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壽份無量--修持延壽本尊法門 (修持延壽法門的方法)▪P4

  ..續本文上一頁修持,但上述這幾種真言較爲普遍,若未得口傳等而持誦,雖並不能與已得傳承而修誦之功德及效益相比,但亦並非絕對不可,而且亦有很大的利益。

  此長壽叁尊既有各別的禮贊文及儀軌多種,亦有叁尊合修的禮贊文及儀軌。彌陀報身相的禮贊文爲:

  無量壽佛世間尊 滅除一切非時死

  諸孤獨苦依怙處 敬禮無量長壽佛

  其與白度母及尊勝母合修之禮贊文爲:

  人天導師無量壽 平息病魔尊勝母

  增廣福壽白度母 敬禮叁尊延壽佛

  以上所授的只是長壽叁尊各別及合修的禮贊之一種,此外還有無數其它版本可供修持,今天就不再教授其它版本了。以上贊文並不存在必須一定求受傳承的問題,大家可以放心地修誦。在朝禮寺院時,如果見到這叁尊佛像,我們亦可以念誦以上偈文作贊,這會爲我們帶來利益。佛像與真正的佛陀都不需要衆生的禮贊或供養,我們這樣做只是爲了自己與衆生的利益,並非爲了滿足佛陀的需要或「巴結」祂們。

  此外,我們亦可供奉延壽本尊,以種種清淨飲食、花、明燈及香料供養,這樣也有延長壽量的利益及效用。我們亦可供僧而延請他們舉行長壽法會。

  不論對哪一尊佛作贊、供養或禮拜,都是在積累功德(延壽因素之一),但對延壽本尊作贊、供養及禮拜,則亦同時在增延壽量(延壽之另一種因素)。

  以上所說各方法(除修延壽本尊儀軌外),嚴格說稱不上是修持延壽本尊法門,只可說是與延壽本尊相關的行爲。現在衲會講述一種延壽本尊的正式修持法,如果持之以恒,肯定能達延壽的效果。曆史上,很多修行者都依靠這法門延壽,大家不需懷疑它的功效。這法門由佛陀經曆代祖師口耳相傳下來,其間並未中斷變質,所以其法之來源亦是毋需懷疑的。這法門即使未經口傳、隨許或灌頂,大家也可以去修持。

  諸佛有叁身,即法身、報身及應化身叁者。法身並無形相,亦無生滅之現像;報身的形相十分莊嚴,現化于因佛陀之功德所顯現的莊嚴淨土之中,凡夫並無因緣得見;應化身則隨衆生之因緣而顯示出生及入滅,就正如二千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一樣。現在要講授的法門之本尊是阿彌陀佛的報身化相。

  漢傳佛教盛行極樂淨土修持,亦即以阿彌陀佛爲本尊的法門。在漢傳及日本佛教中,阿彌陀佛主要以應化身相出現,極少見有其莊嚴報身的畫像,但在藏傳佛教中,則常常接觸到阿彌陀佛的報身與應化身兩種形相及法門。我們稱阿彌陀佛的報身相爲Tsapame(梵文爲Amitayus,意爲「無量壽命」),其應化身相爲Opame(梵文爲Amitabha,意爲「無量光明」)。藏傳佛教修淨土法門者中,有不少以彌陀的應化身相爲修持的主尊;在修延壽法門時,則觀其報身相爲本尊。在漢傳佛教中,似乎以彌陀應化身同時作爲延壽及淨土法門的本尊,並不似藏地特別修持彌陀的報身相爲延壽本尊。然而,彌陀的報身及應化身二者其實並無分別。修持淨土的人,以彌陀應化身爲本尊,在修延壽時觀其報身相,仍然是修持同一個本尊,只是在修持不同法門時,所觀之彌陀形相稍有分別而已。

