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福慧明燈》--佛法入門導引 皈依叁寶之意義▪P2

  ..續本文上一頁無像佛陀般的德行及悲心。在我們供養這類衆生時,他們或許會給少許世俗上的好處給我們;但一旦忘了供養,他們可能像人類一樣小器,馬上便會反臉、施害我們。如今的人,常常會說如「我既皈依叁寶,但我亦皈依道教。它們都是同樣導人向善的宗教嘛!」一類的話。作爲叁寶弟子,當然可以尊重別人的信仰,但若同時亦依止別的宗教或對象,則有違本來對叁寶之依止。作爲佛教徒,我們亦不宜與父母及家人不協調。如果你的家族一向有祭天、祭地等傳統,我們亦可以參與供養。在供養時,我們應以同輩友人的心態作供,奉上水果及茶等,請他們給予世間順緣或起碼不要加害,但我們不可以由心依止,否則便積下了因緣于未來生爲他們下屬,而且亦違犯了皈依佛的遮止學處。

  (2) 既皈依了正法,我們便要依止佛陀的教法行持,不應作與佛法相違的事。在正法中,最中心的基礎便是不傷害其它性命,包括昆蟲等。所以,我們至少要做到不殺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當然少不免會在無意中踩死昆蟲等。在我們小心愛護生命之余,若無意地踩死了昆蟲等,並不算違犯了皈依法寶的遮止學處。但如果我們有心地殺生,便違犯了這學處。譬如說去餐廳時,我們親手指著一尾魚,叫餐廳爲我們殺死及烹調,吃時覺得十分滿意,這便是圓滿的殺業。自己不殺而叫人代殺,果報比自己親手殺更重。漢人喜歡去海鮮餐館用膳,所以大家尤其要小心,決不可直接參與殺生。不吃素的人,只可食用已死及非爲自己而殺的肉。有些地方的文化中,不單把動物殺死,更以殘忍的方法殺害,例如慢慢放血、活活地把它們曬幹或活蒸等。由于這種殺法令衆生受的痛苦更大,此殺生的業力及果報亦更大。如果我們不單自己戒殺,而且更教人戒殺,對自己、該人及其它衆生都有甚大利益,而且更會令自己長壽。

  (3) 既皈依了僧寶,我們便要避免與罪友來往。這一點在現今社會極難做到,但衲身爲師長便有責任這樣地教授。甚麼是「罪友」呢?「罪友」並非甚麼叁頭六臂、頭上長角的魔鬼,而是那些教導及引誘我們傷害衆生、不依因果的人。在初皈依時,由于我們自己對叁寶的依止未夠堅定,很易受人唆擺,所以必須小心保護自己的依止心。一旦有了真正的依止心後,我們就不怕別人的不良影響了,甚至以後還要以悲心去引導他們向善。「有真正的依止心」的定義是甚麼呢?在古印度有一座很大的那蘭陀佛教大學,學校內有很多學僧。有一次,伊斯蘭教軍隊攻占了該地,軍人守在門外包圍了大學,命學僧一個一個挨著排隊走出來。在門口,學僧被給予選擇權,要命的便要發誓放棄對叁寶的依止,要堅持叁寶弟子身份的便馬上處死。在這情況下,如果你甯舍命亦不舍依止,這便是「有真正的依止心」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但不可真的放棄依止,甚至在開玩笑中說說亦是不恰當的。

  成辦學處也有叁條,分別與佛寶、法寶和僧寶有關。

  (1) 既依止了佛陀,便應對任何佛的形相視爲真正的佛,不論其爲金的、銀的、泥的或紙上印的。我們不應把佛像當貨物般售賣或典當,亦不可視之爲世間財寶般而把金的放在壇中央,把泥佛像擱在一旁。既然這些都視爲真佛,便不分金的或泥的了。此外,我們不可不禮貌地以手指佛像或佛畫等,亦不可把佛像或佛畫等放地上。在評論佛像或佛畫時,我們應小心自己的用詞,只可說:「我覺得這彌陀佛像的雕工不太高明!」等話,而不應在不留意間說出:「這彌陀真醜!」一類的話。

  (2)法寶乃叁寶中的正依止對象,所以它比佛寶及僧寶還要高。既依止了正法,當視一切經論爲真正的法寶,不可放地上或在其上跨過,亦不可賣經書以糊口。在現今年代,很多寺院也以售賣經書作爲僧衆的生計,這是很大的錯誤。在西藏曾有一富戶延請一僧到家中作法事,並對高僧供養飲食。在晚上,高僧突然全身疼痛難當,自覺此並非尋常病痛,便以神通觀察,竟見無數的經字在肚中穿插!高僧向他的本尊觀音祈請,觀音現身向他說:「你今天應供時所吃東西,乃富戶賣經所得。幸好你業障輕,此業馬上顯現爲輕微之果報。如果換了是業重者,此不善業不馬上輕報,而會在來生招致極重之果!」由此可見,即使無意中犯了這類業之後果亦很嚴重。此外,有些漢人習慣用經書把佛像把經書放佛像墊高,這也是不正確的。法寶乃叁寶中的正依止對像,所以它在定義上比佛寶及僧寶還要高。嚴格來說,把經書放佛像頭頂是沒錯的,但把經書用來墊佛像卻違犯學處。

  (3) 既依止了僧寶,必須對其尊重。四位凡夫比丘僧在一起,我們必須視爲住持僧寶。所以,我們不但不可不敬僧衆,就連在地上的一角破袈裟亦不應跨過。

  除了以上六條不共學處,我們也要依止共同的學處。共通學處共有六條。

  (1) 皈依後,我們應每天想念叁寶功德。

  (2) 在每次飲食時,我們應在心中首先供養叁寶,然後方進食。這是爲我們己積累功德及爲表尊敬而作的,並非佛陀等需要飲食或稀罕我們的討好。

  (3) 在日後,我們應隨自己的能力引導他人學法。

  (4) 皈依後,我們應日叁次、夜叁次想念叁寶功德而誦念皈依文。皈依文有許多版本,最簡單的版本莫過于「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叁句了。

  (5) 不論我們做什麽事情,都應該至心依賴叁寶。

  (6) 上至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至隨便開開玩笑的戲言,我們都不能說我們放棄對叁寶的皈依。

  

《《福慧明燈》--佛法入門導引 皈依叁寶之意義》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