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慈惠替我記錄下來。那就是現在海內外佛教典禮集會時,大家經常唱的「叁寶頌」。
最初,我經常爲頻繁的講演所苦,但既然答應了別人,就得全力以赴,于是拿出「利用零碎時間」的全副本領,不敢稍懈,後來竟能駕輕就熟,無論是臨時的開幕致辭,即席的餐前開示,我總能在數秒之內,脫口而出;一天數場的講話,同時進行的會議,我也可以在幾分鍾之內預先想好說詞。破土、落成、開光、啓用等的法語,內容不一,有時是爲寺院,有時是爲商店,有時是爲機關,有時是爲住家,我經常都是抵達目的地的前一刻,在車上打好腹稿;法會、活動的祝禱、祈願,對象不一,有時是青年,有時是婦女,有時是幼童,有時是老人,我也往往都是到了會場,和客人寒暄之後,才趕快去思惟組織。我發覺剛開始練習「利用零碎時間」的時候,片斷旳思想就如同水滴透過石縫般,最初是「滴」、「滴」、「滴」……,一點一點地流出來,時日一久,自然就會鑿穿石壁,形成一道清流,如銀瓶瀉地般宣流不止;而衆生本具的佛性好比包裹在層層彈殼裏的*,只要善于「利用零碎時間」,讓正念的引信保持幹燥,不被妄念欲水所沾濕,一旦因緣具足,點燃火花,總能産生很大的引爆力量,將內在的潛能全部發揮出來。
佛光山開山時期,每周有許多善男信女組團朝山,救國團青年教師也經常來此聚會,雖然每次前來的客人、團員都不同,即使講的是同樣的內容,也不致讓人有重複的感覺,但是我感到自己身爲負責人,又是大家的師父,理當采取不同的題裁以身作則,才能教育擔任知客的徒衆、職事們,只是那時我既要兼工,又要教書;既要計劃,又要籌款,整天從早忙到晚,連阖眼都成爲奢侈的休息,遑論刻意去思考開示的綱要,還好我過去習于「利用零碎時間」構思取材,所以每次從東方佛教學院的宿舍走往朝山會館,在經過寶橋的路上時,俯瞰池中碧波蕩漾、鸢飛魚躍的景象,往往引發無限的感觸。像「你好我壞,你對我錯,你大我小,你有我無」;「對自己不忘初心,對國家作不請之友,對朋友不念舊惡,對社會不變隨緣」;「見面叁句話,相逢應問好,交談應微笑,口角一回合」……,都是在那一段寶橋的路上想到的題裁,我深深感到古德所雲「大塊假我以文章」固非虛言,但也要吾人肯在「零碎時間」上多下功夫,才能把握其中的妙義。
我每次主持叁皈五戒的時候,因爲平日習于「利用零碎時間」,頭腦從來未停過,即刻就會發現這裏不如法,那裏不對勁,無奈臺上臺下的徒衆,不能和我相應,只有雙眼一阖,告訴自己:「著急沒有用,一切隨緣吧!」就在這閉目的「零碎時間」裏,我也經常福至心靈,想到許多深入淺出的辭句,在開示時收到很大的效果,例如:我教大家稱念「我是佛」,並開示「我是佛」的觀念,總能讓皈依者立即明白學佛的意義,而得到點頭、鼓掌的回響;我告訴大家:「皈依佛,是爲自己的心建造發電廠,點亮心靈的燈光;皈依法,是爲自己的心建造自來水廠,儲蓄甘露法水;皈依僧,是爲自己的心田開發良田土地,長養菩提花果。」結果也能令大衆皆大歡喜,本來是觀禮的人,往往在聽完開示之後,也發起菩提心加入受持叁皈五戒的行列。可見只要我們肯用心「利用零碎的時間」,無論睜眼、閉眼,都能洞悉世事,獲得法益。
佛光山叁十周年慶時,數項活動同一天舉辦,先是心定住持晉山典禮,又是功德主會,我既要招呼信徒,又要接待貴賓,沒有片刻休息,直到下午舉行封山典禮時,我坐在不二門前的法座上,才發覺腦中一片空白,還好省長宋楚瑜先生即將莅臨,就在他的直升機在天空中盤旋,准備著陸時,我想到了四句法語:
封山,封山,常住責任一肩擔;
封山,封山,慈心悲願永不關;
封山,封山,菩提花果處處開;
封山,封山,弘法利生希望大家一起來。
這四句法語雖然是我在片刻等人的「零碎時間」中及時想出,看似信手拈來,不費吹灰之力,卻是我長久以來「利用零碎間」,思惟法義,觀察世事,提起正念,修持不懈的心得感言。
我不僅文稿、講辭經常是在「零碎的時間」裏迅速完成,有些活動的舉辦也是在「零碎的時間」中偶發的感想,像「慈悲愛心人運動」並非多年的計劃,而是在閱讀報紙時,獲悉白小燕命案等重大刑案連續發生,突然想到要舉辦一個持續的活動,以喚醒大衆對于心靈淨化的覺醒,隨即在中華佛光總會的理監事會議中提出,獲得全力支持,遂能順利推出。佛牙剛從印度、西藏,途經泰國,迎奉回臺灣的時候,我也沒有想要發起「叁好運動」,可是當恭迎佛牙法會進行到一半,連副總統起身講話,我看到臺下萬千的群衆,不禁心有所感,所以不揣冒昧,延請副總統連戰先生和行政院長蕭萬長先生共襄盛舉,不意竟蒙獲首肯。所以,大家不要小看這短短的「零碎時間」,只要運用地恰到好處,不但能自我受益,也能成爲福利群倫的關鍵所在。
今日的時代,隨著科技的進步,操作簡易的機械雖然取代了程序繁複的手工,但奇怪的是,人類的忙碌卻未見其減,反見其增;人類的快樂則未見其增,反見其減。究其原由,不外是因爲許多人一味地忙于比較、計較,以致于將自己逼到精神的死角裏去,社會的亂相也因而頻生不已,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善于「利用零碎的時間」,提煉自己的思想,提升心靈的升華,相信不但個人能擁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整個社會也能臻于幸福美滿的境地。
(佛光卅叁年-一九九九年七月)
《老二哲學 要利用零碎的時間》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