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解惑錄-剛曉法師閑暇解惑集(七)▪P7

  ..續本文上一頁、淫、妄都是這樣的。

  問:你的雜志上圖片很少,爲什麼呢?現在各種書籍都講究圖文並茂的。

  曉:因爲圖片有太強的視覺沖擊力,尤其是比較好的藝術圖片,視覺沖擊力太強的話,容易激蕩感情,按佛教的說法,情重則墮,讓人理性,所以我盡可能的少用圖片。

  當然了,是因爲我們的雜志我只管選編文章,其他的都是剛延法師作的,他作不好,小廟又請不起人,所以導致這樣。

  問:你的雜志文章也太長了,能不能短一點兒。

  曉:也能,其實投來的稿中也有短的,但好的太少了。

  問:我這兒有最近一期的《□□□》,上邊兒有雲梵的一篇《清除路障》,我看後覺得說不上來,覺得好象有地方不妥。

  曉:我看一下再說。

  首先來說,這是作者編出來的一個故事,但作者對佛教的把握極差,所以這是一篇壞文章。爲啥呢?因爲邊兒上有一個國王,這國王往路中間放一塊兒大石頭,他往石頭下放一袋金幣,這完全是他在導演。有錢人不如鄉下人,鄉下人把石頭移走了,那麼他得到了國王放的金幣,這完全是外道,根本不是佛教。佛教雜志上登這文章?這本雜志的編輯對佛教也是有點二五眼兒而已。

  以後你們寫文章,千萬不要自己編故事,自己編的話就容易考慮不周。其實《百喻經》呀什麼的,還有《佛本生故事》等,裏邊就有很多很多的故事,這裏邊兒的故事在成形之前都是已經流傳很久了的,它們在流傳的過程中,有毛病的地方就被傳播的人給修整了,所以在成形的時候一般不會有啥毛病。自己編故事是大忌。

  問:到底什麼是無常?

  曉:很簡單,簡單得我真不好意思給說,“無常”就是“沒有常”,或者說,“常是不對的”。

  問:既然“常”是不對的,那麼到底啥是對的?

  曉:不知道!釋迦牟尼只說了(“諸行”中)“常”是不對的,他可沒有說啥是對的。他只說了沒有什麼,而沒有說有什麼。他不說我咋知道呢?

  當然了,不是不知道有啥,只是沒法兒用語言給你表達出來而已,佛教說是“不可說,不可說,一說皆錯”。

  問:那斷呢?

  曉:這有什麼好說的?“常”就已經是錯的了,依“常”而有的“斷”,當然就更是錯的了!

  問:法師能不能給說說淨土宗?

  曉:說淨土宗的什麼呀?

  問:比如說信。

  曉:我還真不知道該咋說,你再說具體點兒。

  問:阿彌陀佛到底是化身佛還是報身佛?

  曉:你以爲呢?

  問:淨土宗祖師說是報身佛,其地是常寂光土。

  曉:那就是報身佛、常寂光土。

  問:可我看覺得不象,極樂世界有佛菩薩、聲聞羅漢,還有邊地疑城等等,這哪裏是常寂光土?

  曉:那就化身佛好了。智者大師、吉藏法師等就說他是化身佛,你與吉藏法師英雄所見略同啊~~

  問:淨土宗不承認啊。

  曉:不承認就不承認好了,他們就把極樂世界當常寂光土,把阿彌陀佛當報身佛,這些根本就不會影響你修行的成就。這中間涉及到一個宗教的奧秘,要是可以的話我可以講,但得讓居士們出去。宗教非理性的一面應該比理性的一面要強。你現在問的問題是理性問題,但在宗教中這叫僞問題,僞問題引來你的僞思考,對你自己的影響很大,你會覺得這就是一個困擾你的、實在的問題。

  問:那該怎麼辦呢?

  曉:這就是現在常說的所知障(當然,不是佛教辭典上解釋的所知障),你適合學禅宗,給你叁十棒會好的。

  問:僞問題怎麼祖師有解答呢?

  曉:僞問題只能有僞解答,你看祖師們的解答不是不一樣麼~~

  問:你幹脆說僞祖師好了!

  曉:這才是祖師的知音!

  問:請問法師你對佛教人熱衷于茶有什麼看法?

  曉:我不喜歡!只能這麼說而已。

  問:怎麼看趙州茶?

  曉:禅宗公案都是截斷我們的外向思維尋求,如此而已,並不是說有多麼神乎其神的。趙州茶也是這樣。

  問:對于現在佛教人呢?

