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座前聞法時,“觀音菩薩”也曾授記說:“善男子,你應前往北方雪域西藏,饒益那裏的衆多有情。”“聖天”阿阇黎也作了授記說:“善男子,你應前往西藏作大調伏。”如所授記:“當巴桑吉”尊者在西藏上部阿裏等地區,利益了北部的一些衆生,由于應化機緣不太成熟,尊者又回到了印度,這是尊者首次赴藏的情況。在有的傳記中也有說尊者最初是與貝瑪阿阇黎結伴到藏地,在桑耶寺時,貝瑪阿阇黎給君王百姓作灌頂時曾爲作業金剛。
在某些傳記中也有這樣說:“俄德薩垛”堪布在臨終時也曾授記說:“在藏地佛教正法沒落惡劣的宗派興起時,我的弟子“嘎瑪拉稀拉”(“蓮花戒”班智達)將被邀請到藏地挽救藏地佛教。”直如授記從“摩诃衍”所發展的阻滯善業的劣派興起時,爲了駁斥劣派興盛沒落的教法,從印度迎請了“蓮花戒”大師,建立了叁修次第,駁敗“摩诃衍”的诤論。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頓漸之爭》。發展佛教後,尊者在返回印度的途中遇害,示現圓寂說法不一,又說實際上是返回印度。後再來到藏地時,人們就把聖“當巴桑吉”稱爲“當巴伽噶”。(意爲“印度賢哲”)。盡管如此,在“當巴尊者”權威的講授中尚未見過相關的記載。(作者本身對當巴尊者是否是蓮花戒大師抱懷疑不能肯定的態度。就尊者與蓮花戒大師是不是同名不同人,藏地目前尚存爭議,沒有一個肯定的說法,我也問不出一個所以然。待考。譯者注。)而“當巴桑吉”尊者在印度時,確實稱爲“嘎瑪拉”或“嘎瑪拉稀拉”。息結派的古籍中也是這樣記載的,有頌贊雲:
“善巧因聲教理海, 獲得持明壽悉地,
嘎瑪拉是聖者名, 頂禮當巴上師足。”
“噶mb”也曾說:“當巴尊者”在印度時人稱“嘎瑪拉稀拉”。
“班禅·巴當協拉”說:“共同的說法是聖“當巴桑吉”返回到了印度。在成就的許多上師及本尊、智慧空行跟前,又聽受了已聽過或沒聽過的無量經續、竅訣教授,又在各大聖地修行,示現了無數神變調伏所化,利樂了聖域的無量衆生。
聖“當巴桑吉”第二次進藏前,得東方“朗當則”的空行母們授記說道:“你已得長壽持明悉地,故于生死自在。”並授予五眼五通的灌頂。“金剛手”及“閻魔王”也授記說:“你應于北方藏域廣行利生事業。”如所授記,尊者的足迹踏遍藏地四翼、工布、多康等地。那時由于沒有值遇到堪能勝任的法器,只能從緣起上做了一些利生事業,由于宏傳息結法門的時機尚未成熟,聖“當巴桑吉”又返回印度,在“康伽吉則欽”時“智慧空行母”授記說道:“以後你的教法決定能夠宏傳光大。”
“當巴桑吉”尊者第叁次赴藏前,“至尊度母”授記說道:“你不應安住在這裏,應往藏地及漢地,利益邊地有情。”如所授記,又在叁部怙主的敦請下,來到了“夏烏達果”。住在吉祥自生塔時,從東西方飛來了兩個童貞少女,兩兩相遇後,融爲一體而後消失了。接著又有兩條長蛇躍入空中變成一條而後消失了。接著又有兩只雄鷹會合如前消失。傍晚時從空中傳來:“貪相已淨”之語。半夜時,傳來:“嗔相已淨”之語。黎明時,傳來:“癡相已淨”之語。隨後尊者就來到了藏地。
