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301問~350問▪P2

  ..續本文上一頁載呢?

  一個國家成立,有史官記載國家的事情,後人再根據所記載的史實編纂成史書。世界各國,中國最古,但史書所記載的也不過是四千多年罷了。釋迦牟尼佛出世,距今天只有二千五百多年,所以曆史上有記載。阿彌陀佛成佛到今天已經十劫,哪裏有史書記載呢?

  327.念佛求生西方是爲了擺脫生死輪回,如果只是行善、布施、敬佛、敬神,沒有念佛,能否生西?

  你所說的四件事,只是有漏的善業,僅僅能夠求得福報罷了。有什麼因就得什麼果,沒有念佛的因怎麼能得往生的果呢?有些自以爲是的人認爲,學佛並沒有什麼深奧的學問,只不過是要做個好人,多做好事罷了。若有這樣的想法,那他的結果僅僅就是得些人天福報,仍舊未擺脫輪回,難免墮落。

  328.念佛是念心,敬佛敬神是表現敬意,佛神不是時時刻刻在寺廟佛像神像之前嗎?有人規定兩叁天爲一期,集合起來禮拜誦經,是不是湊熱鬧呢?能夠消災嗎?

  佛的法身充滿虛空,不限于寺廟,它無始無終,有感必應,沒有時間限製。神就沒有證得法身,當然就會局限在一個地方,不能和佛相提並論。兩叁天集合誦經,自然比一天也不念要好,能不能消災,就要看誠不誠心。念佛不在于形式,也沒有一個固定的地方,不明道理的人,往往被民間一些迷信所束縛,顧忌很多,妄念不斷,淨念不能相繼,無法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念佛是自己的事,有組織的念佛,就能夠鞭策自己,互相提高,但是否真心念佛,仍舊是自己的主觀努力。

  329.拜佛、拜神、多聽佛法、多念佛,哪一個功德最大?

  念佛功德最大,拜神功德最少。

  330.每天念大悲咒、往生咒、功德寶山咒各百遍,楞嚴咒七遍,延命地藏經、彌陀經、八十八佛忏悔文、普門品、心經各一遍,命終時能否往生?

  不必這樣繁雜,往生的關鍵,只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果有時間,就把念佛的時間增加,其他的只要一遍就夠了,但往生咒百遍可以照舊。

  331.每天早晚各念佛二百聲,念彌陀經、大悲咒、心經各一遍,工作時利用空隙散念,這樣能否往生?

  只要誠心,無不往生。所定功課大致可以。

  332.沒有歸依佛教的人,實行八德,不犯十惡,臨終有可能往生西方嗎?

  這種好人,只能升天享受有限的天樂,決不能往生西方,不種因怎麼能結果呢?

  333.聽老師講經說,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我回家讀誦後睡去,夢見青色青光的光焰出現在眼前,這是什麼緣故?

  清淨種子一時生起。

  334.沒有修身口意十善業道,念佛有效嗎?

  念佛是正行,修叁業是助行,正助雙修,如鳥的雙翼飛翔前進,因此,還是加修十善爲妥。如果念佛念到萬緣放下,一心不亂,就不必另修十善,因爲做到一心,叁業就已經清淨了。

  335.學佛以後,受世俗人的譏笑,不免起嗔恨心,明知不對,但功夫不到家,一聽閑言,就管不住自己。請老師指教。

  對自己來說,要把我看做菩薩,應該覺悟,應該忍辱;對他人來說,因是凡夫,才能成就我度人的菩薩行,衆生雖很愚癡,但要起悲心。關鍵時候可用一句洪名,當做盾牌,緊接念去,壓住嗔心。否則就是他癡我癡,一起墮落。

  336.念佛爲求見佛,這不是與“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的旨意相抵觸嗎?

  這是禅宗的話,禅淨修法不同。禅在明心見性,得見心性,就是見佛,心性無相,若以相求,就是邪見。淨宗以心作佛,當然就要求得見佛,佛有叁身,境有四土,法身和常寂光土也是無相境界,到這裏禅淨就殊途同歸了。

  337.念佛往生全在臨終的最後一念,但徹悟禅師念佛法語說:“應當不斷檢查自己平時所起的意念,與十法界哪一界相應多,這樣就能清醒地看到今後自己會走到哪條道路上去。”這兩個說法有矛盾嗎?

  完全沒有矛盾,它說明了用功的方法。臨終所起之念,全從平時習慣而來。

  338.十六觀經中說,除了上品能夠馬上花開見佛以外,中品和下品都要坐在蓮花裏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甚至要十二大劫,才能花開見佛。爲什麼彌陀經說往生極樂的衆生,能聽到空中的鳥演說法音,能看到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能用妙花供養他方的佛?如果花開見佛,就應是聖人了,爲什麼還有凡聖同居土呢?

