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到甚麼,也可說是已得加持及 ”見佛”。如果你的心並未改變,即使天天見似是佛光的現象,又有何意義呢?這些現象並無真實性,你亦不需追求”見佛”或”得佛放光加持”。修持的人若不修內心而只懂追求外在的異像,是本末倒置了。
○最近報章流行談論特異功能,到底這是不是真有其事呢?
◎如果說”特異功能”是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事,那是肯定有這一回事的。有些人並無宗教信仰,但由于宿世因緣,他們雖然生而爲人,卻保持了往世的一點能力,所以便能做到常人不能的事情,這並非說他們的前生肯定是修持佛法或外道的。在六道中,有很多衆生本來就有人間衆生沒有的能力,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在你的過去生,生爲天界、餓鬼或修羅道中時,也一樣能做到一些你現在會視爲奇妙的事。有很多常人能做到的事,其它道的衆生卻做不到,這並無奇妙之處。在你死後處于中陰階段時,也能穿牆過壁,這也並不神奇。有些人在轉生時,因爲某種因緣,仍然保持了少許過往生在其它道的時候之能力,所以便能做到你我不能的事。也有些人在過往世中爲修持佛法或外道的人,這生中保持了多少在往世曾經成就的神變能力。即使並非天生有這些非常能力,我們亦可以透過修持佛法或外道而成就這種能力。在外道中,例如西藏苯教及印度的婆羅門教中,有很多修煉出非常能力的方法,其中一些是來自自己對外在世界的控製能力,也有些由禅定而出,又有些由驅使”非人”而達致常人不能做到的事。在佛教中,可以倚靠修持某些法門而成就非常能力,也可由禅定而生出神通,也有並不刻意修持神通而依共通法門修至有成而自然生出神通的情況。神通並無值得你去贊歎的地方,只要修持某些佛教法門或外道,叁個月內便可成就一些小神通。正信的佛教徒希求得到悲心、慈心及菩提心等證悟,並不稀罕這些世間的小能力。
○一個人如果擁有神通,是否代表他的佛法修持就很高呢?
◎神通有很多種。在佛法修持上,可以因禅定而産生神通,可以因悲心而生神通,可以因信心而生出神通,也可以因專修而得到某些神通。在修持無上瑜伽密部的圓滿次第時,也會自然成就神通。然而,神通並不限于佛法修持者才會擁有,所以並不一定代表修持的境界。在六道衆生中,有一些就擁有大神通力,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有任何的修持。在餓鬼道中,其中一些能憶知自己的過去生;某些畜牲道的衆生,有身形變化的能力;生于天界的衆生,比起生于人間的我們,也具有很大的力量;但這些衆生卻未必有任何修持,而且他們與我們一樣都是困于六道中的凡俗衆生。生于人間的衆生,有些天生就具有旁人沒有的能力,也有人靠修持外道咒術、禅定或邪術而得到某些力量。在東南亞各文化的外道中,有很多方法可以令人修出一些小神通,但這些根本並不能算是真正的修持,更加不是佛法上的法門。此外,一個普通的人在死亡後的中陰階段中,也自然會擁有某程度的神通,例如可以憶記過去生及穿牆過壁等。由此可見,神通並非修行人的”專利”,即使普通的衆生,包括某些畜牲道的衆生,一樣可以有某程度的神通;透過外道的法門,任何人也一樣可以得到某些小神通。然而,在佛法上來說,這些神通並沒有任何真正的意義。神通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頂多只能爲今生帶來一些小利益,但對未來生及成就佛境來說,是沒有甚麼實際幫助的。在現今末法年代,有很多人標榜神通,又把神通硬與佛法扯上關系,其實他們所教的卻並非真正的佛法,所以大家必須謹慎地去分辨抉擇。對正信佛教弟子來說,有沒有神通是不重要的。沒有任何非凡外在的能力,不代表自己的修持不好;擁有這些能力的人,也不一定就有修持境界。佛法稱爲”內道”,作爲修持正法的人,修持的成功與否應抉擇于出離心、悲心、善心及菩提心的生起與否,與是否擁有神通並無直接關連。如果修持的目標是追求神通,基本上就與某些外道思想無異,故此就不能說是在修持佛法了!