到了“也如”碰見了笨波“察倉智拉”,兩個人展開了較量,二人來到了“葉如藏布河”,立在河面上而不下沈,就在笨師生起大我慢時,突然撲通一聲就掉到河裏,在快要淹死的時候奮力呼喚“當巴尊者”救我,于是“當巴桑吉”尊者就把他從水中救了出來,“察倉智拉”對 “當巴桑吉”尊者遂生起了強烈的信心,並向尊者求法。
“當巴桑吉”尊者給祥雄“朗卡瓦”傳授了《息結明炬》。這時期尊者在北部地區住了很長時間,以神變利益了無量有緣的衆生,令生起信心。隨後,來到“阿裏”,將“則德”國王等“阿裏”叁部的許多衆生安置于清淨道上。從“祥雄”地區僅用一上午時間就到了前藏“桑耶寺”,然後爲了淨除母親的宿業,在彭裕“嘉寺”爲僧衆仆役叁年。
一日“尼登紮西”的供食被狗叨走,氣極敗壞地將狗抓住並殺死,爲了反駁他,“當巴桑吉”尊者就用泥巴塗抹狗的傷口並且說:“起來吧!起來吧!小狗就抖晃著全身,跟沒受傷似的站了起來,大夥不解都說“當巴桑吉”尊者是個魔術師。
在一個很多咒師喝酒的地方,人們問尊者:“會咒術嗎?”答說:“會。”話音剛落,作勢看了一眼梯子上的小麻雀,竟然全部摔在地上死了。大夥就責難起來:“沒有悲心是個外道。”尊者輕松地說道:“外道只會將它們殺死,不能讓它活轉過來,我呢不僅會殺死它們,也會讓它們活過來。”說完一彈指,麻雀全活過來了,拍著翅膀飛走了。雖然尊者示現了很多成就相,但人們竟不知 “當巴桑吉”尊者是位大成就者。尊者對有緣份的人授予了相應的法,從業門解脫的人很多,但仍然沒有能找到承接法統的人,于是 “當巴桑吉” 尊者又回到了印度。
“當巴桑吉”尊者第四次到藏地時,感“文殊說獅子”授記說:“不變大鵬金翅鳥你有教授,若到雪域定能饒益那裏的衆生。”“金州上師”也曾經授記說:“在雪域“西藏”北方四冀前後藏等地,特別是“烏如”、“夭如”兩個地方,信仰要義勝法,聚集著許多堪能的法器,有緣的補特伽羅很多。我也很想前去利益他們,只是年歲已大難能前往,在我的弟子當中,有類似菩薩的補特伽羅嗎?”于是聖“當巴桑吉”與一位比丘及居士叁人結伴向上師辭行,請求到“西藏”弘法利生。“金州大師”非常高興,並作了短程送行。
他們叁人經過印度非人“格德日瓦”的一個山洞時,在那裏做了一次會供,各自談了談證悟的心得,尊者說道:
“我與虛空無有別,我身相等本尊身。
我離所緣偏執空,我心與師是一體,
于師無需作祈請。空行本尊棲我身,
會供無需作迎送。無方顯現清淨故,
我離二執諸分別,四邊轉爲淨自地,
心識離戲無來去,所證堅固無能诤。”
隨後,那位比丘就去了“阿裏”,那位居士到了“薩吉拉果”。這位沙彌即“當巴桑吉”尊者,他孤身一人從“金剛座”到了“尼泊爾”僅用了一天時間。
尊者住在一個旅館中時,見到了“章譯師”。“章譯師”問道:“你是那位功德主的仆人。”“當巴桑吉”尊者回答說:“乃至輪回未空,我是一切衆生的仆人。”
“譯師”心想不像是個仆人。接著問說:“你象是一個修行人,”
尊者答說:“我不僅僅是象修行人,我就是修行人。”
“譯師”又問:“那麼你是印度什麼地方的人氏。”
答:“紮拉桑昂人。”
譯師又問:“今早從什麼地方來。”