  在修這個法門時,我們先應誦持皈依偈叁遍或更多次,主旨是要在心中生起真正依止叁寶的心,尤其是對彌陀報身相的依止心。

  我們首先在心中生起一念:「爲了利益所有衆生,我必須成佛,而成佛必須好好地積集福德及智慧資糧,現在我必須精進地修持這延壽法門,令自己有較長的壽量以進行福慧的積集!」。大家千萬勿輕視發心的重要性,這才是修持的關鍵要訣!西藏人有一句老話:「初一錯,乃至十五!」,這是說如果我們把一個月中的第一天算錯了,順推下去的話,後來的日子全部都會弄錯。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座修行的初發心並沒有好好地確立正確而清淨的修持動機,整座下來的修持就白費心機。

  在生起了上述的動機後,我們便念誦皈依文: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覺 佛陀正法以及聖僧衆

  因作布施等諸修持故 願證佛境利普有情生

  在生起依止心後,我們便入到這座修持的主幹了。

  在佛法的本尊觀想中,常見的觀法是把本尊觀在自己面前、頭頂上或心中,此外亦有觀自身便是本尊的傳統。一般地說,如果該座修持以供養本尊爲主,便多把祂觀在自己面前;如果主要觀本尊以甘露加持自己,便多會觀其坐于自己頂上。當然,這幾種觀法只是爲了方便自己而已,互相之間並無分別。事實上,諸佛是無時無刻遍布一切的。在今天所教的法門中,我們要把主尊觀在自己頂上。

  這法門的本尊,剛才已經提及多次。這彌陀的報身相是怎樣觀呢?現在衲慢慢講述。

  

  

  彌陀報身相身紅色,一面二臂,腿作跏趺盤座,坐在蓮花的月座上。所謂「月座」,是一個月亮置于蓮心中央如座墊般的情景。彌陀的雙掌互疊作定印(見圖),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兩掌心都向上而姆指頭相觸。在重疊的手掌上,托著稱爲「長壽瓶」的寶瓶,瓶內有一朵小蓮花,蓮心中又有一個小月座,月座中央立著一個紅色的「舍」(Hri)字,這個字是彌陀的種子心字。在「舍」字的周圍,亦即沿著瓶中蓮心月座的邊沿,有一句沿著月座邊沿排列爲圓形的咒鬘。「咒鬘」是一句咒排列成圓圈之狀的意思。

  彌陀報身相的咒是:

  唵 阿瑪蘭尼 只溫地易 疏哈

  Om Amarani Sivandiye Soha

  

  咒中的「唵」字排在彌陀面對的方向,整句咒的字母一個接著一個,順時針方向排列,最後一個字母剛巧連著咒句之首字「唵」。在咒鬘之圖像表達中,都把咒字平寫以顯示清楚,但好些人都因此而觀想錯了。在正確的觀想中,每一個咒字都是站立著的,並非平臥在月座上。每個字都面對瓶中月座中央的種子字「舍」。咒鬘與中央的「舍」字都由透徹的紅色光所形成。我們最好能觀想梵文或藏文咒字(見圖),如實在無能力者,就只好觀英文或漢文咒字代替。

