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見性成佛 第叁十二天

  第叁十二天

  諸位觀衆、諸位菩薩大家好:

  今天已經進入了第叁十二天,我們「見性成佛」的法門,只有一句話而已,我們修道先要見性,見性以後才起修。爲什麼「見性」那麼重要呢?因爲一位修道人他如果沒有見性,全都以妄想意識來爲人處事,用妄想心修行,用妄想心做事乃至修行,如此帶來汙染之心,既然汙染之心當然無法出離生死,所以要先見性道理在此。「性」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無法見到,所以要仰

  善知識的開示,明師的開示,甚至自己看叁藏十二部教典來借鏡,讓我們回光返照照見本性。

  所以「佛性」在我們的生活裏,每天爲我們勞勞碌碌,甚至與它錯身自己都沒有見到,每天用它你不知不覺。有一位開悟聖僧他心血來潮,開悟證果以後說了兩句話,他說:

  「歌哭兩忘心自淨,單單一句古彌陀。」

  念一句「阿彌陀佛」站在禅宗來說,這句「阿彌陀佛」念下去你也可以見性。這句「阿彌陀佛」不是淨土宗的行者申請的專利品,甚至你沒學佛念一句「阿彌陀佛」也無妨,總之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念出來,當下你有沒有辦法回光返照?是誰在念?如果沒有佛性的話,你的身體也形同一具屍體而已啊!所以,你念一句「阿彌陀佛」參一個「誰在念佛?」、「念佛是誰?」單單一句古彌陀,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念下來,當下是你「自性」之用當下見到了。唱歌的時候,誰在唱?當此人在哭的時候,誰在哭?如果沒有「佛性」的話,誰能夠唱歌?誰能夠哭?哭的是誰?說話是誰在說話?如果沒有一個「佛性」誰能講話?他在那裏笑,誰在笑?無自性的話誰能笑?他在那裏歎氣,沒有自性的話,誰能夠歎氣?所以你參這個「自性」就是了。

  簡單說,今天你能夠唱歌悟性。哭,哭到能悟性。在說話中能說到悟性的話,如本要向你恭喜。過去有一位開悟聖僧大發雷霆、怒發沖冠氣得暴跳如雷,突然轉回來哈哈大笑明心見性、開悟本性。在笑的當中笑出一個道理,沒有佛性,是誰在那裏蹦蹦跳?沒有佛性,誰在耍個性?沒有佛性,誰在大發雷霆?沒有佛性,誰在發牢騷?這位聖僧回光返照自己見性了,開悟本性。曾經有一位高僧哈哈大笑,笑得歡天喜地的,笑到最後就笑不出來,不笑是如何?悟到他的本性了。所以笑也好、不笑也好、大發雷霆也好,「性」都在你的心裏,在你的四周圍,不知你有沒有悟到?過去也有一位高僧被毀謗,毀謗到令他心情非常郁悶,氣得暴跳,有誰被毀謗了心情會愉快呢?所以他心情相當不愉快相當郁悶,但在非常郁卒的當中,讓他明心見性。總之會修行的人,他知道心並未離開零點零零零一秒,在他周圍而已,現前一念就是了,這一念你要如何扮演莊嚴解脫?一線之隔而已。你要佛性之用,還是衆生的作用或畜牲的作用?或用阿修羅的作用?這些自由權都是你自己能作主的。

  所以說,「性」當下這一念就是了,去那裏找「性」?去那裏找「佛」呢?所以禅師才說如此生活化的佛法,離開生活要找佛、找佛性者是難以找到的。總之,我們的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離開你的心並無佛啊!讓我聯想到一位開悟聖僧說:你的心就是佛,如果離開你的心另外有佛者,皆爲魔說。所以聖僧才如此說: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若知無佛複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對一位上根利器之人,不必講一堆權巧的道理,說實教,什麼是實教?你的心就是佛,他說「佛即心兮心即佛」,如果修道人要見性,不認同你的心就是佛,那怕你跑到八萬四千裏之處所,十方世界要找佛,找不到就是找不到啊!因爲禅宗貴在于「見性成佛」,才單刀直入告訴你「佛即心兮心即佛」,所以我們要聽就聽這一句話而已。他說「心佛從來皆妄物」是說你見性以後,知道心就是佛,佛就是心了。在凡夫而言,還未見性之人叫做凡夫心,你開悟證果以後,我們稱呼叫做佛性。其實佛性也好、凡夫心也好,這名詞是迷悟的差別,假相的名詞。有一天你成佛以後,你就會知道這佛性也是假相的名詞,一切悟境不在言語當中。所以六祖老人家才說:「諸佛的妙理不在文字,文字和語言是一種方便,讓你見性的真方便而已,等到見性以後一切都不可言宣了,冷暖自知啊。」他又說「若知無佛複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等你知道佛是一個假相名詞,由無心達到解脫時,此時法身就顯露了,因爲法身是無形無相的啊!凡夫一切心是妄想意識,今天將這些妄想意識完全淨化以後,掃除了擺平以後,當然他的真如法身佛就顯露出來。所以修道只說一句話,當下肯定你的自心就是佛,那麼一切修道都好說。