○佛教徒應該修證神通嗎?
◎衲先向你說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兄弟,他們相約去修持,但二人修持的內容並不相同。在很多年後,兄弟在一起渡河。兄長花了五毛錢買票渡河,弟弟卻想表演一下他苦練多年的成績,便以神通在河面上走過,在對面岸上得意地等兄長的船泊岸。在兄長上岸後,弟弟很自滿地問他:”我的修持可說是很有一點用處吧?”,兄長卻拿著手上的船票向他說:”你的神通與這張船票的用處一樣。你花了這麼多年修持,就爲了節省這五毛錢嗎?”。正信的叁寶弟子並不稀罕或希求神通,因爲神通對未來生並沒有真正的益處。對大修行者及菩薩衆來說,他們能以悲心配合神通力救度衆生;對你我一輩凡夫來說,神通卻是並無意義的,所以不需去希求。花時間去修持神通,只不過是在浪費人生,例不如好好修持出離心、慈心及悲心。
○如果遇到自稱已經開悟成佛的人,我們如何去判斷真假?
◎你毋須判斷,這肯定是假的。如果你遇上佛陀,你自然會知道,因爲佛的身、語、意功德是顯而易見的。他不需要說甚麼,你自然會知道他是佛陀。要自己宣稱是佛的人,肯定不會是佛。佛的聖身有無量功德,可以化身千萬,你可以叫這個人也顯示證明一下。佛的聖語有六十妙音,不論坐近坐遠都能聽到佛的開示,而且是以你能理解的語言聽到,不需要傳譯,你也可以請這個人示範一下。佛的聖意是遍知的,你可以把全世界的沙都各取一點放在杯中,佛可以分辨出哪一粒沙來自哪裏。這些功德能力,在世上誰能做得到?只要你好好依止一個具資格的師長,並且視他爲佛,便會得到佛之加持,所以毋須去追求依止這些江湖騙子,否則到頭來吃虧的是自己。
○佛教是主張無神論的嗎?
◎如果硬要把宗教分爲有神論與無神論的話,佛教較偏近無神論的一方,但卻並不是一般的無神論觀點。佛法開示宇宙由衆生共業而生,並不相信有一位至高無上的神靈主宰及創造一切。佛法並不認爲宇宙由佛陀所造。如果宇宙由佛所創,他會創造一個完美的無苦世界,宇宙絕不會是我們現在所處身其中的六道輪回苦海這樣的。佛法不同意有一個至高的神靈之存在,也不認爲宇宙由這神靈所創,所以並不屬于有神論。佛教卻認爲六道中有一種衆生住于天界,他們的福報比人類高得多,神變能力也高于人類,但他們亦只不過是六道衆生之一種,天界亦非佛教徒心中的目的地。因爲佛教認爲六道中有這一類衆生,所以佛教又並非屬于無神論。佛教所認同存在的”神”,只是衆生的一種,並不是如其它宗教中所視爲創造一切及主宰一切的至高神靈。大乘佛法的修持並不爲生于天界,也不爲討神靈的歡心或救贖,而是爲了要利益衆生,包括六道中的天界衆生。嚴格地說,佛教不能說是”有神論”或”無神論”,亦肯定不屬于”多神論”宗教。
○很多人說小乘是低級的佛法,所以大乘行者不應修持,這是對的看法嗎?
