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想意識爲人處事,舉止動作都是凡夫的境界。達到內外圓明的時候,你舉手投足,乃至說話吃飯,都是清淨自性之妙用。以上所言也是平常心的角度,若達到這樣何曾不是達到解脫?何曾不叫做涅槃?何曾不是佛心?這個平常心由這位開悟聖僧所言一句一句很好念,你能體會這些語錄,那麼你和開悟聖僧的心境沒什麼兩樣,你和十方諸佛開悟證果的心境完全同一鼻孔出氣。
開悟聖僧雲:「佛佛佛佛沒模樣,一顆圓光含萬象,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動不靜不來往,無異無同無有無,難取難舍難指望,內外圓明到處通。」
這就是我們的本體,也就是平常心真正的深深的意境。若達到此,何曾佛不是你,你不是佛呢?
修道你真的要用功,你的功用要用在日常生活裏面,知道你的任何一個起心動念,活著這一刻一秒靈靈覺覺,清清醒醒,明明白白這才是重要的。所以我們不可生活在過去的心態,甚至生活在未來的幻象裏面,這是生死的根本妄想心。你活著現在的這一秒這一剎那之間的靈靈覺覺,這才是可貴的。所以凡夫衆生都生活在是非裏面,永遠生活在讓人稱贊,贊美的生活裏面。這都不是任何一位修道人,應該扮演的角色,斷盡凡聖的情執以外,還不可讓任何境界之風,將你扭轉左右,要活在自己的人格裏,什麼人格?光明的本性裏,清淨解脫裏,涅槃的自性裏,不生不滅的自性裏才是認同你的尊嚴,否則我們無尊嚴可稱,全都沒有人格了。應如何達到有人格呢?
「妄想無性,念念相續,利根衆生一念回光返照,當下即見本體,既見本體,聖凡情盡,靈光獨耀,八風不動,诤論都息,一切功德,法爾具足。」
好一句「法爾具足」,我們活著就有尊嚴了,如果這麼有尊嚴,與諸佛出世有什麼差別呢?所以一句話告訴你,你要活得有尊嚴,第一、要了解妄想無自性。如果妄想有自性的話,多生累劫以來你的妄想如今又何在呢?妄想是剎那生滅、剎那生滅,沒有一個念頭,沒有一個思想,能夠永遠存在你腦海中,思想知識念頭都是生生滅滅,念念不住啊!真正會修道的人,上根利器的人,他一念回光返照當下見到他的本體了。既然見到他清淨本體的時候,說是凡夫,說他是聖人,全都是多余的話了。他光明的本體是靈光獨耀,任何一個五欲六塵之境碰到你的清淨自性,它都粉碎了,靈光獨耀啊!「八風吹不動」,一切的诤論全部停下來,你自性功德完全百分之百具足了,如此才知道「靈光獨耀,八風吹不動」的境界,到那個時候,還有什麼人來左右你呢?那時真正有能力來自主的時候了,是人天的導師。說到八風吹不動,讓我聯想到一個問題,我們清淨的本性,他說是「靈光獨耀」什麼意思?就是你的本性遇到五欲六塵之境沒有被其所轉,不但不被所轉,又能轉一切境,這才是真正的功夫。所以我們常說一句話,上根和下根有什麼差別?下根是說,你每天生活在不生不滅的自性裏面,經過運籌之後變成有生滅,不能見到無生滅,總是看到生滅之法,這是下根之人。上根之人雖然生活在生生滅滅狀況下的假相,但是他了解這些假相生生滅滅不離清淨自性的妙用,他悟這妙用是來自于本體。所以他看生滅當下就不生不滅,一念回光返照當下見到他的本體,當他見到本體的時候,聖凡的情執已盡,在此情況下當然靈光獨耀,八風吹不動啊!一切的诤論都停下來時,自性的六度波羅密、叁藏十二部教典所有的境界,都在他的自性裏,百分之百具足了。到此時,還有什麼話可說的呢?到此時遠離一切诤論,風平浪靜了,清淨光明的自性已經展露在你面前了,全都不可說了,如本要爲你燃鞭炮向你恭喜的時候了。
