這麼說是錯的。單是隨便一塊玉就好了,就需一億八千萬年了,地球壽命有四十五億至五十億,現在的科技科學就證明地球有五十幾億的壽命,地球那裏是上帝創造的呢?這不需強辯就倒了,思想就粉碎了。所以現在歐美國家將這聖經、基督教,當作天方夜譚、當作漫畫、小說一樣。所以我們佛教不說創造論或第一因,我們任何人的壽命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佛菩薩創造的,或什麼權威、能人創造的,都不是。你的生命無始劫以來就存在了,叫做無始無終,死的是身體死,他的法身並未死,無終沒有終點沒有盡頭,諸位了解嗎?
所以我們學佛可貴、尊嚴、莊嚴的地方在這裏,你的「法身無造作」不用人造作自己就存在了。也不會變異不會缺一個角不會虧損,你不用煩惱。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不增不減就是你的佛性。猶如虛空一樣,清清淨淨、光光明明這就是我們的法身,諸佛的本性清淨,也是這麼一回事啊!
他接下來又說一句「本性非性離有無」,法身是沒有形相看不見,叫做「非無非有」。你不可說它有,拿出來看看,看不見,看不見而有無量的妙用,能講經說法施爲動作,擔柴運水無量的妙用。你仍在有和無當中計長計短的話,你就是不認識佛法,不是偏空就是偏有,出問題了,沒有進入中道。再念一遍:
【華嚴經】雲:「法性無作無變異,猶如虛空本清淨,諸佛性淨亦如是,本性非性離有無。」
這就是法身最好的見證。諸位在法身當中不住一切相一切塵,當下自在解脫了。佛祖在【華嚴經】又說:
「了知諸法性寂滅,如鳥飛空無有迹,善能了達諸法性,普于叁世無所著,若欲了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諸位看到了嗎?這些話光聽就聽到開悟了,經過如本法師開示下來,你不開悟證果都難啊!如果真的難,你就要多加用功了。有一天也會像他一樣,不開悟證果也難啊!這句話是如本法師的口頭禅。
所以佛祖說得對「了知諸法性寂滅」,你若知我們的佛性寂滅空性的,無染任何一點塵埃,任何境界都無法挂在你的本性之內,就像鳥兒在空中飛來飛去,鳥兒飛過去後虛空不會留下鳥兒的痕迹,印在上面,卡在那裏,粘在上面,沒有蹤迹,這是心地功夫。如果鳥兒飛過虛空,真的粘在那裏,卡在上面,毛都粘在上面的話,整個虛空就烏漆抹黑了。這邊粘一些烏鴉的毛,白鹭絲的毛,斑鸩的毛,老鷹的毛,畫眉鳥毛等挂了一大堆,可惜這些都是無法建立,因爲鳥兒飛過虛空,虛空不留痕迹,這是正常的,這是應該的。如果挂了一堆毛,就是著了一堆痕迹在那裏,事實會如此嗎?不會。我們清淨的本性也同樣是這個道理,那怕起多少煩惱也不會粘住,那怕情緒化也不會挂住。那怕毀謗贊歎也不會住在我們的心裏。那怕作了多少功德也挂不住。造多少罪過挂不住佛性。在鬧情緒臉紅脖子粗,這些都無法挂在自性上,本性就這麼一回事啊!所以喜怒哀樂、逆境、順境挂不住你的本性,你的本性就這麼一回事。如何去契會他呢?言下要大悟啊!
「善能了達諸法性,普于叁世無所著。」你如果知道法性就是法身,已經了解你的法身了。任何塵埃沾染不得、挂不住、粘不住,這麼清淨自在解脫的法身,當然出生在過去世也粘不住,生活在當世也粘不住,下一世也粘不住,那怕是盡未來世,永遠粘不住你的自性之中。此時說你沒有開悟也不對啰!說你沒有證果也不是了,說你沒有證大涅槃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佛性就這麼一回事,不住一切相、一塵不染、萬法不立當下法身自在解脫。所以他又說:「若欲了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這是【華嚴經】講到最後的境界,也是極限的時候,也是一針見血的時候了。你想了解佛祖心裏的境界,佛祖的法身長成圓的、扁的或是如何呢?他的意境如何呢?「當淨其意如虛空」將你的心淨化到像虛空那樣,萬法不立,一塵不染。虛空不留痕迹,當淨你的意、你的心像虛空那樣。「諸佛境界亦複然」佛祖的境界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臺灣寶島所有人民百姓,如果能認同此點的話,你沒有開悟證果也是不可能啊!到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最後的勝利者,最後開悟證果成就佛道的人,也非你莫屬,你我大家都有份。
講到這裏時間又到了,「見性成佛」講到這裏已是第四十天,如本法師講到高潮時,突然就結束、止住,這樣讓你的頭腦在一輩子中無盡的激蕩,你才有反省的機會,回光返照的機會,才有機會找出你的本性。聽了這麼多道理,向你恭喜。因爲十方叁世諸佛沒有一尊佛祖,能離開見性而能成佛的,過去的祖師、聖僧、乃至所有的菩薩也沒有離開見性,說他能夠成佛。同樣的道理,你我大家想要成就無上菩提、要成佛,又怎能離開見性來成佛呢?絕對不行。所以如本也常常這麼說,大小二乘乃至所有權教、實教的道理不可離開見性來成佛。甚至叁藏十二部教典最後都導歸于見性來成佛。佛門中的八大派門,任何一宗一派,如果遠離見性說會成佛的話,皆爲外道邪魔所說。所以今天如本已經講了四十天了,堂堂四十集很莊嚴。你買回去好好放在家裏聽,可以做鎮家之寶,讓你大大小小,代代都能「見性成佛」。送給朋友最好的法門是什麼?「見性成佛」。這部法門以後會作成DVD和CD可以流傳百年,所以如本有一天百歲命終往生西方淨土,證涅槃不在人間,這些可以流傳幾百年,所以下一輩子我投胎轉世來看到時,喔!如本法師是中華民國臺灣寶島時在演講,現在換那麼多朝代了,如本法師還那麼年輕,四十八歲,我四十八歲演講的,已經流傳一百年,二百年了,我再看到的時候,喔,這個人是我的偶像,這個人我很熟悉啊!原來是我的前身,自己卻不知道。所以知不知道我清楚,我明白。
奉勸諸位,「見性法門」是你我大家修道的訴求,是你我日夜想要成就佛道必然要經過的事實啊!要記住。「見性成佛」這個法門祝福你成就佛道,祝福你早一日慈悲智慧圓滿,福慧成就,法喜充滿,再會。
《見性成佛 第四十天》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