  曉:對有些人來說,茶成了修道的障礙,成了消磨時間的方式。我看見有的法師,能幾個人喝著功夫茶扯閑篇,一扯就是半天一天的。慢慢地就上了茶瘾,那麼,這個人就沒救了,因爲有嗜好,在修道之路上就多了一個敵人。所以我經常說,“祖師啊祖師,你們害了多少後來人~~”我也害人,但只是活著的這幾十年害人,還只能害接觸我的人,可祖師們害人一害就是成百上千年。所以,我們要打碎這茶。

  問:那也不是祖師的本意。

  曉:不是本意要害人,就已經害了不少人了,要是是本意就是害人,那還得了~~

  問:法師,我是你的學生……

  曉:停!停!停!對不起,不要這麼說,我不承認任何人是我的學生,再說了,我也不認識你……

  問:你在九華山教過我。

  曉:那你是九華山佛學院的學生而已,學生不是私人的、個人的。我不希望有人出去說是我的學生呀、徒弟呀什麼的,我又不是大和尚,給你們裝不了門面。即使真教過,我也感到不好意思,把學生們就教成這樣~~我該自責才對。

  有什麼問題只管問就好了,用不著套磁。

  問:我好沒面子的,現在不問了。

  曉:那就算了。

  還有人說是我的徒弟,我這麼多年從來沒有收過徒弟,只有一個特例,但也是我口頭上答應了而已,其實他皈依的師父本就是很好的師父,等他好了以後我會給他說的。以後誰要說是我的徒弟、學生我都不會承認的。

  問:剛才你說各有各的業,都得受報,可上一節€追ㄊΩ菜黨醯仄腥塗梢緣終恕

  

  曉:他說錯了,沒有作了好的、善的就可以抵業這道理的,在世間也是不可以的,比如會計作帳,收入是收入,支出是支出,這根本就是兩筆帳。再簡單不過了,釋迦牟尼的功德是最圓滿了吧,但是也沒有說抵業債的,他不也要受金槍馬麥之報麼~~千萬不要再說什麼抵消這樣的話。

  問:佛是無我,既然無我,誰在受報?

  曉:天,你也太笨了,佛教中的“我”,是恒常、唯一、主宰的意思,不是咱們說的你、我、他的指人(衆生)的,所以說,你這“既然無我,誰在受報”根本不通啊~~或者說,“無我”不是“無人(衆生)”,“無我”的“我”是在勝義谛上說的,“無人(衆生)”這是在世俗谛上說的,不要把它們搞混淆了。它們根本就不在一個平臺上,連發生作用的可能性也沒有。

  問:祖師們就是這樣問的呀~~

  曉:祖師犯傻你就也要跟著傻下去呀。

  問:法師,我想問問佛教傳承問題。

  曉:有必要嗎?

  問:我覺得有。

  曉:那你就說吧。

  問:現在一般都說,我們漢傳佛教的傳承都斷了,連臨濟這樣的宗派,雖然說遍布天下,可實際上也是只有一張空的法卷而已,真正的禅法並沒有傳下來,而藏傳佛教的傳承是一直有的。法師你覺得這觀點兒怎麼樣?

  曉:不怎麼樣。

  問:難道你對藏傳的傳承有說法嗎?

  曉:不是有說法,是有看法。我給你舉一下藏傳的傳承,你看一下就知道他們的傳承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了。比如薩迦派,薩迦派在中國曆史上太有名了,尤其是八思巴大師,咱們就舉薩迦派。薩迦派的傳承,最著名的是――

  昆·貢卻嘉波、薩欽·耿噶甯波、索南孜摩、劄巴堅贊、薩班·貢噶堅贊、八思巴·洛哲堅贊……

  昆·貢卻嘉波(1034~1102)創立了薩迦寺;薩欽·耿噶甯波(1092~1158)是薩迦派的初祖,他是昆·貢卻嘉波的老二兒子;索南孜摩(1142~1182)是薩迦派的二祖,他是初祖薩欽·耿噶甯波的老二兒子;劄巴堅贊(1147~1216)是薩迦派的叁祖,他是二祖索南孜摩的弟弟;薩班·貢噶堅贊(1182~1251)是薩迦派的四祖,他老爹是初祖薩欽·耿噶甯波的老四兒子;八思巴·洛哲堅贊(1235~1280)是薩迦派的五祖,他是四祖薩班·貢噶堅贊的侄子……

  這就是薩迦派最著名的傳承,這完全是自己家裏的傳承。

  問:格魯派不是這樣的,是活佛轉世。

  曉:咱不談格魯派好嗎?因爲現在格魯派咱們惹不起。

  問:沒有事兒吧?

  曉:主要是惹不起他的信衆,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兒難纏。當然了,也可能是大喇嘛、大活佛根本就對我們不屑一顧,要真是那樣的話,則是其慈悲有缺。

  問:懇請說說。

  曉:我記得多年前就有人問過類似的問題,可能我的問答錄中就有。某雜志上(一本統戰雜志)曾介紹過一位轉世活佛,後來到一家醫院當了院長,好象直到現在其政治地位還是很高。他說,當時自己哪兒知道自己是活佛轉世,後來大家認定我是,人家都說我是,說多了我也就覺得我自己是了。這不純粹是可以用心理學原理解釋麼~~這是活佛自己說的,我甯可相信。

  咱們再看蒙藏等地的情況,普遍來說,受教育水平要落後于其他地方,挑選些最聰明的小孩兒,給他最好的教育,說他是活佛轉世,程序一定要做得認真、莊重、莊嚴,後邊兒的事項也都得莊嚴,這很重要,這莊嚴你可以拿心理原理來解釋。最聰明的小孩、最好的教育,再加上莊嚴,而且這莊嚴是幾百年來形成的,已經被大家接受的,大家認爲就應該這樣,不這樣才是不對的,這不就是真的活佛麼?當然是!

