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自我成長 -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方外看紅塵 聖嚴法師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問

  

  面對曾經有貢獻,現在卻不適任的員工,主管請他離開或調職的確很爲難,要怎麼做才算有智慧、有慈悲呢?

  

  答

  

  一個團體無時無刻都在成長,團體的成員也隨著歲月衰老。如果這個團體永遠用同一批人,團體勢必萎縮、老化、消失。所以,一個團體必須要新陳代謝,包括:觀念、技術、産品的新陳代謝,而且需要同時進行,才有競爭力、生産力。

  

  有人在青、中年時期,很有創造力,替公司賺很多錢。但年老之後,除了少數人能維持青、中年時期的創造與意志力,以及高工作效率,大多數人會有:「想做,卻有力不從心的無奈。」任何企業都可能遇到員工老化的問題,但不難解決,只要建立良好的退休或升遷製度就可以了。

  

  以法鼓山而言,會鼓勵屆齡退休者辦理退休,未屆齡者可以給予較優渥的退休金,鼓勵他們提前退休;如果不願退休,可以調整職務,讓他到比較次要的位子工作,但薪水不減少,以補償他年輕時的付出。

  

  或者可以開辟另一個符合老年人工作的領域,讓他們發揮,但這必須看公司組織及體製上是否有新工作可供開發。有些企業,員工都換了好幾代了,流動很快,老板卻很難退休。像臺塑創辦人王永慶先生,手下的幹部一批一批都退休了,他還必須繼續工作。

  

  公司要永續經營,組織規章、製度建構就必須建全,退休人員與新進員工聘用要有一定的比例。有了這個製度,公司或團體可以維持永遠年輕,活力充沛。

  

  對于長期不適任的員工,公司也必須有合理的退場機製,讓不適任者退場,例如嚴格執行考績,來決定升遷及加薪,不合格者讓他離職。一個公司,如果還有很多不適任員工,代表該公司製度不夠健全,需要重新改革。

  

  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經過叁十年的歲月,這些人大都五、六十歲了,已經沒有辦法像年輕人一樣,可以想辦法替他們調到較不費力的工作,安排適當位子給他們發揮所長。

  

  老人也是寶,這些人雖然年紀大了,但二、叁十年的人生經驗累積,卻是難得的生命經曆,給予彈性空間和時間,或許能對組織創造出另類價值。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