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見性成佛 第二十八天▪P2

  ..續本文上一頁,我的心並沒有把這粉色的花朵放在心裏,但是我清楚,我明白,我分別,這種過程沒有汙染就是無念。並非你問我這朵什麼花?我回答我不知道,我沒看見,這樣叫做斷滅,這樣不叫做無念,沒動念頭叫做無念,那就誤會了。是在念念當中,分別當中,自性不染名之爲無念。所以,當下你的自性就見到了,你的自性就了了見,所以說「無念念成真」真就是沒有汙染的意思,自性解脫,真如妙用的意思。

  邪是什麼意思?有汙染的意思,自性被外在的境界所轉,這樣叫做邪。所以六祖惠能大師才說「有念念成邪,無念念成真。」好莊嚴的兩句話,你修道如果能夠按照如此去修,諸佛菩薩贊歎隨喜喔!最後開悟證果者,也是屬于你啦!

  我們修道其實外在和你有何相幹呢?天下本來沒什麼事,很多事情都是庸人自擾之,山河大地,外面的房屋多漂亮,轎車你有多喜愛,乃至這些花朵這麼莊嚴,和你有何相幹呢?全都沒關系,既然沒關系,都是庸人自擾之,自己不能轉境,方便說是讓境給轉走了,無法産生禅定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你心能轉境當下有禅定,心能轉境當下有解脫,心能轉境當下就是涅槃境界,心能轉境當下就是無生法忍,心能轉境當下與空相應,心能轉境當下無生死,當下無輪回,心能轉境你當下就是聖人的心境了。諸位明白了嗎?所以不能悟明這一點的話,不能堪稱爲入道、修道,因爲道,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聯想到一位開悟聖僧一語道破,一針見血說得清清楚楚,要怎麼修?就這樣修就對啦!也不用吹灰之力,你懂得道理以後,你修道就輕輕松松,快快活活,不用弄得神魂顛倒,背負好幾百公斤,結果得不到一丁點利益。會修道之人,不費吹灰之力,輕輕松松的見性成佛,何必弄得舉江山、推大海,不必弄得那麼累,弄得氣喘噓噓,弄得灰頭土臉埋怨一堆,使性子發脾氣這種人都沒有入道。要如何入道呢?

  「諸人十二時中,不可錯用心。頭上是天,腳下是地,朝明夕晦,水綠山青,物象分明,亘古亘今,若恁麼承當去,早日無事起,那更言中求玄,句裏尋妙,正是埋沒自己,不如歸堂吃茶去!」

  你看禅師講的那麼幹脆,都是讓你入道的話,你也會說這些話,但是隱藏多少道理在裏面喔!很有學識、學問。裏面就是讓你悟性的道理,讓你如何回光返照,讓你如何見性的法門,都是啓示你的話。你不要看開悟聖僧講這些話輕輕松松,這些都是他悟出來的道理,他從這裏解脫出來的。他說諸人,當然是指全部所有學佛的人而言。修道人在十二時辰裏面,不可錯用心,意思是不要胡亂修行,聽別人亂講或是自己用錯法門,人家報錯了,你修錯了,或悟錯了,不可錯用心。【楞嚴經】啓示我們,末法時代,邪書像恒河沙那麼多,大家都要出來講經說法,這是好事,但是有幾人見性,有幾人是正知見的呢?可以算得出來,可以看出來的呀!以訛傳訛,一盲引衆盲相伴入火坑,有沒有?非常多。邪書滿天下,像恒河沙那麼多,你會不會心驚膽顫?要有相當的智慧去了解。

  所以他告訴你,修道在廿四小時中,你若修錯法門用錯了功,錯用心這一切都完了。他就是教你怎麼修,頭上是天,腳下是地,白天是亮晃晃、夜晚是黑天暗地,水是綠的,山是青的,種種物象分分明明,自古至今完全沒有改變,你若能夠承擔,能夠了解這個道理,當下這一切那裏有事情呢?

  有人說,瘋了才這樣,笨蛋才這樣,誰不知道天上就是天,腳踏的是地,水是綠色的,山是青色的,白天是亮晃晃,夜晚是黑天暗地,這不是廢話是什麼?嘿,話中有話,你這麼直的聽這些話,不要那麼古意︵老實,古意是帶有一些笨笨的意味。)這意思是,山和你有關系嗎?水和你有關系嗎?白天幹你什麼事?夜晚和你有關系嗎?水綠山青和你有何相幹?天空、大地和你有何關系?能承擔這個事實而心不動,當下,你就是無事道人。人家沒有幹擾你,沒有破壞你,沒有影響你,你自己心動被境轉了,他的意思在此啦!

