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自我成长 - 老人也是公司的宝

  方外看红尘 圣严法师

  

  

    老人也是公司的宝

  

  问

  

  面对曾经有贡献,现在却不适任的员工,主管请他离开或调职的确很为难,要怎么做才算有智慧、有慈悲呢?

  

  答

  

  一个团体无时无刻都在成长,团体的成员也随着岁月衰老。如果这个团体永远用同一批人,团体势必萎缩、老化、消失。所以,一个团体必须要新陈代谢,包括:观念、技术、产品的新陈代谢,而且需要同时进行,才有竞争力、生产力。

  

  有人在青、中年时期,很有创造力,替公司赚很多钱。但年老之后,除了少数人能维持青、中年时期的创造与意志力,以及高工作效率,大多数人会有:「想做,却有力不从心的无奈。」任何企业都可能遇到员工老化的问题,但不难解决,只要建立良好的退休或升迁制度就可以了。

  

  以法鼓山而言,会鼓励届龄退休者办理退休,未届龄者可以给予较优渥的退休金,鼓励他们提前退休;如果不愿退休,可以调整职务,让他到比较次要的位子工作,但薪水不减少,以补偿他年轻时的付出。

  

  或者可以开辟另一个符合老年人工作的领域,让他们发挥,但这必须看公司组织及体制上是否有新工作可供开发。有些企业,员工都换了好几代了,流动很快,老板却很难退休。像台塑创办人王永庆先生,手下的干部一批一批都退休了,他还必须继续工作。

  

  公司要永续经营,组织规章、制度建构就必须建全,退休人员与新进员工聘用要有一定的比例。有了这个制度,公司或团体可以维持永远年轻,活力充沛。

  

  对于长期不适任的员工,公司也必须有合理的退场机制,让不适任者退场,例如严格执行考绩,来决定升迁及加薪,不合格者让他离职。一个公司,如果还有很多不适任员工,代表该公司制度不够健全,需要重新改革。

  

  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经过三十年的岁月,这些人大都五、六十岁了,已经没有办法像年轻人一样,可以想办法替他们调到较不费力的工作,安排适当位子给他们发挥所长。

  

  老人也是宝,这些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二、三十年的人生经验累积,却是难得的生命经历,给予弹性空间和时间,或许能对组织创造出另类价值。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