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皆大歡喜 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

  皆大歡喜 -- 往事百語3 星雲法師

  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

  

  一九四六年七月,太虛大師主持中國佛教會會務人員講習會,我有幸參加,大師在會中慷慨激昂地說道:「我們要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這句話給我很大的震撼。

  

  回想我剛出家的時候,長老法師們常和我說:「你要好好修行,趕緊去了生脫死啊!」當時我才十二歲,在佛學院裏讀書,他們的話雖然聽來語重心長,卻在我方寸中起了一個很大的問號:「爲什麼不鼓勵我多聞熏習,將來弘法利生,反而要我趕快了生脫死呢?」後來,我在課余時充當知賓,遇到一些信徒來到佛門,經常說:「叁界如火宅,娑婆如苦海,我要趕快脫離啊!」我更覺得納悶:「人間的責任都還沒有完成,卻急著要去脫離,這樣的人生觀不是很奇怪嗎?」如今聽太虛大師一席話,令我心開意解,我體會到:「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說法在人間,他的一生正是人間佛教性格的體現;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叁百余會,不是對神仙、鬼怪說的,也不是對地獄、傍生說的,佛法主要還是以『人』爲對象,所以它的本身就具備了人間佛教的性格。所以,人間佛教不是太虛大師的創說,而是佛陀的本懷;人間佛教也不是標新立異,而是複興佛法的根本。我們忝爲佛子,想要紹隆佛種,光大聖教,就應該先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

  

  數年之後,我來到臺灣,目睹佛教的沒落,更覺得唯有太虛大師那句「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才足以振衰起弊,挽救頹勢,這時,經典中勝鬘夫人宮廷設學,教導幼童的耐心;大愛道比丘尼諄諄善誘,教化婦女的慈悲;馬鳴菩薩披上白氈,奏曲度衆的方便;道安大師四處講學,接引青年的智慧;法照大師發明五會念佛,度化朝野的善巧……,一一浮現在我腦海裏。我以先賢作爲榜樣,「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率先成立了星期學校、學生會、青年會、讀書會、念佛會、婦女法座會、佛教歌詠隊……,在教學時,盡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及例子,讓大家了解佛法就在我們的生活裏。就這樣,在四十多年前,耶稣教傳教席卷臺灣,政府的戒嚴令雷厲風行,佛教活動事事皆要報備,卻還遭到取締連連的情況下,佛法依然如苦海的燈塔伫立在臺灣各個角落。近十年來,甚至軍警人士也手戴念珠,口稱佛號,許多人說我是臺灣佛教興盛的帶動者,我不敢居功,還有很多大德的努力,啓發了人人心中本自具有的佛性,才有今日的成果。

  

  記得有一次,煮雲法師到南方澳去布教,呼籲那裏的漁民要放棄媽祖信仰,轉而皈投佛教,結果引起當地居民的抗議,他們說:「這麼多年來,我們都說自己是佛教徒,但佛教卻沒有一個法師來爲我們說法開示,都是媽祖在護佑著我們,現在你一來,憑什麼就要我們放棄對媽祖的信仰呢?」當我得知此事時,心中頓覺慚愧無比:身爲佛弟子的我們沒有到各處去弘法布教,化導衆生,辜負了佛陀美好的教義。另一方面,我更深深感到:無論是那一種信仰,都必須能幫助人們處理生活上的問題,才足以感召大家自動來歸。

  

  佛教其實有很多法門都可以爲世人解除疑難,只可惜許多佛教徒不但沒有好好應用,反而以訛傳訛,誤導了大家,例如:稱夫妻爲冤家,說兒女是討債鬼,視功名富貴如浮雲,責怪男女情愛是業障,還有鼓勵大家要遺世獨居,了生脫死等等。試問:這樣的佛教如何對社會有所貢獻,如何能夠得到大衆的支持呢?回想佛世時,佛陀時而在皇宮官邸和國王大臣說法;時而到鄉村陋巷托缽,化導布衣百姓,爲的是將佛法的喜悅傳播給大家,爲什麼後世的佛子卻要違背佛陀普濟社會的人間性格,將自己與人間大衆孤立起來呢?佛陀告誡玉耶女要孝養公婆,敬順丈夫;告訴善生如何支配收入,如何事上待下;教育阿阇世王富國利民,安居樂業之道;勸導波斯匿王多食淡味,強健體魄之法……。佛陀以其平易可親的人間性格,解決大衆現前的問題,因此所到之處,人人匍匐欣仰,爲什麼後來的佛教徒卻自私自利,反其道而行呢?此外,佛陀並不因爲自己已經證悟宇宙真理而排斥其他的神祇,相反地,佛陀給予諸多禮遇,不僅讓天龍八部作佛教的護法,而且讓他們站在身邊,一起聽聞真理。這種包容異己,自他互易的心量,將「人間佛教的性格」發揚到極致,我們又學到了多少呢?

