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想,這一只破船,和船上的人,還有幸免的可能嗎?然而他畢竟安安穩穩的渡過了險難,而誕登彼岸,這豈不是很難的事嗎?可是他不但自己渡過了難關,而且救了其他不少的遇難者,同登彼岸。這不是難上加難嗎?
蓮池大師又說:又如有一個人墮落在井中,井的四周,又有毒蛇,又有荊棘,冷水又向上湧來。複遇惡人,從上面抛擲瓦石。在這樣萬分危險的環境下,身命的死亡在頃刻之中。然而這個人,居然能騰躍而上,免去了生命的危險,這不是很難的事嗎?這個人,不但自己免去了危險,並且攜帶了先前遇難的多人,一齊出了危險,這不是難上加難嗎?
免于大海,古井的死亡,等于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當中成佛,這是一難。帶攜其他遇難的人,同出了大海與古井,等于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中,說法度苦難的衆生,這是二難。這兩種難事,反映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是容易的;說法是不難的,因爲他的國土清淨,人民安樂,沒有像這世界的叁災八難,生老病死,與生活競爭的苦惱啊!
各位聽衆,上部阿彌陀經,前後可以把他分成叁段;第一是序分,第二是正宗分,第叁是流通分。這是每一部經,在研究的時候,分章分段的總綱領。佛經,在讀誦的時候,只要平心靜氣的讀下去,不要去管他什麼章,什麼段。但講解研究,就必須分章分段。第一,序分,序述一經的緣起,等于現在的開會。開會必須有記錄。記錄開會的時間、地點、出席的人數、主席某人。而其目的則在所要討論的事項。有此記錄,在法律上就能生效。佛經上最初的“一時,佛,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如摩诃迦葉等”,這就是時間、地點、到會的人數。佛就是法會的主席,而其目的則在正宗分。有了這記錄,才可以取信于天下後世,是爲序分。
第二、正宗分,就是所要宣說的正當宗旨。在本經上,如詳細說明西方極樂世界地面上種種莊嚴。一再勸衆生發願念佛以求往生。交引六方諸佛的誠言,令衆生斷疑生信,這都是本經上所要宣示的宗旨。宗旨純正,于衆生有大利益,那就應該把他流通出去。如開會把討論的事項,得到決議,就得要分別的執行,所以有流通分。
第叁、流通分。流者就是流水,水有濟世利人的用處,如果蓄積在一個地方,必定要腐臭,而且也沒有用處。所以水必須流動,如果淤塞起來不能流動,就應該用人工來開發溝渠,使他能通,這就是所謂水利。佛說的話,能夠滋潤人心的枯燥,清涼人心的熱惱,所以叫做法水。法水應該讓他常常流動,才能有益于人們的身心。道教的祖宗李老君,曾經說過: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佛說的法,拿其他的宗教、哲學、比較起來,可算是百分之百的上善。所以我們佛教徒的講經說法,就都是使這上善的法水在流通。
阿彌陀經,講到現在,可算是序分,正宗分,都已講完,今天只乘下流通分了。阿彌陀經上說: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佛說此經已”的佛,仍然是我們教主釋迦牟尼佛。此經,就是指的這部阿彌陀經。舍利弗,是佛說本經的對象。佛經上的術語,叫當機衆。及諸比丘的比丘,裏面概括了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羅漢。一切世間的世間,指的是有情世間。天、序分中釋提桓因,就是天上衆生的領袖。人,就是人間,除開阿羅漢,和菩薩以外的人。阿修羅,譯成國語叫非天。等,是等于其他所沒有寫出來的一切聽衆。聞佛所說,這些在會的比丘啊、菩薩啊、天、人、阿修羅啊,大家都聽到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念佛生極樂世界的方法。歡喜、信受,就是聽到了這沒有聽過的法,皆很歡喜、信仰、受持。作禮而去,這是禮貌上表示謝意。禮謝過了以後,就去實地奉行。
