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夢參老和尚:楞嚴經▪P34

  ..續本文上一頁本來的面目,識破一切假相,獨顯真常,恢複我們原來本具的真常。這個在經文上講或者我們這樣講好像很容易,但不是這麼一兩句話的。我們在這六道輪回當中,時而舍身,時而受身,舍身受身全是妄身妄境,全是虛妄的,自己沒有事找事,生這些煩惱,虛妄生的輪回相,你解放不了、解脫不了,因此你才受生死苦。我們都依著我們思想的惑,迷惑了,這是造業;因爲造業就要受報,你做什麼業,什麼因,就什麼報;說我不造業了,不造業了,報也就沒有了。自己作業自己受,也不是誰加給你的,這是天經地義的。所以有些人認爲世界上不平等,看到貧富、壽夭,有的壽命很長,有的壽命很短,有的很富有,有的很貧窮,有的別人一天身心非常健康,一切事業順順當當,而你自己煩煩惱惱,隨便做什麼都不順當,爲什麼呢?是你不知道你自己做的業,胡思亂想,咱們說是瞎疑鬼猜,就是這個含義,一天盡在這上頭轉,那怎麼能開悟、怎麼能明了呢?所以你要想不受報,你別造業!一邊怕受苦報,一邊專造受苦的業,你說這是不是顛倒?因此學法的目的是,改變我們的觀念,改變我們思想的認識。

  佛在這一段的經文中跟阿難說,就是讓他認識本有的。講法華經咱們講了很多了,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這個就是佛的知見了。佛的知見就是什麼呢?你把客塵斷了,你要作主人,不要作客塵煩惱。現在阿難明白了,頭自搖動,見性無關,光在左邊向左邊看,光在右邊向左邊看,不是見,是頭自搖動,見無動。我們或者想的就不是了,見到左邊光向左邊,這是見;光在右邊向右邊,這是見。這不是見,阿難認得頭自搖動,與見無關,見不動。

  盡管我們在六道輪回,我經常跟我們女道友講,我說第一個你打破男女相,這都是假相,不是真實的。甚至于再說深一點,就是佛相、菩薩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這個就是要參的了。

  這一段的經義就聯系到我們很多參禅的話頭,我沒這麼引證;如果這樣引證了,大家可能不曉得都聽到哪去了,但是你自己觀想時候要。我們經常講禅門一炷香,頓超直入,立證菩提。我們點一枝香在這打坐,打坐是觀想本性,就叫回光返照。回光,就是把我們的六根門頭的一切知見回來,不向外,向內。旋轉回來,照什麼?返觀觀自性。如果是耳朵聽,返聞聞自性。如果是眼睛見,就返觀見自性吧。佛說這段經文本來就是很簡單,來啓發阿難認性,不要認相。我們向來所說這個文字上頭都是相,離開相,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與上一句必須得聯系,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爾時阿難,及諸大衆,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

  所以在阿難推究這個心、顯這個見,到此身心才泰然,在這中間有很多變化,時而驚怖,時而安心。因爲失去的心、失去的見,錯把這個妄識(沒體的體)認爲是體,現在得到了,經佛開示之後得到心並沒有失掉,身心都很自在,所以就泰然了。在征心顯見當中是很不泰然的,現在是安心了。同時思念自己從無始以來,失卻了本心。這個失去不是丟掉的、也不是沒有的,是迷了的意思。這個語言是阿難的語言,說從無始以來就是無明、就是妄動,把這虛妄當成心,因此失去了本心。這個失卻是迷,不是沒有了。把這個法塵緣影,妄念所緣的這個塵境,把這個分別都當成真的了。現在才開始明白了,就像小孩,不會說話的小孩,在吃母親奶的時候,把母親失掉了;現在又遇到母親了,那他是非常愉快的、非常安靜的。這就形容阿難這個時候心裏的狀況,合掌禮佛。

  【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一個生滅,一個不生滅。這段就是說以前迷了真,認妄爲真,心不定,搖擺,向外奔馳。現在今天經佛這一推究、顯示明白了,明白能推的這個心,乃是前塵的影事,不是真的。就是我們能見見于所見,能見是性,所見是根塵,認識了這個真心,這個時候真與妄就分明了。同時經佛顯出真心來了,所以還想請佛繼續開示。因爲“願聞如來,顯出身心”,願是希望,現在希望佛顯出我的身和心,什麼是真,什麼是妄,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真妄虛實;生滅與不生滅兩種發明,什麼屬于生滅性,什麼屬于不生滅性。