  《阿彌陀經》說得簡略,《觀無量壽佛經》說得詳細,道理並沒有不同。《阿彌陀經》所見所聞,都是指花開以後的事。花開以後並不就是聖人了,經中的聖字,是指已經證果。例如上品中生經過七天就得無上正等正覺,下品上生經過十二小劫得初地,這兩個品位所得的果都是聖果,在沒有證果以前仍舊叫做凡夫。所以凡聖同居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339.佛不會講假話,經上說極樂國土莊嚴美妙,繪聲繪色,活靈活現。到底這個世界的亭臺樓閣,樹木花鳥,是真實存在的呢?還是像莊子的寓言一樣是想像的呢?

  你懷疑極樂世界不是真實存在,而是想像出來的,這就說明你還不懂佛法。如果說萬法唯心,一切世界都是從心識中出來,不但極樂世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也都是唯心而現,都是存在的假像,同樣我們這個身體也是四大假合,把它分析開來,哪一處有一個真實的自己呢?佛所說經典,決不同莊子說寓言。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他徹悟了宇宙的本來面目,把宇宙的實相原原本本地告訴我們。你既然不懷疑佛會說假話,爲什麼還要懷疑極樂世界呢?

  340.佛說阿彌陀經時,文殊、彌勒等各大菩薩都列席聽法,不知道他們當時聽法時現什麼身,衆生是否看見?

  佛菩薩天人等身體的形貌,隨不同的衆生而有不同的相。例如一潭水,天人看做琉璃,人類看做水,龍魚看做雲煙,餓鬼看做火焰。如果菩薩現凡夫身,那麼凡夫自然就能看見。否則,只有開天眼的人才能看見。

  341.常常聽說凡聖不同居,又說西方不分凡聖,這個意思不明白。

  帶業往生,未斷迷惑,就和善友們相聚一起,這是極樂淨土殊勝的地方,也顯示了阿彌陀佛的威神願力。凡聖同居土是西方四土之一。

  342.聽說天外有天,是不是指西方?地外有地,是不是指地獄?

  世界無窮無盡,這個世界之上,還有世界,所以說天外有天,這個世界之下,也還有世界,所以說地外有地。天外有天,地外有地,僅僅是說明世界之多,並不就是指西方和地獄。

  343.樓下搞賭博,開飯店,殺生爲業,樓上則作道場,會損害念佛人嗎?

  初學時不能離相,避開爲好。如果一時離不開,只要一心念佛,各幹各的事,就沒有妨礙,也沒有損害。

  344.佛說娑婆是苦,西方是樂,爲什麼衆生取苦棄樂?

  衆生沈迷五欲,以苦爲樂,無量劫來的習氣,一時難除。他們對佛的教導,難以相信,極樂世界,又無法親見,所以就永遠執迷不悟。正好像蚊子喜臭,從來不敢接近旃檀龍腦等香味。

  345.禅宗教人不著相,淨宗教人從著相入手,到底最後要不要破相?在什麼時候破相最適宜?

  初學之人,不明有相無相,往往執空或者執有。要知道有見要破,空見也要破。既然學有深造,就應該知道真空不離妙有,妙有就是真空,空和有是不會分離的。如果你到了非有非空的境界,請問你還要破個什麼?奉勸初學者,不要鑽進這些“學問”裏去,老實念佛,真心求往生,才能真正得到解脫。

  346.念佛人如果不發慈悲喜舍的大願,是不是就不能往生?

  念佛是大乘法門,以發菩提心爲正因。如果只求自己往生,果然能夠做到正助雙修,功夫精進,也能往生,因淨土一法,普被叁根,下根者只不過品位不高罷了。

  347.正信念佛,念念不斷,但中途故意犯了五戒十惡,還能夠往生嗎?

  念佛貴在心與佛相應,存心犯戒造惡,淨念就不能相繼了。能否往生,這時還不能下定論,哪粒種子先熟,要由臨終的因緣決定。

  348.《阿彌陀經》念完後,是否還要念咒?念咒不知有什麼大靈驗?

  如果是往生咒,當然就要念。是否靈驗,要看是否誠心。

  349.念佛回向偈說:“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又說:“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爲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爲伴侶。”哪一種最好?

  以前者最好,二者都念也可以。

  350.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說:假使極樂國土中天人壽終後,又墮落叁惡道,我就誓不成佛。既然極樂國土的人壽命無量,爲什麼這裏又說壽終呢?

  如果想要度生,再回凡世,極樂壽命就終結了。但這時返回六道,已是聖人,像觀音菩薩一樣以叁十二身普度衆生,雖身在六道,而心在聖境,故說不再墮落叁惡道。

  

  

《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301問~350問》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