答說:“從“金剛座”來的。”“譯師”馬上顯得非常的吃驚地說道:“這一段路,以前除了“黑足”阿阇黎一日能到,其他人除你以外還不知誰有這個能力。這樣的話就應該稱呼你爲“小黑足”了。”尊者微笑地說:“這麼說也行。”“章譯師”知道尊者是一位大成就者之後,就向“當巴桑吉”尊者頂禮恭敬承侍,求了很多法後就到印度去了。
這時,在“尼泊爾”有位名叫“瑪拉斯波金”的喇嘛是“雅隆”人,正從印度返回。他向“杭德噶俄”請求了《亥母教授》,隨後師徒及藏僧二人一起來到“芒域”。藏僧二人之一的 “泥智娘波”格西在“印度”及“尼泊爾”學習神通,和另一位在芒域譯師跟前聞法的藏僧爲伴。
一次,在衆多商人聚集的當中,有一些雲遊僧向聖“當巴桑吉”頂禮並供獻鮮花,顯得非常信敬,“瑪拉斯波金”就問說:“這位上師是誰?”答說:“這是印度的大班智達“嘎瑪拉稀拉”,在藏地人們尊稱他叫做“印度當巴”,到過幾次藏地,這次看樣子也是到藏地的吧!”格西“泥智娘波”二人說道:“以前由于分不清他是外道還是瑜伽師,所以一直沒有向他求法,這一次既已肯定,就不要再猶豫了。”于是,“泥智娘波”就向“當巴桑吉”尊者求法,聖“當巴桑吉”給他傳授了教授後,“泥智娘波”因此生起定解,就將聖“當巴桑吉”持爲根本上師,回到家鄉後,將尊者的教授作爲修行心要。
“瑪拉斯波金”心想:“法尋人易,人求法不易得,我遍行印度東西諸域,就是沒有求到法,正要返回藏地的途中,卻遇見了這樣一位大成就者,應速求法。”想著就向尊者請求不共特別教授。“當巴桑吉”尊者回答說:“稍待日後再給你講。”于是,“瑪拉斯波金”就作爲侍者,陪同尊者繼續前往藏地。
到了“朵達日”,來了很多求尊者加持的人,過後盲眼人即能見物,耳背人當下就能聽到聲音,成爲正常人。所有的人見了都生起了稀有想,遍傳尊者的功德。
那時在當地,有位名叫 “覺·釋迦也協” 格西的那裏,住著“章巴紮欽”及“章巴紮瓊”兩兄弟,這兩個孩子因祖父與咒師相鬥被麻風病所纏,其父也是個麻風病人,供養了“覺·釋迦也協”《大般若十六函》作爲酬禮。但並沒見有什麼利益。由于他給兩個孩子看了魔鬼的猙獰怖相,使他們神志不清。孩子的父親聽說有位印度雲遊僧非常的有加持力,就來到 “當巴桑吉”尊者跟前祈請說道:“南方“尼泊爾”是智慧的生源,特別是有你這樣具有加持力的上師,祈求尊者能加持和護佑我這兩個被天魔作祟的孩子。”就這樣一邊請求一邊頂禮。尊者慈悲地說道:“這是他們以前的宿業。”又回過頭來對“瑪拉斯波金”說:“現在就可以給你傳授你想求的法。”
于是,“當巴桑吉”尊者就給據說是獲得舊派成就的“覺·釋迦也協”、“雅隆”的“瑪拉斯波金”、“娘朵”的“大章巴”、“小章巴”四人傳授了《開啓虛空門直指》及“聖天菩薩”所著的《大乘能斷經疏》、《能斷六法》、《十一言教》等,《能斷六法》在這個時候成立了文字。並將部分言教作了禁令。這兩兄弟通過修持尊者所傳的教授,不僅戰勝了病魔而且成爲兩位獲得成就的瑜伽士。
“瑪拉斯波金”從尊者所傳的教授中生起定解,回…
《當巴桑傑傳 + 瑪吉拉尊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