  這樣的好處是很明顯的。

  至于說漢地的傳承,絕對不能說沒有,比如說天臺宗,初祖是龍樹,二祖是慧文,咱們看,龍樹是啥時候人?慧文又是啥時候人,天臺智者大師是啥時候人。咱們再看禅宗,比如僞仰宗,宣化上人是僞仰宗第九代傳人,虛雲老和尚是一人身擔數派傳承,把其中的僞仰宗傳給了宣化上人。那麼僞仰宗初祖是啥時候人?一千多年就傳九代?你就這樣算。也就是說,比如說我現在研究唯識宗,對唯識宗的教法深有心得,那麼我就是接受了唯識的傳承,所以說我是有傳承的,如果我把我的心得拿出來惠利衆生,再加上善巧,效果明顯了,這樣也就承認我的傳承的,就認爲我是唯識因明的第幾代傳人,中間隔多少年都沒有關系的。要是不善巧,別人就不承認我的傳承。所以最重要的是對教法的心得。有些人是有法卷的,表明自己是什麼宗的多少代傳人,說實在的,這表示不了什麼。而且咱們看,可能接法的人有些根本是心術不正,他接法是爲了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現在一般來說,要作什麼大寺廟的方丈,你沒有法卷不行。不過這是一個潛規則,也就是說,這是只能作不能說的,現在佛教界實際上就是這樣作的。

  所以說,要說傳承,漢傳、藏傳其實都有。

  問:人家都說,“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覺”。

  曉:什麼呀~~那是你根本沒慧,只不過有點兒小聰明而已。真要是有慧,肯定能覺。

  問:有一本《說僧過惡,犯大重罪》,說是昙影法師,到底是不是真的。

  曉:我見過這個小冊子,但沒有注意其作者。

  問:他們說昙影法師是鸠摩羅什法師的弟子。

  曉:我以前根據義理上說它不合適。你們可以用一些技術性的手段判別一下。

  (昙影法師,在梁慧皎法師《高僧傳》卷六中有,說昙影法師是鸠摩羅什法師的弟子,世壽七十歲。慧皎法師是554年去世。在《說僧過惡,犯大重罪》所引的經典裏,有《月燈叁昧經》,這是那連提黎耶舍法師譯的,而這位法師是556年到邺城的;還引用有《妙法聖念處經》、《分別善惡報應經》,這是法天法師譯的,而法天法師是宋朝時候人,973年來中國,1001年去世的;還引用有《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這是施護法師譯的,而施護法師是980來來到中國的;還引用有玄奘法師譯的經、義淨法師譯的經等等,這就充分證明了編寫《說僧過惡,犯大重罪》的昙影法師絕對不是鸠摩羅什法師的弟子昙影法師。現在人也不是不可以叫“昙影”,但不能說自己是大翻譯家鸠摩羅什的弟子。)

  問:“一切法皆是佛法”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曉:就是常說的條條大路通羅馬,一切法皆可通向正覺。

  能夠把《解惑錄》給印出來,我感到非常的高興。值此,我有兩句閑話得說一下。

  這個《解惑錄》本非一時一地之所爲,從時間上來說跨了九個年頭,從地理上來說也跨了東北、西北、華東、中南四區,所以,就比較的雜。當然,雜是雜了些,傾向還是有一個的,因爲我的主業是唯識、因明,偏向這些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我先提醒讀者諸君,在讀這個《解惑錄》的時候,一定要揣摩出一個現場感,要是沒有現場感的話,會在讀過這個《解惑錄》之後産生出這樣的一種感覺:有些答言並沒有回答提問者的問題,而是在不知不覺中把問題給化解了、轉化了,一下子把提問者給蒙住了。你可能會想:若在當時提問者是會覺得無話可說了,但下去後再一想,會覺得答者剛曉象是在詭辯。所以,要沒有現場感的話就麻煩了。

  另外,在這個《解惑錄》中,有不少問題我在解答時都帶有很強的獨斷色彩,沒有正經地給論證,理由充分度不足,這是我的身份所決定的。在我的下意識中是盡可能地躲避純粹的學術。但我的身份量級不夠,所以使得中間出現很多不尴不尬的地方,讀者諸君要注意。

  還有,在回答問題時我曾借用了一些別人的說法,比如王元化先生、胡平先生、李衛東先生等等,不敢掠人之美,在文中沒有說出來,在這裏注一下。

  佛教界已經習慣了我的尖酸刻薄,所以就不再多說什麼了,好在這《解惑錄》,是曾經在雜志上登過的。

  停筆。

  

《解惑錄-剛曉法師閑暇解惑集(七)》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