說到這裏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靈光獨耀,八風吹不動。」什麼叫做「八風」呢?就是說修道過程中也好,世間人在世間爲人處事也好,有八種考驗。八種考驗無法動搖你將你搖動,你能轉境,八種境界之風吹動不了你,叫做「八風不動」。是那八種風呢?苦、樂、稱、譏、利、衰、毀、譽名之爲「八風」。有人說「八風吹不動」風難道有八種嗎?東北風、西南風、南風?這樣說誤會了,此八風是指境界之風。第一是苦。有人一輩子吃盡一切苦,他沒有志氣,沒有願力,被這境界考得東倒西歪,抵擋不住貧窮,窮得沒有志氣,受苦就動搖他的心志,這樣就叫做倒了。雖然吃苦沒有風仍然倒下了,被考驗倒了,就像被風吹倒一樣,此八風第一的苦,受苦不被其改變叫做「受苦不動」,嗯,他自在解脫。再來,苦的相反就是快樂,你受快樂沒有被考倒,叫做八風的第二風,你成功了,有人稱贊他一下,哇!他的尾巴一直搖了,你稱贊兩句,高興一輩子受樂,已經動搖了不能堪稱爲不動。一個人嬌生慣養,享受一輩子,他不能自主控製不住,在順境中被考倒了。他受別人稱許、贊歎的狀況叫做「稱」,他能轉境叫做「不動」。人家譏笑他,毀謗他,他倒了的話叫做八風已倒,碰到利害關系不會被轉,不動。嗯,你成功了。「衰」就是失敗,衰微,但是他有志氣,腳跟站得穩又能轉此境界,內心如如不動,這樣他就成功了。
再來,他受到毀謗受到不如意的境界,叫做「毀」仍然如如不動,他不會被轉那麼「毀」成功了。在社會上有頭有臉,仍然能轉境不會貪戀其中,不動,那麼「譽」就成功了。總之,這八風完全是境界之風,你轉得過來,即爲八風不動。就是所說的「苦、樂、稱、譏、利、衰、毀、譽」你能轉這些境界當下向你恭喜了。所以說八風吹不動的人要有修行之人,如果沒有修行的人,別說是稱贊你、贊美你,你生活在順境當中一直沈迷下去的話,無法自主在順境中也是被境界轉走了。所以在逆境中和順境中的比較,在逆境中你會注意,這樣比較好修,較好忍。順境當中有時不知不覺就沈迷下去,反而不好忍不容易修。所以忍順境和忍逆境,逆境比較好忍,順境不好忍,因爲逆境的你會提神醒腦會注意,所以比較好忍。人家罵你、咒你、你是修持的人會注意,如此比較忍得住。順境不一樣,順境都是在不知不覺當中的,人家稱贊你,贊美你,隨喜乃至生活非常富裕,哇,你的佛性汙染了,不知不覺墮落下去你也不知道。人家說溫室裏的花朵,往往不堪外面的風來吹襲,一吹之下就枯萎雕零了。室外的野玫瑰,風吹日曬它仍然挺挺而立,它已經習慣于風吹日曬,有
性較有願力,較堅強較有意志力較能免疫。爲什麼它較有毅力,較能免疫呢?因爲平常的考驗,它培養強而有力的耐性,所以經得起外面的風吹。而溫室裏的花朵,嬌生慣養,境界一考驗之下要死要活,鬧情緒了,太過于順境所以不好修不好忍,道理在此。
所以修道過程中,多少讓境界考一考,也不是壞事,反而能夠培養你的一股願力出來。你看外面藤或樹木,風一吹東倒西歪,但是它不倒就是不倒,就像不倒翁,培養它的
性,比較
不會脆脆的,風一吹就斷了,它較有
性。沒有經過考驗的人,突然社會上八風稍微吹過來,他就哇哇叫怨天尤人,怪他的公婆,怪他的上司,怪他的部屬,沒有不被怪罪的地方。都不承認自己的過失,也不檢討自己,一切箭頭都對外,這就是所謂的「煩惱即菩提」,我們在煩惱大海裏,這種人生存才是真正的功夫。在風平浪靜,嬌生慣養的環境裏面,這種人雖然很養尊處優,住得富麗堂皇,但這種人的境界很脆弱,除非他是多生累劫有修行的人,能培養他的
性和願力,不然的話,十有九人就慘兮兮,東倒西歪了。什麼叫「八風吹不動」呢?對他摸一下、碰一下,講他兩句,就要死要活了。所以在大風大浪的人容易成就菩提,容易成就他的願力,成就他的