◎輕視任何部份的佛法,都是極不善的心態,而且會有嚴重的果報,這是佛陀所親說的。小乘的修持基于出離心,透過修證人身難得、生死無常、六道之苦等教法而成就厭離生死苦海之出離心,依靠皈依、因果及空性見等修持而成就解脫,這些教法皆爲佛陀之金口親說。如果說這些教法低級,就正是輕視佛陀的開示,也就是貶謗法寶。小乘道上的修持項目是大乘道的基礎。難道大乘行者不需要證悟人身難得、生死無常等佛法嗎?難道大乘行者就不依靠皈依法門及因果教法嗎?還有十二因緣與四聖谛等也都屬于小乘道上的教法。大乘行者要發爲利衆生而欲成佛的菩提心,若對衆生之苦沒生起悲心,如何能生出要不顧一切地利益他們的菩提心?但如果對自己處于六道之苦都不畏怕厭惡,哪裏會對同在六道中的衆生之苦生起悲心呢?由此可見出離心乃悲心及菩提心之前行基礎。沒有小乘共道的基礎,就不可能真正入于大乘之修持。大乘行者雖然並不以自己的解脫爲修持目標,但卻需要大小二乘的共通教法方能成就;我們以持戒爲行善止惡的一種方法,其中大部份戒律也是出自小乘教法的。我們雖自稱爲大乘弟子,但卻未真正具有菩提心,甚至連圓滿的小乘出離心也未真正生起,所以千萬勿自以爲是大乘而輕視小乘的行者。小乘的行者及證道者包括了很多大阿羅漢,貶視小乘行者的人,同時也是在貶謗聖僧寶。
○女身可以成佛嗎?
◎女身當然可以成佛!只要能遇上佛法及發心修持佛境,不論男女,一樣可以成就佛境。男身與女身的確存在著某方面的不同。一般就社會環境情況而言,男性修持往往比女性修行較爲有利,譬如說一位比丘可以獨自住在無人的地方清修,對比丘尼或沙彌尼來說,就必須考慮到更多的安全問題。但這些僅是社會風氣環境的外在因素,就成佛之潛質來說,男身與女身並無太大的分別。說女人不可能成佛,絕對並非正確的觀點。在〈般若心經〉中(注:法師乃指廣本心經,見宋施護所譯之〈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世音大士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樂欲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者...”,此經開示大乘的男女行者,若欲修證空性而達至佛境的話,應當如何地去修。在這經裏,觀世音明確指出 ”善女人”也可以透過修持而成佛;在經末的部份,佛陀對大士之開示作出了明確的印許。佛教中有一尊廣爲人尊崇的佛母,稱爲”度母”(注:在古代中國稱爲”多羅觀音”及”救度觀音”)。度母在無量劫前,是一叫”般若月”的女子。這女子曾發下宏願:要以女身修行,以女身發菩提心,以女身成就佛境,最後更要以女身化現度生。她最終果然成就了佛境,被尊爲”聖救度佛母”。以上是出自佛陀金口所說的典故。如果說女性不能成佛,哪豈不是說佛陀編故事來騙我們嗎?在釋迦佛在世時,已有不少女性成就羅漢境界,這些史實在佛經中有清楚記載。即身成佛的女性修行者,在印度的記載中有叁位,在西藏出現過十五位,她們的傳記是很感人的。說女身不可能成佛,等于是指控佛陀妄語,也否定了度母及曆劫以來以女身成佛的聖者之成就。
○佛法教示我們不要執著,那麼的話,修持以積聚功德及智慧是否也是一種不應有的執著呢?
◎你的見解把佛法概念完全混淆了。佛陀教示我們不要執戀自身、不要有我執、不要執戀世間福樂及不要執萬事萬物爲自性實有,這不代表說我們不須執著止惡行善及執著于利益衆生之事業。修持的人總有個動機,這動機可以是爲不墮叁惡道,或是解脫生死,或是爲令衆生之利益而要成佛,總不會毫無目的而精進修持的。有一個目的不是”執著”。如果你說不執著行善,不須止惡,那便能成佛的話,可說是顛倒因果教法的邪見。也有人把”空性”完全歪典誤解了,以爲”空性”就是”沒有”。那麼的話,善也不存在,惡也不存在,佛陀不存在,凡夫也不存在,一切都不存在。這是外道思想,並不是佛陀的教法。如果這觀點成立的話,你就毋須理會衆生之死活,也不需行善止惡及修行了,更不需上班及吃飯。
○有人視地獄爲實有,也有人說它只唯心所造,並不真正客觀地存在,何者的觀點才對?