  所以修行當中,沒有被這些山河大地轉走,沒有被人事物轉去,若說這是沒有修行的人,也是有修了。心沒有被境界轉走,說他沒證果,也證果了。相對的,你在修道二十四小時裏面,錯用心,人家境界沒有影響你,心被境界所轉,說有證果也等于沒有證果,心被境界轉走了,說你有修也等于沒修。問題在你的心是不是能轉境而已,諸位清楚嗎?

  所以問你是不是無事道人,有沒有開悟證果?就看你是否有強而有力的禅定功夫。山是山,水是水,天空是天空,外在山河大地,是外在的山河大地,一切紅男綠女,是紅男綠女,與你有何關系呢?不要在那邊庸人自擾之。酒不醉人人自醉,凡夫色不迷人人自迷,凡夫,就這麼一回事而已。山是山,和你有何關系?水是水和你有關系?那麼好的風光景致和你有何關系?你若能做到這一切都和你無關系時「早日無事起」稱無事道人,自性解脫了,何必在所有的文字中,求玄、求解脫、求涅槃、遠離生死呢?在窮找微妙的道理呢?佛法就這麼一回事啊!

  你不要埋沒你自己,你如果埋沒你自己,不如到茶桌上去喝些茶還好一點。與其在那邊弄得頭昏目眩,倒栽

  ,不如去茶桌上喝些茶止渴。祖師講這些話讓我感觸很多,這些全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不錯,天下那有什麼事情呢?沒事就坐在那邊想東想西,胡思亂想,在那邊自己煩惱叢生、心猿意馬,一切事情都是自己惹出來的,天下本來沒事的,叫做庸人自擾之。庸,就是愚癡之人,沒有智慧之人,吃飽太閑的人叫做庸人自擾之,自己找事情來綁自己,自己找事情來煩惱自己,自己困擾自己,自己造下業因帶來業果,在那邊寸步難行,痛苦連連,就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就是凡夫衆生與生俱來的角色。

  說到這裏,讓我聯想到一位開悟聖僧這麼說,當初我聽到這些話,我就會修行了,當初看到這些話我就悟明我的心地,看到這些話就知道什麼叫做禅定了,要看叁藏十二部教典,就輕輕松松快快活活了。這句話是什麼?

  「境緣無好醜,好醜起于心。」

  諸位,外面境界、一切因緣實在無好無醜,有好有醜都是你心動不能自主控製,將它分別,以致心被境轉走的現象,都是你的心沒有禅定,害得你淒慘兮兮。「境緣無好醜」有人問,當真境緣無好無醜?有,有好有醜。有好有醜不然你要怎樣?人家在爭吵打架,不然你能怎樣?人家紅男綠女在談情說愛,不然你能怎樣?酒那麼好喝你不喝,不然你要怎樣?你參參看,外面的境界是外面的境界,何必自己在那邊庸人自擾之呢?你若庸人自擾之,又天下本無事,你沒事自找事做來煩惱,來煩心勞命分別外在的境界,來痛苦,都是自己惹來的麻煩,叫做「好醜起于心」就是這句話,禅定就是在這個地方啊!

  這麼說來,不就天下什麼事都不要管了嗎?也不是這樣,這在自度自利的過程中,是必然要經過的曆程,以後你有神通、自在解脫時,你才「從空出假,倒駕慈航」來度衆生。在還未禅定,還未解脫之前,境界還未動,你的心就碎成軟綿綿的,自己沒有定力,即將倒下了又要如何救度衆生呢?所以在修道中,先建立自己的願力、禅定。不然境界還沒有幹擾你,你自動去找它,這種人最糟糕了。境界一來就全身無力,被境界一轉不是煩心勞命,就是心熱烘烘,看到女色就全身軟下來,這就叫做「境緣無好醜,好醜起于心。」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這完全是心裏沒有定力,心裏沒有境界,沒有堅強的道力,願力不足。

  祖師才告訴你,要建立解脫以前,首先要有禅定的功夫,如何建立禅定功夫?他換一個角度來爲你解釋,他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于心」在此處全部展現出來。總之,心要能轉境,對境無取無舍,對境無得無失,對境無喜、無憂、無愛,對境無拒無迎,能如此你的禅定慢慢建立了,你老人家能轉境了,自性的道力,慢慢有根盤了。你看樹木長大以後,根盤如果竄得深,長得寬,這棵樹根很牢固。外面就算有七、八級,十幾級的強風來吹襲,不倒就是不倒,因爲它的根盤很穩固。有禅定的人,別人毀謗你,你自性解脫。人家稱贊你,冷暖自知心地解脫。人家嫌棄你、刺激你、諷刺你、批評你,自性解脫,你冷暖自知,這是自性的功夫而已。