  這是阿難前文所說的,阿難的頭是左右搖擺見佛的紫光,但是見性不動,說明在他虛妄的幻身當中,悟明真性。這個前文已經得到如來的印可了,印可他是對的。但是真妄虛實的境界,還想求佛進一步給他顯示出來的真妄虛實。因爲前頭佛譴責他失卻真性,就是顛倒的,所以做一切事就是顛倒行事。因爲他對于這個見性雖然是懂得了,還不完全的那麼明了,請佛給他顯示究竟的虛妄相、生滅的相。翻過來說,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不生滅的,請佛給指示真妄虛實、現前的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生滅性,真實性,就是身和心。發明性就是身跟心二者。因爲不動,那個見性就是真心,但是真心又沒離開我們這個動搖的色身,心在兩者當中,一個動,一個是不動;一個是妄,一個是真;一個是實,一個是虛。總說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阿難就說代表與大衆,佛與現前的身和心,明顯的再指示一下,再進一步說明何者是真、何者是妄。就是說我們現前所有見到的全是生滅法,那什麼是不生不滅的法?這是問號。阿難代表大衆向佛求這個不生不滅的身心二者之間,哪一個是虛妄的,哪一個是真實的。因爲阿難已經明白地、水、火、風四大假合的這是妄身,我們這心是緣影的,是妄心。前頭舉的例子就像客塵一樣,如客如塵,不是性的真實。那麼什麼是性的真實,還請佛再開示。在阿難請示的時候,在法會大衆波斯匿王也在來聽法,聽到這個時候,波斯匿王他就站起來了。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鹹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爲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雲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衆,諸有漏者,鹹皆願聞。】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的誨教,見迦旃延、毗羅胝子,鹹言此身死後斷滅;外道的說法,說這個身識死了就是灰了,什麼也沒有了,就斷滅,這個斷滅的就叫涅槃。我雖然值佛,現在我雖遇見佛了;我猶狐疑,狐疑,狐是比方,因爲畜生當中,狐狸它疑惑心最大,拿它作比喻,經常說對什麼事不明了、懷疑了,就加個狐疑。我雖遇見佛,我心裏頭還是懷疑。雲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就是不明了的是什麼問題呢?狐疑什麼問題呢?就是此心不生滅地,什麼是這個心不生滅地。不生就不滅了,怎麼樣發揮?怎麼樣來證明?不止我,現在與會的大衆,一切沒證得果位的,就是沒斷煩惱的,都想聽一聽。鹹皆願聞,希望佛說,因爲這一天是結夏安居,佛的歡喜的日子,所以波斯匿王來請佛供齋,在他父王的忌辰,給他父王消災,供佛齋僧的。供完佛了,波斯匿王跟所有的大臣,還有一些居士,在等佛的開示。佛沒有開示就直接回祇樹給孤獨園了,所以國王跟這些大臣都認爲今天必有重要的事情,要不爲什麼佛沒講開示就回去了呢,所以大家都跟佛一起來來到祗樹給孤獨園了,跟來就聽到佛對阿難所說的一切法。

  他說我現在聽見佛對阿難尊者說見性不滅的這個法,這個跟我以前聽到的是不一樣的。我以前所聽到的,是外道對我說的(當然那是邪見了),我現在對我以前所知道的,跟今天佛所說的,佛這是摧滅邪見,顯滅真正的正常的真理。他把他過去所聞到的,跟今天佛所說到的,兩個對照起來不明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過去所學的都是外道法,沒有學佛的佛理,對佛理不大通達,今天聽佛這麼一說,我現在懂得了,懂得我以前的那個是不對的。

  這個裏頭所說的迦旃延,翻譯華言就叫剪發,把頭發剪掉的意思,這是姓,姓迦旃延,外道頭子,外道的頭頭,名叫迦羅鸠馱,這是印度原話,把它翻成華言叫牛領,是外道六師的第五師,他邪計一切衆生都是自在天所作的,大自在天所作的。這有點像耶稣天主,天王,大梵天爲主的。這是翻譯,這一段經文裏頭翻譯。毗羅胝,此雲不作,毗羅胝就是不作,這是一個母的名字。他的本名叫刪奢夜,此雲圓勝,亦雲正勝。這是依母來立名,就是她的兒子。就是外道六師的第叁師,是邪知邪見。他們執著的是苦、樂,苦報、樂報,受報的時候有苦報、有樂報,苦報也無因,樂報也無因,現在無因,未來無果。什麼意思?斷見,這叫斷見外道。說此身死了就滅了,滅了就什麼也沒有了,什麼也沒有了,這個就叫涅槃。這個涅槃翻譯的很多,在西藏原文的翻譯很多,在我們華言把它翻成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在波斯匿王今天所問的這一段裏,過去他也問過。不過是在仁王護國經裏頭,波斯匿王跟佛在因地當中,就是說波斯匿王在因地當中,他現在示現的是國王,而在因地當中,過去的無量劫,在龍光王佛的時代,他跟釋迦牟尼同行菩薩道,同修佛法。佛那時已經證得第八住了,華嚴經的十住地位是八住地位;波斯匿王那個時候證得的是第四位,佛是第八住,波斯匿王是第四住。所以現在他在這個法會當中,他是示現的,示現的作國王。這說他的宿因。波斯匿王同時說在這個法會當中的大衆,沒有成道的,沒有證得阿羅漢果的,沒有破除斷惑、見惑疑惑的,都是叁界內的凡夫,在二乘說有學位,還沒證得阿羅漢果都叫有學位。所以波斯匿王說,我請佛說是代表這些個大衆的,願佛解釋。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複問汝:汝此肉身,爲同金剛,常住不朽?爲複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他這樣請示,佛就告訴他說,“佛告大王,汝身現在”,就是你現在的身體;“今複問汝”,我現在就問問你,“汝此肉身,爲同金剛,常住不朽,爲複變壞”,在波斯匿王請示之後…

《夢參老和尚:楞嚴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向佛陀學習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