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安身-在于生活的勤勞儉樸
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生活的節奏太快不一定是壞事,但生活得太舒服也不一定是好事。
許多人拚命賺錢,爲的是「養兒防老,積谷防饑」,希望辛苦努力賺錢之後,晚年就可以享受安定的生活;似乎工作的目的,只爲了讓自己的生活得到安定的保障。
因此很多人都說,老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有「老本」。但是很多人爲了老本,老夫妻兩個人會吵架,和兒女、兄弟、朋友之間也會爭吵,結果老本反而變成了一個不安全的東西。
基于安全的保障,對國家來說,要藏富于民;對個人而言,則不妨將努力的成果儲藏于社會、衆人之中,把自己的安全寄放在社會上,那才是最可靠、最安全的。
若只希望自己安全、兒孫安全,十代、百代、千代以後還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這想法不但不可靠,反而會害了兒孫。當然,首先你自己要創造財富、增加財富,然後你的家人、團體、社會,都會因你的努力而得到幸福。
人是應該工作,但工作不等于人生,人生也不僅是爲了物質的富裕而工作,更不僅是爲了滿足物欲的享受而勤勞地工作,乃是爲了健康的身心以及感恩的奉獻而工作。
一個勤勞的人,通常是健康的,勤勞的人,身體即使不好,也會懂得照顧自己;勤勞的人,也不會寂寞。所以我鼓勵年紀大的人,雖不一定是爲了錢,也要有事做,否則便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勤勞努力除了讓身體健康、心裏平安,多半也會得到物質的報酬,但是有了物質的報酬,必須節製地使用,否則爲了享受物欲,對身心又會産生不健康的行爲。
換句話說,勤勞工作的同時還應該要儉樸,所以「勤勞」、「節儉」這兩個原則是身體健康的秘訣。而且儉樸的結果,便會擁有很多福利,可以提供給他人,到那時候你將會是一個人人都喜歡、人人都贊歎的人。
忙忙忙,忙得很快樂!累累累,累得好歡喜!
通常我們忙的時候都會很累,累的時候就會覺得很煩,其實能夠忙也是一種幸福。或許有人會認爲,忙人的時間一定很少,其實忙人的時間是比較多的,因爲他會珍惜時間、安排時間、爭取時間,抽出時間來,做他應該做而且想要做的事。
身心常放松,逢人面帶笑。
放松能使我們身心健康,發生任何事,遇見任何人,都不必害怕,不要擔心,心存感謝對方,就能面帶微笑。如果經常是在緊張、憂愁、忿怒的狀態,或挖空心思、胡思亂想而又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臉上一定缺乏笑容,造成心理不健康,結果身體也不會健康。
我們應該要心中常常保持沒有需要煩惱的事,也就是頭腦裏沒有憂郁、不滿意的事,因爲世界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既然已經知道,可能會有八、九成不如意的事出現,那還有什麼不如意的呢?
知福惜福,廣種福田,利人利己,多結人緣。
所謂「得道者多助」、「有德者不孤」,若能廣結人緣,常爲他人著想,把安全給別人,對方多半也會給你安全;把安樂給別人,別人多半也會給你安樂,此即「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
當然,這樣做好象是舍近求遠,而且有人質疑說:「人不爲己,天誅地滅」,如果連自己都不保全自己、都不照顧自己,還能夠利益他人嗎?
我在「四衆佛子共勉語」裏有兩句話:「利人便是利己,盡心盡力第一」,便是鼓勵大家,以利人而爲利己,但不是先利己以後再利人。不過,我們一定是先努力成長自己,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利益他人,成長他人;但成長自己的目的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他人,那麼你就會有安全了。
我個人一生之中都在求成長,爲了什麼?爲了「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爲了弘法,所以必須要自我充實,自我成長,而且是一邊充實成長,一邊弘法利生、廣結人緣,這樣同時更成長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