  我們觀彌陀安坐月座及蓮花上,整個組合在自己頭頂上。彌陀並不直接壓著我們的頭頂,而宜觀爲在自己頂上數寸之虛空上。在觀想本尊等在自己面前的法門中,我們會觀本尊面向自己;但在這法門中觀本尊在頂上時,本尊應觀爲面對我們前方。至于本尊的身相大小,我們可以觀爲適合自己集中精神觀想的身量,但若觀爲身小則不應小于一姆指,若觀較大的形相則勿觀爲大于一前臂之相。在曆代祖師的經驗教授中,認爲把本尊觀得較小會較利于專注,但大家宜視自己的需要而觀爲適合的大小便可。在初修時,當然不可能實時把本尊身相的個別細節一一觀想清晰,但假以時日觀想之形相便會越來越清楚實在。在初修時,我們也無法令自己的心專注地觀想,心念在一剎那後便會想到其它的地方去了,這是最自然不過的。我們只要盡力把本尊的大概形相刻劃觀想出來,慢慢一步一步提醒自己本尊身相的細節,例如其身飾、頂冠、瓶中咒字等等,當心念散亂跑了去其它事情上時,又再次觀出頂上本尊,重新把心念帶回原來之觀想上便可,這也是一種修持禅定的鍛練。事實上,諸佛是無處不在、遍布每一微塵中的。在我們一開始觀想召請時,彌陀便已在自己頂上加持,只是我們因業力的原因而看不到而已。所以,大家不需擔心因觀想不清或不夠專注便不會得到佛力加持,只要心中的確有堅決心念:「彌陀就正在我的頂上」而持之有恒地觀想便可,進步是自然會慢慢地來的。即使現時未能觀清,只要心中有「佛在頂上」的意念,這法門便會有效用,大家毋需懷疑這一點。

  在觀出頂上之彌陀後,我們便開始同時觀想及持咒。持的咒便是剛才講及咒鬘時的同一句咒:

  唵 阿瑪蘭尼 只溫地易 疏哈

  Om Amarani Sivandiye Soha

  持咒時雖亦可在心中默念,但最好是發聲誦念,這樣可以同時利益到在周圍的生命,例如小昆蟲等,自己同時也積集了法布施的功德。如情況不方便,大家在心中默念亦可以。

  在不斷持咒時,我們觀想頂上彌陀的心射出一條光束,照射祂手上瓶中蓮心月座中央的「舍」字,這「舍」字被佛的心光照射後便與咒鬘一起大放光明。這些由「舍」字及咒所放的光,下照六道一切生命,消除了所有衆生的痛苦,變爲衆生各別所需的事物,例如對大熱地獄中的生命這光便化爲涼風,對寒冷地獄衆生化爲暖暖的日光,對餓鬼化爲飲食,對貧者化爲資財,對病者化爲良藥等等。光明同時亦上照十方世界諸淨土的佛陀與其它聖衆,變爲種種妙供養,如花朵、塗香、天衣等等。諸佛聖衆各別心中生起歡喜及悲心,便對我們加持,這些加持化爲具體的形相,我們觀爲大大小小的彌陀報身相、大大小小的「舍」字及咒鬘與大大小小的長壽瓶等等,大者如山般巨大,小者如芝麻般小。它們外相爲上述形相,但我們必須想它們的體性是諸佛的加持,它們全部如下雨般降下攝融于我們頂上本尊之瓶中「舍」字及咒鬘。「舍」字及咒鬘在吸收了諸佛的加持後,便滲流出甘露,甘露越增越多,充滿了長壽瓶而溢流瓶外,直接往下傾注在我們頭上而入于我們身中。我們觀想自己的身體是空心的,頭頂上有小孔,甘露便像填滿一個玻璃瓶般充滿了我們身體內部,把一切身語意罪障淨化了,也淨化了一切夭死之業因,增長了我們的功德與壽量,令我們得到佛之加持。我們一邊持咒,一邊作以上所述的觀想,這樣地持一段時間的咒,譬如說持一圈念珠的次數(108次)的時限,便完成了第一段觀想。

  然後我們作第二段觀想。在這第二段修持中,我們仍在持同一句咒,觀彌陀心光再一次照射瓶中「舍」字,「舍」字及咒鬘放光,照遍十方世界中所有的草藥、礦物藥類、動物藥類乃至西藥等,把它們的精華全部攝集回歸瓶中「舍」字及咒鬘,然後「舍」字及咒鬘流出大量甘露,填滿瓶而傾瀉,傾注而入于我們身中,令我們得到所有良藥的精華力量,恢複了健康,增長了壽量。在這段觀想中,我們應把所有藥物…

《壽份無量--修持延壽本尊法門 (修持延壽法門的方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