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兩類超度存與亡 二、超度亡靈

  兩類超度存與亡

  

  

    二、超度亡靈

  

  在一般中國人的印象裏,所謂超度做佛事,准是指的爲亡者做念佛、誦經、拜忏、蒙山施食、焰口施食等的儀式,乃是以佛力超薦,使亡者往生佛國或轉生善道。

  

  因此,對中國人而言,超度有兩種意義:1.是爲了隨俗,家中若有親人過世,習慣上應該延請僧尼或道士來念幾卷經,舉行幾次宗教儀式,方能覺得心安,否則不僅會遭親友議論,也似內心欠缺了什麼。請問這是爲了超度活人,抑或是真爲超度亡者?實在相當暧昧。爲自求安心才延請僧道念經超度,此人不一定相信對亡者有用,只是不敢違背習俗。2.是真爲超度亡靈,相信佛法能使先亡超生離苦,在臨命終時爲他助念。頭七期間,天天念經,七七之內,常做佛事,遍修供養,佛經中所說的道理及所稱的佛菩薩聖號,皆可使亡靈聽到、聽懂,將心中的怨恨、情結、放不下、舍不得及種種的執著,使之心開意解,不墮惡道而得上生善道,善根深的就能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淨土,或依佛菩薩等的慈悲願力,薦拔亡者出離苦趣,此可以《地藏菩薩本願經》(以下略稱《地藏經》)所說爲代表。

  

  佛經中所見超度亡靈的方法,可以例舉二則如下:

  

  (一)《盂蘭盆經》,此經是釋尊爲目犍連尊者超度其已墮餓鬼道中的亡母而說。超度的方法,是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僧衆。」「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在父母、七世父母、六種親屬,得出叁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複有人,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受無量快樂。」這是以七月十五日供僧功德爲超度先亡的佛事,並未在供僧時要求僧衆爲亡者誦經念佛。

  

  (二)《地藏經》在中國佛教圈中,流傳得相當深廣,因其提倡孝親思想,又提倡慎終追遠、超度亡親的法門,故也特別受到以儒家文化爲背景的中華民族所推崇。在《地藏經》卷上〈忉利天宮神通品〉有雲:「閻浮提造惡衆生,新死之者,經四十九日後,無人繼嗣,爲作功德,救拔苦難,生時又無善因,當據本業,所感地獄。」《地藏經》卷下〈利益存亡品〉又雲:「若能更爲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衆善,能使是諸衆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又雲:「冥冥遊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這都是說明,人在死亡後的四十九天之內,希望能有親友眷屬,爲之祈福超度,過了這段時日,則已轉生,隨業受報去了,超度雖仍有些用處,但已不立即有用。

  

  特別是在頭七期內,更爲重要,《地藏經》卷中〈如來贊歎品〉雲:「假令諸識分散,至氣盡者,乃至一日二日叁日四日,至七日以來,但高聲白(宣布爲亡者修福行善),高聲讀經,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于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此乃說明人死之後在頭七期間超度最好。

  

  不過,最有效的超度是在生前自己修行,所以《地藏經》卷中〈利益存亡品〉雲:「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爲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若于生前尚未信佛,未修善法,死後七七之內的中陰身階段,才需要親屬代爲修福超度。如在生前,早已信仰佛法,念佛回向求願往生西方淨土,臨命終時,便有西方叁聖—彌陀、觀音、勢至—一佛二菩薩來迎接引,親人善友爲他助念,等于給他送行,使他信心增長,蓮位高升。故在諸經論中,無不諄諄教誨,人們當于在生之際,及時修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