性,成就他的免疫力,道理在此。
佛祖在經典上說「不入煩惱大海,不能成就一切智智。」換一句話說,一切智智就是佛的境界,佛的智慧,佛的智慧都是在五濁惡世、娑婆世界、煩煩惱惱當中,在八風中搖搖晃晃成長構成菩提的。所以要修到八風吹不動,真的需要一些功夫啊!在此處說一個公案,作一個結論。宋朝時,佛印禅師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不是別人正是當代名聲很大的蘇東坡先生,蘇東坡先生的文學素養可說是一級棒的,他學佛非常深入,也是虔誠的佛教徒。而蘇東坡也有一位很好的朋友,佛印禅師。佛印禅師和蘇東坡的關系,一僧一俗來往非常密切,亦友亦師。
有一天蘇東坡先生心血來潮想到:「我研究經典,也聽師父講經說法。」有一天坐禅坐到一個階段後,心想:「我修到這個階段真正境界不錯了。」他很希望自己的心境讓佛印禅師了解,看他悟的境界有沒有深入,有,有深入,但是不說出來,又怕佛印禅師不知道,所以在書房寫了幾句話,要讓佛印禅師印證我蘇東坡的心境是否有悟進去?他寫好以後就讓書僮送到佛印禅師手中。佛印禅師就將它打開來看,喔,真的有體悟,不錯。看蘇東坡怎麼寫: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好一句「端坐紫金蓮」。「稽首天中天」是說我頂禮,禮拜,天中天就是佛的境界,我向佛陀頂禮,尊重佛祖。他寫這首詩以前,蘇東坡先生有尊敬佛祖,幸好沒有貢高我慢。「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也是描寫佛的意思,表示我的心境也靠近這樣了「毫光照大千」。所說的苦樂稱譏利衰毀譽這八風,已經無法將我蘇東坡先生吹動了,我能轉此八風,不被八風左右了,我有這樣的境界,如同坐在金色的蓮花上一樣,自己如此告白,讓佛印禅師知道。佛印禅師不打草驚蛇,在字條上寫了兩個字,讓書僮又拿回去給蘇東坡先生。書僮坐船回來,將字條拿給蘇東坡先生,蘇東坡打開錦囊來看,在未打開之前,心想,我寫了這麼漂亮的詩句,佛印禅師一定很賞識我一定會稱贊我,贊美我。正在高興當中打開來一看,兩個字:「放屁」,說他放屁就對了。蘇東坡先生氣得怒發沖冠,氣得暴跳如雷,我寫「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是何等莊嚴解脫的話,竟然給我寫了兩個字「放屁」。氣得立刻坐船要找佛印禅師理論一番。當蘇東坡來到佛印禅師的方丈室時,又看到五個字:「一屁打過江」。蘇東坡先生慚愧得很,一句話都不敢說。你說你有多解脫,八風吹不動,我寫兩個字「放屁」,你就受不了了,一屁打過江啊!劃船要過來理論,他看到「一屁打過江」羞愧得無地自容,向佛印頂禮叁拜。蘇東坡先生說,這一次又輸了,輸得慘兮兮的,說什麼「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諸位清楚了嗎?所以蘇東坡先生是一位很可愛的人,他會耍脾氣,但也是容易屈服的人,所謂能屈能伸啊!他的境界也是不簡單喔。也多少有些來曆,文學的素養很高,修道的道行也不錯,能夠寫這些詩來,若沒有相當悟境的人,一般泛泛之輩焉能寫出這麼解脫的話呢?所以理論歸理論,事實歸事實,境界還未到,做不到歸做不到,但是他的理論正確。所以我們臺灣所有人民百姓千萬不要再高喊「八風吹不動」喔!到時我寫兩字「放屁」把你一屁打過江。
《見性成佛 第叁十一天》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