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歧路指歸▪P5

  ..續本文上一頁,缺一樣便不成功了。

  【問】怎麼叫作行呢?

  【答】就是實行上面所說的念佛,行善,各種的辦法。不過實行起來,還有幾點應當住意的地方,須要留心。

  柒、怎樣念佛

  【問】念佛不就是用嘴念嗎,還要注意什麼呢?

  【答】又些人,口裏雖然不停的念,心裏卻盡是胡思亂想,那樣念法,是沒有用的。必須口裏念佛,心裏想佛,心口如一。除了一句佛號除外,什麼事也不想,什麼念頭也不起,這就叫作一心不亂,然後才容易成功。

  【問】那不是很難嗎?

  【答】你看,你一會兒嫌念佛太容易,一會兒又嫌太難。實在說,念佛這個方法,說容易極容易,說難也很難,不過不管難易,只管耐住心多念,日子九了,心自然就不亂了。俗語說世上無難事,就怕心不專,便是這個意思。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念佛的時候,要使每個字都從心裏經過。心裏想得清清楚楚。每個字都從心裏發出來,再聽到心裏去,一個字也不把他放松。這樣時間久了,心自然不自散亂。這是頂要緊的一個方法,千萬不要忘記。

  【問】念佛應該在什麼時候念?

  【答】應該在每天早晚兩時,定一個課程,限定念佛多少,或幾百聲,或幾千聲,可以按各人的情形來規定,無論忙閑,非念完此數不可。此外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可以念。越念的遍數越多,越好。念的時間越長,越好。

  【問】在工作的時候,也能念佛嗎?

  【答】搬柴挑水的時候,可以念佛,刷鍋洗碗的時候,可以念佛。耕種割草的時候,可以念佛。不論行坐睡眠,以至上廁所的時候,都可以念佛,總之,除了用心的事情,其余的工作,都是礙不著念佛的。

  【問】念佛要大聲念,或是小聲念呢?

  【答】大聲念也好,小聲念也好,口裏不念心裏默念也好。只有睡在床上的時候,和不幹淨的地方,只可心裏默念,不可念出聲來。念出聲,就不恭敬了。但是遇著危急的時候,無論何處,都可出聲念。

  【問】學佛要供佛像嗎?

  【答】可以供一張阿彌陀佛像,或是西方叁聖。(阿彌陀,觀世音和大勢至兩菩薩,叫作西方叁聖)

  【問】佛像供在什麼地方合適呢?

  【答】有閑屋,收拾一間,最好。如果沒有,就供在自己住的屋裏也可以。總要收拾的幹淨些,並且在像的上面遮以黃布,不念佛時,把黃布放下來,這樣就不至亵渎了。佛像最好向東,念佛的人向西,對著佛像。如果不能這樣。就是隨便向那邊,也都可以供佛。

  【問】實在沒有合適的地方,不供佛像也可以嗎?

  【答】若實在不好辦,都只要誠心,不供佛巷也可以。或是念佛時,朝西方,也好。

  【問】供養佛,要用些什麼東西呢?

  【答】通常用的,有香、花、燈、清水、瓜、果,等物。如果不現成,缺幾樣,或全沒有,都行。但決不可供養葷菜,更不可在佛像前燒紙錢。

  【問】對佛應該行什麼禮呢?

  【答】隨便,可以磕頭,可以作揖,可以鞠躬,可以合掌。(把十指伸直,兩個手掌並在一起,放在當心的地方,叫作合掌)但以磕頭禮拜最爲恭敬,最能滅罪求福的。

  【問】念佛的時候,應該跪在佛像的面前嗎?

  【答】也不一定,跪著、站著、走著,都可以念,不過要誠心就是了。能跪更好。

  【問】您說早晚二時念佛,要立一個課程嗎?

  【答】說到課程,原是該個人依著自己的忙閑來規定。你既然找我,只好寫一個最簡單的儀式給你看。倘若你有功夫,肯加緊的行持,彌陀經、往生咒、贊佛偈、大發願文,都可以加入。這幾件,有禅門日誦一書,記載的很完全,流通佛經的地方,都有。早晨起床之後,晚間就寢以前,洗手漱口,到佛像前焚香獻水。合掌恭敬,或跪著,或站著,用至誠心,照著下面的次序念。

  1. 南無十方常住叁寶。(要念一聲拜一拜)

  2.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要念一聲拜一拜)

  3.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要念一聲拜一拜)

  4. 南無阿彌陀佛。(要念百聲、千聲、數千聲越多越好,隨各人忙閑而定數,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

  5. 南無觀世音菩薩。(要念一聲拜一拜)

  6. 南無大勢至菩薩。(要念一聲拜一拜)

  7. 南無清淨大海衆菩薩。(要念一聲拜一拜)

  8.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八句,叫作回向偈,念完以後拜叁拜,就行了)

  【問】這課程很好,請問十方叁寶怎講呢?

  【答】八方上下,叫作十方。佛、法、僧謂之叁寶。佛是教主。法,是佛所說修因證果的經典。僧,是照佛所說的方法去修行,已證菩薩,緣覺的聖果者,及道德崇高,弘法利生的高僧。這佛、法、僧,皆名爲寶的原因,是因爲能發生增長一切衆生的法身慧命,就像世間的財寶,能養活人的生命一樣。體念這一句,是先表明我,全是以佛及佛說的經,並照著佛經修行的菩薩高僧等,爲我的老師,我就從此歸投依托,爲一個佛教的信徒。

  【問】請問念釋迦牟尼佛作什麼呢?

