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夢想—聖嚴法師與李鍾桂的對話
獨立走出自己的路
陳月卿:除了與長輩之間的代溝,年輕朋友自己,或是觀察同輩們是否也有一些問題?
莊焜吉:我看到周遭同學在時間管理上做的不好,有時一上網路、BBS就耗上一整天,像這樣浪費時間,沒有去做其他有意義的事,我覺得滿可惜的。
盧雲玲:有時候我會被同學間那種追逐名利、追求名牌的風氣所影響,而産生一點挫折感,好象如果我不做同樣的事,就是跟不上潮流。有一份以所有大專院校的學生代聯會、學生活動中心,以及學生會會長爲對象的問卷調查結果指出,在這些所謂的校園領袖中,百分之五十點二的人會爲了趕流行而買手機。所以,我覺得年輕人的許多問題,都跟愛慕虛榮、追求物質享受有關。
李鍾桂:我喜歡用幾個字來形容青年朋友的追求:新、速、時、簡、真、善、美。年輕朋友第一個是要求新穎,只要是新鮮的他都要;第二是速度快、效率高的就要;第叁個是要簡單、方便、省事的,譬如覺得B.B.Call很麻煩,因爲還要去找電話,所以人手一機大哥大,已經變成現代青年最時髦的裝扮了。另外還要真,什麼東西都要貨真價實、價廉物美;然後還要善,就是東西要好,原則上只要能夠滿足年輕人的需求就是好;最後要美,要講求包裝。我認爲這都是今天年輕朋友所追求的,過去新生活運動也講求「新速時簡」,但是現在年輕人的要求可能更多。
剛剛莊同學提到,時間很難掌控,因爲一玩了就樂此不疲,樂不思蜀。所以今天年輕朋友們,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有效地管理時間,因爲人生很有限,天下最公平的就是一天的時間,每個人都完全相等,不可能多一秒鍾,也不會少一秒鍾,我很喜歡引用魯迅所講的話:「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換句話說,除了不能浪費自己的時間,也不能浪費別人的時間。我很希望年輕的朋友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能夠對國家、社會、人群有幫助,這樣才能夠在二十一世紀真正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陳月卿:聖嚴法師有一句名言:「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面對年輕人追求物質欲望的滿足,您的看法是怎麼樣的呢?
聖嚴法師:追求物質欲望是正常的事,因爲社會的環境、科技的發展就是在鼓勵、刺激大家能夠多購買、多消費,如果一味責怪年輕人喜歡物質享受,我認爲是不公平的,應該探討問題的根本:這樣的環境是誰造成的?提供的人是誰?事實上提供的人就是年輕人的父母、長輩們。這好比年紀大的人在釀了酒以後,讓年輕人去喝,再要求他們不要醉,這是不可能的事。
我們不要埋怨年輕人沈迷于物質的享受,我倒是鼓勵年輕人去思考:對這個社會你滿意嗎?未來就是這樣子好嗎?整個世界是這樣子好嗎?年輕人比我們更聰明,只要稍微深入思考一下,就知道這樣子是錯的,當然就不要隨波逐流,應該獨立走出自己的路。不過一般的年輕人,大概比較缺乏這方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