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環保手冊
叁、禮儀環保的重要性
俗語說:「禮多人不怪」,但又說「禮多必詐」,所以人與人之間,遵守恰如其分的禮貌最重要。
(一)個人禮儀的重要
「個人禮儀」主要在提升自我的品格,化除自我的積習,從而達到自我尊重、自我肯定、自我成長以及自我消融。因爲適度的禮貌,代表一個人懂得自愛,能夠肯定自己的價值及奉獻;而個人禮貌的養成則是一種成長,在這過程中,學會尊重、包容別人,對人恭敬,尊上謙下,虛懷若谷;當你成爲一位真正有禮的謙謙君子時,心中必定不再執著于自我成就的追求,只想著爲大衆謀福,也就達到自我的消融境界。
(二)群體禮儀的重要
在個別接觸的禮儀中,人與人之間要以禮讓對方來成就自我,以尊重對方來化解敵意,以稱贊對方來增進和諧。禮讓可以成就自我,最好的例子就是,在街上開車,如果人人皆能互相禮讓,就不至于會有那麼多的交通事故,也不會使得自己緊張、使得他人受害。
至于尊重對方,必須是出自于誠懇心、謙虛心和禮貌心,以贊賞、贊美的態度來稱揚他人的優點,增進彼此的和諧,即使對方有什麼敵意,也能順利化解。
群體活動的儀典,則是以禮儀來統一彼此的歧見、促進彼此的關懷、達成團體共同的成長。因爲禮儀中有一定的規律和秩序,自我的個性、棱角得以隱藏和潤滑,消弭可能發生的爭端,讓團體得到成長,處身其中的個人也才得以順利成長。
此外,儀典的舉行,無論是婚、喪或祝壽等,都應該以尊重人性爲出發點。對當事人而言,儀典是生命中的轉捩點、一個關鍵的時刻,透過儀式的過程,體認到自己的成長及人性的莊嚴,同時確定作爲一個人所應負擔的責任和義務。
(叁)禮儀環保的功能
以禮儀來保育社會生態,減少彼此間的摩擦,消弭彼此間的怨恨。重視禮儀,社會才會更和諧,個人也才能活得更健康、更快樂;相反地,當別人無禮相待時,不但不能以同樣無禮的態度來回敬,還應該告訴自己:爲了要讓自己活得健康一點、快樂一點,應該禮讓他,並且由衷地、心口一致地以禮待他,相信這樣一定能消融彼此的怨恨。
以禮儀來改善社會風氣,造就文質彬彬、富而好禮、禮尚往來、共存共榮的社會體質。當然,所謂的「富而好禮」,不是說富裕之後才能講求禮儀,應該是不論窮或富,都要有禮貌、有教養,表現文質彬彬的氣質。而且在現今的社會中,沒有文化的人很少,即使沒有讀過書,在大衆文明的耳濡目染之下,不管有錢、沒錢,都應該要有禮貌。此外,一個能夠做到「禮尚往來」
的人,一定是懂得尊重他人、感謝他人的人。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多一分禮貌的言行,就可以減少一分暴戾之氣,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和諧、更繁榮,我們的生活也將更安全、更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