  【答】因爲這個念佛法門,是他說給我們的。念他拜他就是不敢忘本了。

  【問】念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又有什麼意思呢?

  【答】因爲念佛的人,臨死的時候,這兩爲大菩薩和阿彌陀佛,一同來接引到西方去。所以念完佛以後,這兩位大菩薩名號,也要念念拜拜。

  【問】清淨大海衆菩薩,是什麼菩薩呢?

  【答】清淨大海衆菩薩,是說極樂世界一切菩薩,都是很清淨的。大海衆叁個字,是說菩薩的多,就和大海一樣。我早晚要與這些菩薩作伴,所以先都要念念,都要拜拜。

  【問】回向偈有什麼用處?

  【答】回向偈的用處很大,修行的人,不論念經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回向有歸攏的意思,就是要把念佛念經的功德,歸攏到一個地方去。什麼地方呢?就是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但念佛念經要回向極樂世界,就是無論作了什麼善事,也要回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樣積得功德多一分,往生的希望也就多一分。若是把作的功德不回向在求生極樂世界上去,恐怕下一世,要得著天道或人道享福的報應,那麼依然不能脫離六道輪回。並且福報越大造罪越容易,那麼再下一世就很可怕了。所以學佛的人,必須把一切功德,都要回到往生西方去。那麼壽終以後,就可以盼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但念回向偈,也和念佛一樣,要一字一句都從心裏經過,不是空口念念就算。

  【問】請您把回向偈裏面各句的意思,講解一下。

  【答】第一句願以此功德的意思就是:我情願拿這個念經念佛的功德。第二句莊嚴佛淨土的意思就是:去幫助阿彌陀佛的淨土,使他格外地好。第叁句上報四重恩的意思就是:再把這功德,上頭報答父親、母親、師父,和佛的四層恩德。第四句下濟叁途苦的意思就是:下邊救濟畜生、餓鬼、地獄,叁惡道衆生的苦惱。第五句若有見聞者的意思就是:若是有人看見我念經念佛的。第六句悉發菩提心的意思就是:全都發出上求佛果下度衆生的心來。第七句盡此一報身的意思就是:等到這個身體受完了報應以後。第八句同生極樂國的意思就是:就大家一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按句解釋,就是如此。再統起來說,這八句偈子,有兩層很大的意義。第一是說我們念佛爲的是求生西方,絕不是求功名富貴等等,一切世間的好處。第二,是說我們念佛,是爲的救度一切衆生脫離苦海,不單是爲自己打算。明白這兩番意義,不管念佛念經,不管作什麼善事,都如此存心,如此回向,這就是算個真正發菩提心學佛的人了。

  【問】上面你定的那個課程表,固然很簡單,但有些人事情很忙,連那些也作不來,怎麼辦呢?

  【答】也有辦法,不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能在早晨起窗的時候最好),面向西方,拜叁拜,即念阿彌陀佛六個字,盡一口氣念下去。氣長的,一口氣念十幾聲也好。再念回向偈,念完了,向西方拜叁拜,就算完事。這叫作十念法,很忙的人,每日誠心的照著這個方法念,將來也可以生到西極樂世界去。因爲阿彌陀佛,也曾發過這麼一個願,自然是錯不了的。

  捌、念佛人臨終的准備

  【問】照上面所說的念佛方法好好念去,等到壽終以後,一定生到西方去,沒有別的問題嗎?

  【答】修行的人,臨死的時候,格外的要緊,應該預先作一個准備才好。

  【問】怎麼好好的人,忽然預先准備起死時的事來,這不是不吉利嗎?

  【答】吉利也罷,不吉利也罷,人從來沒有不死的。既然早晚都會死,何妨預先談談。何況學佛的人,想著死了生方,就像從火坑裏跳出來一樣,又和出外的人回家一樣,是很快樂的事情,怎麼說不吉利呢?

  【問】平時念佛,臨死,佛自然來接引,還用怎麼准備呢?

  【答】人到臨死的時候,最後的那一個念頭,是最要緊的。生西方,在這一個念頭,上天堂,入地獄,也都在這一個念頭。到那個時候,必須要記得念佛,然後才有生西方的希望。若是把念佛忘記了,就靠不住了。

  【問】學佛的人,一生念佛,何至臨死,又會把佛給忘記呢?

  【答】除非有大根機的人,或者平日修持功夫純熟的人,才可臨終不忘念佛。至于平常人,雖然平日也念佛,也行行善,卻煤有真實的功夫,一到臨死的時候,妻號子哭,病苦昏迷,生前經過的事件,死後未了的牽纏,千頭萬緒,一一湧上心來。于是貪生怕死,手忙腳亂,你想這個時候。心裏還有佛的影子嗎?

  【問】那將怎樣呢?

  【答】一個人要發心學佛,非把家裏的老老少少,以及親戚朋友等,都勸他念佛不可。這不但對別人有益,對自己也大有好…

《歧路指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