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改造命運▪P2

  ..續本文上一頁福,就是開創自己的資源。明白這個道理,在做人做事上就找到了方向,日常生活能夠落實,任何地方都是道場、都是佛法、都能修行。

  

  如何改造命運(十)

  于自由時報92.05.03(六)刊載

  佛法是不看相、也不算命,但是「相」與佛法也有關系。譬如說佛有叁十二相,佛陀的相好,是過去修善積福成就的果報;一般人只要有其中一相,福德因緣一定非常俱足。佛的鼻相莊嚴,鼻高且直,有許多人爲了讓自己的鼻子高挺,去開刀動手術、去隆鼻,雖然也鼻相莊嚴,可是那是人爲的,不是修善修出來的;也有人喜歡割雙眼皮、整容,用種種人爲的方法改變外觀,但因爲不是自然福德成就的,就有許多副作用。

  佛有叁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修善法得來的,所謂相由心生,佛陀不但相好莊嚴,而且福慧具足。一般人重視相貌,只圖表面好看;仔細觀察,有些人相貌很好,這一生卻不一定有福報,煩惱也很多,這是因爲心中沒有善法,平時未能廣修福慧;即使相貌美好,也沒有福報可以享用。所以,人生必須修善才能改變命運。

  佛法告訴我們一方面要修善,二方面要檢討、反省,使自心清淨、慈悲、柔軟,即便相貌不好,但是具有親切、和藹、高貴的氣質,也會成就好的助緣,這要靠我們自己努力,從內心改變自己。

  

  如何改造命運(十一)

  于自由時報92.05.06(二)刊載

  相是過去的業因所成就,從相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福報;假使過去沒有修,也可以從現在開始努力,不但能改變命運、福報,也能改變相貌。

  在曆史上有叁個人縱理紋入口,分別是鄧通、周亞夫與裴度,照理說這叁個人都應該餓死,可是前面兩個人餓死,裴度並沒有餓死。

  漢朝的鄧通,官居上大夫,經常隨伺在漢文帝旁邊。鄧通是個佞臣,專門討好漢文帝,很受皇帝寵幸。某天,一位相士告訴鄧通:「您的縱理紋入口,將來會因貧窮饑餓而死。」鄧通就跟漢文帝報告此事,漢文帝回答:「餓不餓死的權利在我,我讓你富貴你就富貴,我讓你餓死你就餓死。」于是,漢文帝將四川的銅山封賞給鄧通。這座山出産銅礦,鄧通就用銅來鑄錢、流通,可以說是富甲天下。

  漢文帝駕崩以後,他的兒子漢景帝繼位,漢景帝知道鄧通是個奸臣,所以登基後頒布了只有國家才能鑄造錢幣的法令,以鄧通造銅錢中飽私囊,觸犯國法的罪名,沒收鄧通所有財産,免去官職,將其關進監牢,而且不供給叁餐,鄧通就活活被餓死了。

  第二個是周亞夫,他是很有才能的一個大臣,當時皇帝忌妒他的名望與才德,甚至擔心他將來會篡奪皇位,于是,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關到監牢,不久,周亞夫即因絕食而死。

  

  如何改造命運(十二)

  于自由時報92.05.08(四)刊載

  唐朝有一位宰相叫裴度。當年,正准備考進士時,遇到一位相士對他說:「你縱理紋入口,不用去考了,一定考不上的,即便考取了,將來也是會餓死。」裴度深信佛法,相信一切都有因果。一天他到寺裏去燒香、拜佛,拜完以後就到涼亭休息。看到涼亭的石桌上有一條玉帶,這條玉帶非常名貴,應是朝中官員所佩帶之物。裴度想,失主一定很焦急,就坐在涼亭裏等失主。過了許久,有一位婦人哭哭啼啼的來到涼亭,慌張地四處尋找。裴度問婦人是否掉了什麼東西?婦人回答:「我把一條玉帶放在涼亭裏,休息一陣子之後,因爲忙著趕路,忘了玉帶;走了十多裏路才想起玉帶還在涼亭,這條玉帶對我和家人是很重要的!」原來這位婦人的先生在朝爲官,被人誣告入獄,這條玉帶可以平反冤獄,救一家五口人的生命。裴度聽了緣由,確認婦人是失主,就把玉帶還給婦人。

  幾天後,裴度又巧遇那位相士,相士驚訝的說:「你的相完全改變了,一定是累積了許多陰德,將來必定福祿具足,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久,裴度進京考試,中了進士,後來果然官居宰相,年享上壽。由于一念慈悲,修善積褔,因而改變一生的命運。這就證明佛法所說,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但是要靠自己,而不是靠別人。

  

  如何改造命運(十叁)

  于自由時報92.05.10(六)刊載

  命運要靠修福修慧、從因緣果報上來改變。有些人以爲改變方位、風水或名字就可以改命。但是,如果這樣就能改變命運,那麼看相算命的人爲什麼不能改變他自己的命運?如果改個名字可以富貴,那麼改名字的人早就富貴了。看相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經驗,因爲相隨心轉,面相能顯現一個人的內心。所以,心念轉變才是最重要。

  唐朝有一位聖僧一心禅師,懂得看相、算命,開悟以後曾講過幾句話:「七尺之軀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叁寸之鼻,叁寸之鼻不如一念之心。」他講,一個人的身高不代表富貴貧賤,反倒是一尺之面可以看出這一生的命運,但是叁寸之鼻更能看出一生的富貴貧賤與壽命長短;而叁寸之鼻不如一念之心,心才是最重要,一個人念頭的正、邪直接影響整個人生,左右自己的命運。