  六祖惠能大師聽五祖弘忍大師講【金剛經】時,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老人家當下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了。他大徹大悟以後說出了五句名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所以修道中,一位見性的人他絕對清清楚楚,本性本來就是清淨。凡夫無明妄想一直翻攪,一直打妄想,將自性蒙蔽了,所以光明本性無法顯露,本自清淨的光明讓妄想遮住了,自己再否認本性的光明,這是很悲哀的事。所以六祖開悟以後,站在果地了,見到他光明圓滿的本體,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何期」就是想不到、料想不到,或可稱爲神妙不可言,就像說奇哉奇哉呀!大地一切衆生皆有佛性,就接近奇哉奇哉的意思叫做「何期」,讓你想不到原來我清淨的自性本來如此啊!想不到我本來的自性並無生滅,這是完全站在果地來講話了。當然未開悟證果的人不可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凡夫衆生不可這麼說哦,他還有一階一階可爬,一步一步要修,這是站在果地、見性之人來說話。他又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的自性本來具足的並無虧欠。「何期自性並無動搖」凡夫衆生心猿意馬,妄想紛飛搖晃不定,那有「本無動搖」可言呢?這是站在果地來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句話就對了,「萬法唯心」就是這個道理,說話不離開自性,成佛不離開自性,成魔不離開自性,上升不離開自性,墮落不離開自性,做天神不離開自性,墮地獄、畜牲、餓鬼不離開自性,心能慈悲喜舍不離開自性,心能起殺

  淫妄不離開自性,因爲自性能生萬法,重點在此。

  所以,從未見過離開自性他還能笑,離開自性他能講話,離開自性他能言談、對答,離開自性他還能走路。諸位啊!全都是「自性能生萬法」。做佛的弟子連這種根本的道理都不能認同的話,我說你根本就沒有入道啊!所以六祖他老人家,我相信是多生累

  所修,在「高僧傳」紀載:「六祖在出現人間之前,也就是一七0年以前,就有高僧預言在東山之處,能出生一位弘無上大法的聖僧惠能,早在一七0年前就有人預先說出、授記了,經過一七0年以後真的誕生了惠能祖師。」真不簡單真的有來曆。所以我相信一個人,他今生能開悟證果,這種人非泛泛之輩,絕對是多生累

  親近十方諸佛,聽善知識開示如來正法,同時已經修到開悟證果的邊緣,甚至是已經開悟證果,示現來人間的。今生就像遊戲人間一樣,稍微開示、點一下他就立刻明心見性了,這種人都大有來曆呀!所以,我們佛教不相信一位從來不曾聽過佛法的人告訴他,他馬上會開悟的。從來不曾接觸佛法,從來不知道佛法在說什麼的人,一說就馬上能開悟證果,沒有這種事,難啦!所以一個人在今生他的慧根那麼強,善根那麼渾厚,此人多生累

  修來的。如果沒有多生累

  修來,今生那能叁言兩語就能悟入自性,說出這些莊嚴解脫的話呢?說出「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分明是過來人說出見性的道理。

  有一位林老師,是高雄人,生了兩個孩子,第一個孩子是尚未學佛前生的,這個孩子就沒什麼善根,不覺得有什麼瑞相可見。生第二個孩子時他就學佛了,每天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每天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不久他太太懷孕生了一個白晰的小男孩,這個孩子出生後到會爬,看到家裏的佛堂,自然雙手就合掌,拜一下拜一下不知拜什麼,不知爲何看到佛菩薩就會拜。頭一胎的孩子看到佛菩薩無動于衷,看到了好象沒看到,甚至看到了就閃過去,你看善根差那麼多。可見一個人的善根不是完全由父母賦予的,靠後天的培養不可否認。爲什麼一樣的父母所生,同吃一鍋飯同吃一個奶水,爲何這孩子出世之後,他的先天性就千差萬別那麼大呢?你無法否認一個事實,一個人的善根、一個人的智慧、一個人的願力、對一件事情的看法,都和他與生俱來有息息不可分的關系。所以,他多生累

  如果有親近叁寶,有學佛修道自然看到佛菩薩會起歡喜心,身不由己自然合掌,看到佛菩薩會向他頂禮、問訊、會拜,善根就是這麼一回事啦!

  所以在修道當中,我們也不否認後天的可貴,先天不足用後天來彌補。換一句話說,後天,他總總不足之處你更應努力加油,種一些善根來修道。因爲你若沒有修道的話,來世輪回生死不快活啊!再怎麼說世間就是輪回,世間瞬息萬變。不說別的,今年度也就是民國九十一年剛好一個月前華航墜機,震驚全世界,總計二二五人,全部在高空叁萬英呎處墜下來,墜下來當中根據判斷是飛機在半空中就爆炸了,直接掉入海中,當然屍體就難找,找到今天已將近二十幾天了,打撈到一0九具屍體,一0九具而已,其他的可能要腐爛光了,被海底的魚吃得差不多了。你想想看像這種橫死、惡死的情形,實在真可憐,人生實在無常啊!有人買不到機票,就想盡辦法透過特權買到機票,硬要擠上去來往生,硬要找死就對了,說白一點就是這樣啦。有的是半途想想家裏有事情,取消機票而免死。所以生死都是業力替你決定的,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但是我們仍然抱著十二萬分的沈重,說出華航的事件,原因就是要讓諸位了解,人…

《見性成佛 第叁十二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