這裏面還有需要補充的地方,就是:第一、經的前面已經寫出了十六位大阿羅漢、四位菩薩,及釋提桓因等。這裏爲什麼,又要把他們寫出來呢?要知道前面是表示聽法,這裏是聽過了表示接受,而且也表示了始終如一。第二、這裏只提出了舍利弗一位,其他又爲什麼不說呢?因爲舍利弗是智慧第一,要以智慧爲先導,才能聽受這不思議的佛法,所以以舍利弗爲代表,而其他的也就包括在內。第叁,什麼叫做比丘?這好像在前面已經講過。我不妨再說一遍:佛教有四衆弟子,出家二衆,是比丘僧,比丘尼。比丘僧是男的出家人,比丘尼是女的出家人。在家二衆,是優婆塞,優婆夷。優婆塞是在家學佛的男人,優婆夷是在家學佛的女人。比丘是住持佛法的主體,所以每一部經上,都少不了他們。比丘的意義,是能斷煩惱,乞化爲生,也就是內心上要甯靜,外行上要清高。舍利弗,這一班師兄弟,外表上是比丘,實際上是大阿羅漢。比丘是羅漢的因,羅漢是比丘的果,比丘不一定是羅漢,是羅漢必定是比丘。比丘的地位之高,也就在此。
第叁、一切世間的世間,佛經上有叁種世間,一器世間,二有情世間,叁智正覺世間。器世間,是宇宙萬有。情世間是菩薩,羅漢以及六道衆生。智正覺世間是佛。世者是時間,間者是空間。宇宙萬有,和一切聖人,六道凡夫,都生存在這時間與空間混合一起的環境裏,所以叫器世間,情世間。經上的一切世間,所抱括的本來很廣,這裏卻正指著天、人、阿修羅,叁善道的衆生,因爲念佛生淨土的法門,唯有這叁道的衆生,最迫切需要而最適宜。叁惡道的衆生,當然也需要,但爲苦所逼,不能念佛。至于叁善道中尤以人道爲宜。
第四、叁善道中的阿修羅,爲什麼叫非天呢?因爲這一道的衆生,福德神通,實在比人道高遠,而與天道的衆生差不多。只是因爲他因中帶著嗔恨我慢而行布施,所以感到有天之福,無天之德的特別一道,所以叫非天。這一道的衆生,男人醜陋,女人美麗,雖有福德神通,而嗔恨心特別大,好鬥爭殺伐,所以人類中好殺的人,我們都喊他是修羅。
第五、歡喜信受的歡喜,這是表示聽法以後的慶幸,慶幸個什麼呢?要知道我們自無量劫來,沈淪在生死苦海裏,天上人問,牛胎馬腹,輾轉受苦,無有出期。今天能聽到這念佛生西方的法門,等于病入膏肓,已經沒有回生的希望。忽然遇到良醫,投以良藥使沈病的重病,頓然有了起色。又等于久客他鄉,忽然得到家信,安得不慶幸歡喜呢!信受者,既然聽到這希有難逢的法門,單獨表示歡喜,那是沒有用,必得要由信仰,而發願,而修行,那才有實地受用。信受就是表示信仰受持。作禮而去,就是修行去。
我再重複一遍:就是釋迦牟尼佛,說完了這部經以後,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以及在會的諸大比丘,一切世間,如天、人、阿修羅等的千萬聽衆,聽完了佛所說的這念佛生西的法門,各各皆大歡喜,一一的皆由信仰而發願且受持,並且向釋迦牟尼佛磕頭作禮而去。
各位聽衆!佛說阿彌陀經,經過叁十叁次的寫稿,勞煩廣播小姐叁十叁次的廣播。我寫了六七萬字,講得好不好是另一問題,我總算花了不少的時間和心血。這在我們佛教徒,固然是應盡的義務。但是,假如能在這廣播演講中,能有一個兩個,因而對淨土的法門,生起信仰心而實際來念佛,那我和廣播小姐,就是有了極大的收獲,精神也就不算白費。
各位聽衆們!你們只要信仰釋迦牟尼佛,是大慈大悲的救世者,他的說話絕對不騙我們。我們只要把整個身心交給阿彌陀佛,以阿彌陀佛爲皈投,爲依靠;常常的念阿彌陀佛,保管你事事如意,家家吉祥,身心愉快;現在平安順遂,未來得生淨土。末了,我除感謝廣播小姐的辛苦以外,並且請各位同念一聲:
“南無阿彌陀佛!”
蓮宗第十叁祖印光大師曰: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叁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到極樂之蓮邦。讀者必須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亵渎,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矣。奉勸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倘鑒愚誠,則幸甚。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願忏叁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盡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佛說阿彌陀經講話》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