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品
叁六○ 善哉製于眼。善哉製于耳。善哉製于鼻。善哉製于舌。
叁六一 善哉製于身。善哉製于語。善哉製于意。善哉製一切,製一切比丘,解脫一切苦。
叁六二 調禦手足及言語,調禦最高(之頭首),心喜于禅住于定,獨居知足名比丘。
叁六叁 比丘調于語,善巧而寂靜,顯示法與義,所說甚和婉。
叁六四 住法之樂園,喜法與隨法,思惟憶念法,比丘不複退。
叁六五 莫輕自所得;寞羨他所得。比丘羨他(得),不證叁摩地。
叁六六 比丘所得雖少,而不輕嫌所得,生活清淨不怠,實爲諸天稱贊。
叁六七 若于名與色,不著我我所,非有故無憂,彼實稱比丘。
叁六八 住于慈悲比丘,喜悅佛陀教法,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叁六九 比丘汲此舟(水),(水)去則舟輕快。斷除貪欲瞋恚,則得證于涅槃。
叁七○ 五斷及五棄,而五種勤修。越五著比丘──名渡瀑流者。
叁七一 修定莫放逸,心莫惑于欲!莫待吞鐵丸,燒然乃苦號!
叁七二 無慧者無定,無定者無慧。兼具定與慧,彼實近涅槃。
叁七叁 比丘入屏虛,彼之心寂靜,審觀于正法,得受超人樂。
叁七四 若人常正念:諸蘊之生滅,獲得喜與樂,知彼得不死。
叁七五 若智能比丘,于世先作是:攝根及知足,護持別解脫。
叁七六 態度須誠懇,行爲須端正;是故彼多樂,得滅盡諸苦。
叁七七 如跋悉迦花,枯萎而凋謝,汝等諸比丘,棄貪瞋亦爾。
叁七八 身靜及語靜,心寂住叁昧,舍俗樂比丘,是名寂靜者。
叁七九 汝當自警策,汝應自反省!自護與正念,比丘住安樂。
叁八○ 自爲自保護。自爲自依怙。自爲自調禦,如商調良馬。
叁八一 比丘具歡喜心,誠信佛陀教法,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叁八二 比丘雖年少,勤行佛陀教,彼輝耀此世,如月出雲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