  明白這個道理,人生就找到一條光明大路。無論在公司、家庭、道場及任何生活場所,都可以本著修善積福及惜福這兩個原則來做,福德越來越多,福上加福,始終是無有窮盡。

  

  如何改造命運(十四)

  于自由時報92.05.12(二)刊載

  人生除了修福,還要修智慧。有福報、有財富,如果不知妥善運用,花天酒地、吃喝玩樂,造作惡業,雖然有錢反而容易招致墮落。社會上有些寵物,主人每天抱著它,替它打扮、送它到美容院,生活得比一般人還優渥。但是,終究還是畜生道的衆生,雖然前世修福報,卻沒有智慧辨別是非,因此造作惡業而墮落。所以,修福還要修慧,有智慧才能妥善運用福報,增長福德、避免墮落。

  智慧和知識不同,知識是透過學習得來,經過不斷增加累積而成就,例如科技、天文、地理……等專業就是知識。而智慧是本具的,非從外得;時時檢討反省,看看心當中有沒有過失?有沒有貪心、瞋心、癡心、慢心?如果有就改正,慢慢轉化自己的習氣,使這念心像止水一樣平靜,像鏡子一樣沒有塵垢,本具的智慧就會現前。

  

  如何改造命運(十五)

  于自由時報92.05.15(四)刊載

  心中有貪心、瞋心、癡心的煩惱就是塵垢,因爲貪財、貪色、貪吃、貪睡、貪名,使這念心蒙塵,本具的智慧便無法彰顯。不貪,並非什麼都不要,而是取用本分該得的,譬如每月的薪水是辛勤努力所得,屬于份內之財,便不是貪。相反的,巧取豪奪份外之財就是貪,這種錢即使得到了,將來也會從其它地方失去。因果通叁世,過去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想要富貴、功名利祿,一定要從因上去努力;因,沒有別的,就是惜福、修福。

  人必須要有福報;有福德的人,賺來的錢什麼人也偷不走。沒有福德,即使很會賺錢,什麼也保不住。人的福德不同,看到外面的境界也不一樣。佛經裏記載,有兩個朋友經過一片山林,走在前面的人看到樹上有一條蛇,就趕快逃開了。後面這個人看到的卻是一串錢吊在樹上;沒有福德的人,連錢都看成是蛇。古德也講:「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時節因緣具足,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帆風順;時節因緣過去了,做任何事情都不順利。因此,平時要廣修福德與智慧,福慧具足,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如何改造命運(十六)

  于自由時報92.05.17(六)刊載

  智慧人人本具,心清淨、平靜就有高度的智慧。佛經中提到「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佛性就是我們的覺性,大衆聽法這念靈知靈覺的心性。假使這念覺性起了煩惱,做事情就會失去章法,看不清楚真實狀況。所以,佛法強調「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念心清淨,覺性彰顯,就能産生智慧。

  做人做事有兩個原則:一個是修福;一個是修慧。懂得明辨是非善惡,博學多聞,更要知道檢討反省,安心、靜心、定心;朝這個方向努力,就是修慧。能夠修福、修慧就是菩薩行,世間法即是出世法。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並非遠在天上,亦不是在西方,更不是將來到那裏去成佛才是佛法。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心念的觀照。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是指我們的心水;水面風平浪靜,船就能平穩前進,順利到達彼岸。如果有了風浪,波濤洶湧,船不僅無法平穩向前,甚而可能翻船,連生命都會喪失。心水也是如此;心存善念,口說好話,身行善事,這一生就能愈走愈光明,這就是「水能載舟」。相反地,心裏總想投機鑽營、走旁門左道、偷騙詐盜、乃至于用巧取豪奪等方式得到財富,這種心念一定是愈走愈黑暗,爲自己帶來災難,這就是「水能覆舟」。

  

  如何改造命運(十七)

  于自由時報92.05.20(二)刊載

  因果是一種真理,這個世界上的點點滴滴、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果報的呈現。因果是一種定則,不是迷信,不論科技發展到什麼程度,也無法離開這個原則。佛法所說的因緣果報,並不是要我們消極地坐在這裏聽天由命,而是一切要靠自己去努力,有因才有果,沒有因地的努力,絕對達不到想要的果報。

  譬如在公司上班,不遲到、不早退,這就是因;每天工作都很努力、認真,這就是因;經常本著這樣的因地去努力,將來的事業一定會很有發展,這就是有因有果。在念書的學生,不是等到考試時才拚命准備,而是在平時就要努力,不翹課、多複習、多聽、多寫、多記,能夠從因中去努力,將來考試的成績一定很好,此即因果相應。

  

  如何改造命運(十八)

  于自由時報92.05.22(四)刊載

  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失敗也掌握在自己手中。佛法中提到,成菩薩、成魔是自己;生淨土、到地獄也是自己,都是我們這一念心使然。體悟到這一念心,時時安住在正念、善念,就是一條光明的道路,依此而行,人生會愈來愈有福報與智慧,身體也會愈來愈健康。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是指我們這念心。在這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是彼此依靠的關系;藉互助合作來達到富貴、成就因緣,所以彼此要知恩、感恩、報恩。現代有些人觀念錯誤,爲了追求功利,人與人之間互相利用、打擊、自私自利,彼此障礙阻擾,因此引發許多糾紛、危難,這就是水能覆舟。我們把觀念建立在互相依存、互相幫助,成就彼此的事業、功德,這就是水能載舟。有了正確的觀念,人生就會充滿希望,愈走愈光明,到那裏都是淨土,都能吉祥平安。

  

  

《如何改造命運》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中谛之介說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