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靈的河流—聖嚴法師與馬英九的對話 宗教信仰奠定道德基礎

  心靈的河流—聖嚴法師與馬英九的對話

  

    宗教信仰奠定道德基礎

  

  聖嚴法師:一個人如果真有悔改心或感恩心,宗教信心就出現了,宗教信心産生後,大多數人都會負起自己作爲一個人的責任,而減少犯罪的機會。所以我也提倡要有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能奠定一個人的基礎道德。

  

  陳月卿:除了犯罪,臺北市的另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色情犯罪很嚴重,這個問題能否請法師指點?

  

  聖嚴法師:孔子說過「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人的基本欲望一個是生殖欲,另一個就是飲食欲;一個是延續生命,另一個是維持生命。

  

  處理這個問題,首先要看會不會破壞別人的家庭?有沒有危害社會秩序?有沒有擾亂、製造社會的問題?

  

  馬英九:我覺得面對這個問題,要看這樣的行爲有沒有影響到別人以及自己的婚姻?有沒有影響到社會風氣?有沒有增加犯罪?換句話說,是以公益作爲衡斷的標准,這樣也許比較容易找到答案,如果純粹是以道德的標准來看,恐怕就不容易解決問題。

  

  聖嚴法師:我也建議應該鼓勵大家培養精神層面、調養心性的興趣,例如寫書法、看書,以及一些健身的工夫等。

  

  另外,我還是認爲宗教很重要,能夠在觀念上來糾正自己,不是控製自己,以心的力量來化解、疏導心理的、生理上的需求。

  

  以心理的力量來化解生理需求,這是上層工夫,不是人人做得到,但也不是不能達到,只要常常提醒自己,久而久之氣質、人品、人格便會提升。

  

  馬英九:我們可以多舉辦藝術、文化、體育活動,能讓問題大幅度減少。所以有人說喜歡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我也常說喜歡跑步的孩子不會變壞,讓他們多運動,多接觸藝文,提升心靈境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