◎地獄、天界乃至整個六道輪回皆爲衆生共業所生,它的存在正如人間世界的存在方式一樣。當整個宇宙進入消失的階段時,地獄便不複存在;在此之前,只要衆生有共業,六道便存在。說它並不存在是不正確的看法。你看不到的地方,不代表就不存在。只要你略作少許惡業,便很快會見到地獄的存在與否了!當你在地獄道中投生時,你肯定絕不會懷疑它不存在!當然,以中觀應成派的空性見去解釋的話,地獄與萬事萬物皆爲緣起,並無自性。但即使它是無自性的,並不是說它不存在。你的肉身也是無自性的,但卻非不存在。
○現代醫學常常辯論有關”安樂死”的道德觀念,佛教的觀點是站在哪一方呢?
◎一個生命在甚麼時候完結,是該生命的業力及因緣所生,並不應由另一個人決定。其它的宗教及社會觀點衲不欲多言,衲也不太知道佛教以外的人如何處置這個問題。由佛法的角度去看,任何殺生的行爲,包括自殺,都是佛陀禁止的不善業。由輪回的角度來說,一位衆生的痛苦並不限于今生。這些痛苦源自他的過去業力,所以最終也必須一己承擔,旁人是幫不上忙的。即使我們基于悲心,把他的生命終止了,並不代表我們就解決了他的痛苦。業力是逃不了的,這些苦報在他的下一生或未來生一樣會再呈現,單單把他殺了並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而且還會爲他的未來生帶來更大的痛苦。衲不是在說這些人是活該受苦的。我們叁寶弟子要培養自己的悲心,但悲心還要配合智慧才有用處。如果你明白輪回及業力的規則,便會知道把病人或自己殺死並不能帶來幫助,只會把痛苦增加及拖延而已。以上乃依佛法中之輪回及業力的教法而說。如果不依輪回及業力去說,又不視這種行爲是殺生的話,衲也就無話可說了。
○法師對墮胎有何看法?可以在墮胎後供奉嬰靈嗎?
◎衲的看法是甚麼並無關系。你既是一個佛教徒,就要研學佛的教法,不是我的看法。”叁寶弟子”就是以佛法爲依皈的人,而不是以自己或任何人的看法爲准則。佛法指出中陰身與父精母血結合時入胎,所以胚胎已是一個有情生命,絕不可加以傷害,否則就是殺生。殺生既爲十不善業之首,也是違反了皈依之不共遮止學處。我們常自稱爲”佛教徒”,而”佛教徒”的最低定義正是”不傷害衆生的人”。即使嬰兒未出生,由于中陰身已入胎,他也就已是一個完整的生命。你不能說因爲嬰兒智力有問題或有殘障就加以殺害。世上有很多殘障的人,你有權把他們一一以慈悲爲名而殺死嗎?即使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母親不能養育兒子,甯可把孩子生出來交予他人哺育也絕不可把他殺死。不論甚麼情況,中陰既已入胎,就代表這女人與腹中生命有過往的因緣,所以千萬不要把他殺害。總括來說,不論甚麼情況都不應墮胎,否則就是謀殺生命,此乃佛法之觀點。墮胎是明顯地有違佛陀教法的,亦是十不善業之一。供奉嬰靈並非佛教傳統,亦沒有意義,死了的小孩並不會因此而得益。你千萬不要以爲在墮胎後供養嬰靈就能補救殺生的業力。如果你把自己的母親謀殺,再供奉她的木牌名字(注:法師指漢地文化中之靈位),是否等于你沒有錯呢?墮胎是殺生,不論社會風氣怎麼想,佛法的觀點就是如此,而佛教徒是不論在甚麼情況下皆不殺生的人。供奉嬰靈是民間信仰,並不能補救殺生的業力,亦沒有任何效用及意義。在末法中,會有越來越多人進行及同意墮胎,並視之爲正常,但作爲叁寶弟子,要依佛陀的教法奉行,不是依大多數人的意見而決擇。你依止的是叁寶,不是社會風氣及大多數凡夫的意見,這一點你要常常記著。
《獅吼棒喝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問答選錄 1 破除常見誤解》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