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皆大歡喜 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P2

  ..續本文上一頁我,我看不起你,怎麼團結得起來呢?其實每一個地方佛教的發展型態都有它獨特的社會背景啊!」對于這番話,我深有所感。佛經中描述淨光莊嚴國的淨華宿王佛再叁囑咐妙音菩薩到娑婆世界晉谒釋迦牟尼佛時,看到土地穢惡,人身卑小,仍心存恭敬;衆香佛國的香積如來甚至命彼國菩薩來到娑婆國土時,必須收攝身上的香氣,舍去端嚴的身形,以免此土衆生心生羞恥,自慚形穢。可見十方諸佛都十分尊重各個地方的特性及不同衆生的根器。所以,我在世界各國推展國際佛教,也效法諸佛菩薩的「人間性格」,倡導佛教應該本土化,尤其在歐美國家,我鼓勵學佛不一定要剃頭出家,在家人只要有能力,一樣也可以領衆熏修。後來我更爲全球的在家信衆組織國際佛光會,成立檀講師製度,讓他們也有機會發揮所長,從弟子升級爲講師,升級爲領導。

  

  佛陀在證悟時說道:「奇哉!奇哉!大地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顛倒,不能證得。」這句「衆生平等」的宣言,爲黑暗的世間帶來無限的光明。可歎古今能真正實踐「平等」教義者能有幾人?多少年來,由于佛教徒墨守成規,以致于佛教的發展也受到了限製。

  

  過去曾有一位比丘,語帶氣憤地問我:「爲什麼比丘尼都不實踐八敬法向比丘跪拜呢?」一位比丘尼事後聞言,立即向我反駁:「跪拜是出自心中的誠意,那位比丘在佛教有什麼樣的功德建樹值得我們向他跪拜呢?」的確,「八敬法」在製定的時候有其時代背景,時至今日,比丘尼的學曆、能力都不在比丘之下,大家應該論功行事。法華會上,八歲龍女成佛,身爲七佛之師的文殊師利菩薩還要向她禮拜;維摩丈室中,美麗天女借著散花演說大乘佛法,已證四果的舍利弗尊者也要對她恭敬贊歎。遙想當年大乘佛教能夠在印度蓬勃發展,不正因爲它符合了「人間性格」嗎?

  

  

  記得四十多年前,我剛到臺灣的時候,見到比丘尼們一輩子在寺院裏清理灑掃,在家女性也總是躲在道場的廚房裏燒煮炊爨,心中頗不以爲然。後來我訓練佛教婦女們從事各種佛教事業,發覺女衆具有耐煩細心的特質,做起事來絲毫不讓須眉。所以,初建佛光山的時候,我就喊出「四衆共有,僧信平等」的口號,我不但設立佛學院,讓有心學佛的男、女二衆都能入學就讀,而且訂出規章製度,讓比丘、比丘尼們都享有同等權利義務,讓在家、出家的弟子們都有加入僧團,參與寺務的機會。

  

  過去曾經有一位同道譏稱我爲「女性工作大隊的隊長」,幸好今日女衆弟子們都很爭氣,例如:被海內外佛教界、學術界交相贊譽的《佛光大辭典》,就是由佛光山的一群比丘尼所編輯而成的,而目前海內外的滴水坊也是由佛光山一群在家師姑相繼成立的。曾經有人說我太過保護在家衆的結果,將使白衣上座的末法時代加速來臨。但直至今日,我覺得四衆和諧,佛教興隆,並不讓古德專美于前。尤其近十年來,佛光山及佛光會由海內各地遍布到世界五大洲,由純粹中國人的僧團、教團發展到外籍人士的加入,這種迅速的成長過程豈是偶然?若非千千萬萬的弟子們都能秉持「人間佛教的性格」,實踐佛陀的平等教義,何以致此?

  

  過去每次聽到佛教徒勸人:「你要趕快念佛,發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我就在想:「爲什麼要立願往生他方淨土,而不發心在人間建設淨土呢?」所謂「身安則道隆」,經典中所描述的淨土內容,如地平廣正、水鳥說法、亭臺樓閣,衣食無缺等等,無非都是依照人們的欲望而建立的方便,可見淨土佛國的十方諸佛都具足了「人間佛教的性格」。因此,我在創建佛光山之後,就陸續建立育幼院、幼稚園、診所、萬壽園、中學、大學、研究所,並且成立文化、教育、慈善事業,希望人的一生,無論是生老病死,乃至讀書就業,都能在人間得到善美的完成,得到淨化的解脫。

  

  記得從前家師志開上人每回寫信代我向母親報平安時,總是稱母親爲「親家母」,直至今日,仍令我難以忘懷。有感于此,我不但對弟子們的父母優待禮遇,而且每年舉辦親屬會,邀請大家的父母歡聚一堂;同時對佛門有功的居士大德,我也給予安居奉養。我衷心希望大家都能肯定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性格」,並且和我們一起攜手共建人間淨土。

  

  如今,全中國的人民對「人間佛教」都充滿了渴仰之心。記得一九八九年,我訪問中國大陸時,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老緊緊地握著我的雙手,說道:「讓我們共同推動人間佛教吧!」後來他還公開發表了人間佛教的五項特性:一、群衆性:有廣大的信徒;二、長期性:佛教不會是一時一刻,而是長遠爲大家所接受;叁、國際性;四、民族性;五、複雜性,亦即融和性。最近,烏克蘭的新聞學博士斯大涅徹涅擴(VLADIMIR STADNICHENKO)先生來訪,他也說:「雖然我信奉東正教,但是對于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向往已久。」可見人間佛教的性格已成爲全球人類未來幸福的指標。

  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就是在建立美好的人間淨土;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就是在建立佛化的清淨生活。希望我們每位佛教徒都先從自己開始,建立起人間佛教的性格!

  

  (佛光卅叁年-一九九九年叁月)

  

《皆大歡喜 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