  

  念及佛陀的「人間佛教性格」,我覺得自己有責任身先力行,以扭轉誤導的觀念。所以,除了更加精進地邁開腳步,走遍世界各個角落,發揚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之外,舉凡信徒有了家庭糾紛、人際不和,只要找到我,我都本著佛陀平等和諧的原則排難解紛,總要讓大家都能皆大歡喜,才覺得善盡己責。信徒生兒育女,我爲他們提取名字;信徒子女結婚,我也爲他們主持婚禮。新年到來,我爲信徒們寫春聯;信徒們家有喪事,我也前往助念。甚至我還應信徒的請求,爲他們教育子女,爲他們排難解紛。我不但常常在開示時,鼓勵信徒求取淨財,奉獻社會;我也常常在說法時,告訴大家群我和諧之道,家庭美滿之道。我不但經常應邀主持佛化婚禮,我也在各地提倡佛化成年禮、佛化壽禮、佛化喪禮。議會開庭之日,請我主持灑淨,我欣然前往;公司股票上市,邀我爲其開示,我也樂于赴會。我不但在工廠、公司、大廈、水庫的動土、落成典禮中主持灑淨儀式,讓佛陀的法水潤澤各行各業,我也抽空作「家庭普照」,讓佛陀的光明照亮每個家庭成員。

  

  多年以來在各地雲遊弘法,我深深體會到:人間所有的問題,佛教都有辦法解決,佛教徒應該當仁不讓,主動擔負起淨化社會的責任,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先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前年,我赴馬來西亞弘法時,告訴當時擔任馬來西亞佛光協會的秘書長陳瑞萊居士:「你能熱心從事公益活動固然很好,但是也要注重家庭生活,因爲在一個家庭裏,先生需要太太的關懷,兒女需要母親的照顧,傭人需要女主人的鼓勵。」她的丈夫梁偉強先生在一旁聽了,高興得一再鼓掌,此後對于佛光會更加護持。去年,我再度應邀到馬來西亞作了九場的演講,承蒙那裏的林良實等多位部長的護持,不但每場必到,而且緊緊地跟著我,最難得的是,他們雖然都不是佛教徒,但是在皈依典禮時,都不約而同地站起來和大家一起合掌稱念叁寶。在主持點燈儀式,誦念祈願祝禱的時候,我突然心有所感,脫口而出:「希望在座的佛教徒們將心靈的燈光獻給佛陀,在座的耶稣徒們將心靈的燈光獻給上帝,在座的回教徒們將心靈的燈光獻給阿拉……。」事後,許多人十分訝異于我的開明,他們說:「從來沒有一位佛教法師敢公開教人去尊奉其他宗教的神明!」

  

  我想起二十多年前,北港天後宮想要參加中國佛教會,但不獲准許,我建議主事者應當慎重考慮,因爲中國人向來拜媽祖的、拜城隍的,甚至信奉一貫道的,都稱自己是佛教徒,可見他們都將佛陀視爲是最高的信仰,佛教應該攝受他們,爲他們定位。像過去拜火教的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信奉懷疑論的舍利弗、目犍連,率領衆弟子們皈投佛陀之後,佛教馬上就多了一千兩百五十位生力軍,他們在佛法弘傳初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佛陀教舍利弗、目犍連必須尊重他們過去的外道老師刪阇耶毗多羅尼子,教師子將軍應繼續奉養他以前的外道老師,凡此不但無礙于佛教的發展,反而更讓人敬佩佛陀的通情達理,這不正是「人間佛教性格」最好的寫照嗎?

  

  在中國,蘇東坡、柳宗元、白居易、王維、謝靈運、嶽武穆、鄭成功、梁啓超、章炳麟、蔣維喬、丁福保、楊仁山等,雖然都是飽讀詩書的儒者與武將,但由于他們對佛法的尊重,佛教界一直和他們保持友好的往來。他們贊美佛教,護持佛法的詩偈、文稿,脍炙人口,不但有助于佛教的發展,即使在今天,我們仍能從字裏行間看出佛法的廣博涵容及當時佛教的活躍狀況。因此,有容乃大不正是「人間佛教性格」的體現嗎?

  

  所以,我不但在回教國家的馬來西亞鼓勵一個人可以擁有兩個信仰,在耶教國家的美國、澳洲,我也允許當地人士可以不放棄原來的信仰,而又皈依佛教。我相信慈悲偉大的佛陀一定能夠了解我的心意,懂得這種方便。近幾年來,前往佛光山歐美紐澳各道場請益佛法的當地人士越來越多,我也設法改善這些地方的學佛環境,例如:規定誦經要用英語,集會場合以英語爲主,安裝同步翻譯設備,提供翻譯人員服務等等。

  

  在西來寺的一次講習會中,我告訴大家:「以後美國人參加法會、課誦,不一定要跪拜,可以另外找個教室,設置一些桌椅讓他們坐著誦經。」沒想到話語甫畢,在座的美國人,尤其是年輕的一代,都歡呼叫好。下課之後,有人問我:「這樣的作法是否會有不良的影響?」我回答他:「不會的,一旦他們有了信仰的感情,就會自動地對諸佛菩薩五體投地。」

  

  記得叁十多年前,我剛到高雄時,建了一個壽山寺,最初許多白領階級人士慕名而來,但只肯上香,不肯跪拜,我就將沙發椅搬到大雄寶殿去,邀請他們坐著誦經。此後,前來參加法會的人日益增多,一些原來不肯跪拜的人,後來不但每天都准時參加早晚課,行禮如儀,而且成爲忠實的信徒。經雲:「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鈎牽。」佛教四攝法門裏的同事、利行,四無量心裏的慈、悲、喜、舍,無非都是「人間佛教性格」的具體延伸,都是自利利他的無上法寶。

  

  多年以前,我遠赴東瀛訪問,一位日本大學的校長和我說:「你們中國佛教常說要親善交流,其實你們心裏看不起我們日本,覺得我們日本和尚娶妻食肉;但日本和尚學曆高,會講經說法,也不一定看得起中國的出家人。此外,北傳佛教看不起南傳佛教,覺得他們是小乘行人;但南傳佛教也看不起北傳佛教,覺得北傳佛教的人沒有嚴守聲聞律儀。在佛教界,你看不起…

《皆大歡喜 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