  接下來,你強而有力的大雄大力大願力,無盡慈悲喜舍,普度無量衆生,自度又度人。如果我們沒有禅定,如何在這個社會參與講經說法度化衆生的工作呢?如何讓人心靈得正知正見,善根大展流露發心來修道呢?你要有這個定力呀!你的根盤牢固以後,搖動起來才會有作用出來呀!

  所以心要能轉境,這是修道過程中最根本的問題,也就是根盤,不然以後要如何倒駕慈航,度化無量衆生呢?所以心對境要有無取無舍的功夫,心對境要無得失的利害關系,心對境要無喜無憂的心情,心對境要無拒無迎的心態。嗯,你若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心能轉境,你的心當下就有禅定,心能轉境當下你自性解脫,心能轉境當下你的心就是涅槃,你的心若能轉境,你的心當下就是無生法忍的時候了,你心若能轉境那裏有生死呢?此時你就達到聖人的境界了。

  所以,我們修道不要當做有多困難,其實你誤會了,修道只是一個竅門而已。我出家將近廿四年了,現在近五十歲了,當年廿六歲青年小夥子而已,那麼年輕就來出家,出家將近廿四年當中,吃飽沒事就研究經典,不然就自己參悟自性,有空時就來弘法布教講經說法。在這段歲月裏面,我深深感到最後要如何用功呢?剛才說的問題「境緣無好醜,好醜起于心」這句話,說得非常莊嚴非常解脫。世間人講的也有道理哪,你要參考,不可以爲離開世間法另外有佛法,那就誤會了。世間法若淨化解脫,世間法也是佛法,佛法若未淨化,佛法當下就是世間法。他說酒不醉人人自醉,就是「境緣無好醜,好醜起于心」名詞不一樣而已,色不迷人人自迷呀!全都是心地的問題而已。一位女孩婀娜多姿在那邊,美嗎?有啊!很美啊!又不是木頭,又不是沒有精神界,那會不知道女孩站在那邊非常美,婀娜多姿,天姿絕色,若說沒看見,就是斷滅,若說沒看見叫做「白賊」騙子。

  但是好與壞,美與醜,和你自性解脫有關系嗎?連一丁點兒關系都沒有,爲什麼沒關系?因爲外在是外在,你是你呀!如果你不能建立這個觀念的話,仍然一個心把它當做和你有關系,這樣莫怪無論如何都會「著道」挖陷阱自己跳,心沒有定力被境界轉而痛苦,夜不成眠,看到美少女晚上就作夢,夢見和她約會散步談情說愛,你心不能轉境被境轉去,難怪要作凡夫衆生。

  你看到一位婀娜多姿非常美麗又有氣質、很高雅的女性站在面前,你一看心就熱烘烘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天到晚心就被綁住了,對你來說有什麼好處?一位男衆非常英俊很有氣質,很得你的好感,你一看整個人被他懾住了,茶不思飯不想,對你來說有什麼好處?沒有定力嘛,對你來說沒有好處。再者,你看這高樓大廈人家那麼富有,你又是稱贊又是羨慕,那種虛榮的心情永遠存在你的心裏,對你來說有什麼好處?看到這輛車很漂亮,想到最後就想要去偷,對你來說有何好處?不能轉境啊。你看人家在臺灣社會有一片天,對社會國家有貢獻,你不爲人家隨喜稱贊反而嫉妒人家,對你來說有何好處?沒有好處。這叫做境緣無好醜,好醜都是你心的分別。描寫了你的心裏沒定力,描寫了你的道心不堅固,願力不穩固,在搖搖晃晃當中,讓你的心不能自主不能解脫。所以修道第一個過程要有「禅定」道理在此。

  「諸人十二時中不可錯用心,頭上是天,腳下是地,朝明夕晦,水綠山青,物象分明,亘古亘今,若恁麼承當去,早日無事起,那更言中求玄,句裏尋妙,正是埋沒自己,不如歸堂吃茶去!」

  你若心無定力,常常心猿意馬不能自主,看到境界被轉去,我奉勸你不必修行了,不如走到堂上的桌子,自己喝茶去吧!

  

  

《見性成佛 第二十八天》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