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十二課 叁法無差

  第十二課 叁法無差

  “叁法”是指衆生法、佛法和心法叁個方面。這叁法雖有自他、因果、色心等不同,而它們的體性都具足叁千,互相融攝,所以叫做“叁法無差”。

  衆生法即一切衆生生命的迷情因緣,具有業力果報等諸因素。佛法即覺悟之法,是真如生命的真現量。心法則是宇宙生命的主體精神,具有緣生真妄諸法的功能。而對這叁法統一性的體悟,是深觀實相真理的又一理趣,也是通達平等無礙的微妙方便。

  《華嚴經·夜摩天品》中說:“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衆生然,心佛及衆生,是叁無差別。”經中先說心造一切,再以心爲例來比擬于佛,說明佛的權智所造與心的實造一樣無別,再以佛爲例來比擬衆生,說明衆生的實造與佛的權造也無差別。因此權實雖有不同,因果沒有差殊,叁者皆造一切世間,所以說“叁無差別”。

  從佛法的角度看,一切法無非佛法,叁千諸法無不從法性中流出。故心法具足法性而造作一切,衆生法也具足法性而造作一切。因此,衆生法與心法當下具足實相妙理,與諸佛所證的妙覺果海,原出一轍。因此說佛法、衆生法、心法平等無差。但就衆生法而言,可以指有情的生命,也可以概指一切衆緣和合的事物,無論有情無情,緣生之性本空,因爲性空便與真谛相應,不礙緣起便與俗谛相應,真俗不二,空有體同,即是中道佛法。這樣,衆生與佛法就無差別了。就衆生法與心法的關系而言,因心能造業,心能轉業,一心之中,不但性具叁千諸法,由事造的因緣,即能成就一切衆生之法。也就是說衆生法不離心外而別有,所以二者亦無差別。最後從心法的角度而言,心迷則成衆生,心悟則成諸佛;心迷所以有妄,心悟所以即真。因此佛法或衆生法,實一念心中所具所造之法,離心之外別無一法可得。所以一切諸法,全體是心。這正是“叁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妙理,可見心法、佛法、衆生法是一體而無差別的。

  又因理具、事造兩重叁千同在一念,同在一塵,同在一名,則心佛衆生叁法名具叁千,互變互攝,互具互融,只有一個叁千,而無諸多叁千。舉心法時,心爲能造能具,佛及衆生都是心法所造所具;舉佛法時,佛爲能造能具,心及衆生都是佛法所造所具;舉衆生法時,衆生爲能造能具,佛及心都是衆生法所造所具。叁法互爲能所總別,故叁無差別。

  理具叁千,俱名爲體,事造叁千,俱名爲用,既只一個叁千,而叁千外也無叁法,叁法外更無叁千,則全理在事,全事即理,全體在用,全用即體,事理不二,體用不二。站在究竟諸法實相的高度上講,一切法一一法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心佛衆生叁法也絕無例外。

  當我們了悟叁法無差的時候,就能以平等的智慧去觀照一切差別,又能于一切差別之中回歸平等。不會只尊仰于佛菩薩而輕視衆生,由此方不致于在聖凡差別中自生煩惱,而于時時處處以平等圓妙之心攝持一切色心、因果、事理等法,使一切行合于法性,圓顯妙明。

  練習題:

  1. 叁法指的是什麼?

  2. 叁法無差是指什麼?

  3. 從佛法邊講怎樣說明與衆生法及心法無差?

  4. 從衆生邊講怎樣說明與佛法及心法無差?

  5. 從心法邊講怎樣說明與佛法及衆生法無差?

  6. 這叁法無差是站在什麼角度而言的?

  思考題:

  1. 叁法無差究竟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

  2. 叁法無差的道理。對修行究竟有什麼作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