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八課 天臺宗的經論與著述

  第八課 天臺宗的經論與著述

  面對天臺法門,首先是浩瀚的經論,學者往往望洋興歎,以爲難窮其源,庶不知經論雖多,悟心則一,故了悟大旨,直趨根本,攝歸真源,則透過文字,全體現前。

  天臺宗所依的經論,如湛然大師在《止觀義例》卷上所說:“一家教門,以《法華》爲宗骨,以《智論》爲指南,以《大經》(即《大般涅槃經》)爲扶疏,以《大品》(即《大品般若經》)爲觀法,引諸經以增信,引諸論以助成。”臺宗的諸法實相論及叁千性相等理論,是依《法華》而演繹的,如《法華玄義》與《法華文句》二書,依據《法華》進而闡述妙理及教觀要義,所以智者大師的《玄義》、《文句》二書,已將天臺的根本理論建立起完整的體系。臺宗的一心叁觀和一境叁谛等觀行功夫,則大致是依《大品般若》和《大智度論》而演繹。《摩诃止觀》則是把止觀的理論和實踐的方法進行綜合性的闡述,是內容廣泛,方便衆多,圓融善巧的修行指導書,在臺宗的觀行上占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見,臺宗理論與觀行的極則,也不能離“叁大部”之外。真正能研究透“叁大部”的義理,即能掌握臺宗的整套教觀體系。此外,湛然大師的《法華玄義釋箋》、《法華文句記》、《摩诃止觀輔行傳弘訣》,則是學習天臺叁大部最好的參考書。現將叁大部簡介如下。

  《法華玄義》積南朝以來講經釋義範疇之大成,判釋佛陀一代時教是爲天臺宗對整個佛教的概論。書中智者大師以七番共解和五重玄義概說“大暢佛陀出世本懷的《法華經》玄旨奧義。七番共解即標章、引證、生起、開合、料簡、觀心、會異。五重玄義,第一釋名,心佛衆生叁法無差,各具相待,絕待二妙,又說迹門,本門兩種十妙,並揭示蓮花二門的六種喻義,即爲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玄實、從本垂迹、開迹顯本、廢迹顯本;第二辨體,以諸法實相爲《法華經》體,並詳加論述;第叁明宗,以一佛乘因果爲經宗;第四論用,以斷疑生信、增道損失爲經用;第五判教,提出臺宗五時八教的判教主張,判本經超越八教純圓獨妙,味當醍醐。

  《法華文句》將《法華經》大別爲本迹二門,各有序、正、流通叁分。並對經典文句以因緣釋、約教釋、本迹釋、觀心釋四種方式疏解。本書與《法華玄義》同爲天臺宗基本理論著述,並成爲臺宗經典論釋的示範。

  《摩诃止觀》爲智者大師說己心中所行法門,以五略十廣的宏偉架構把自行因果、化他能所等豐富而深刻的內容詳加闡述,廣泛地論述四谛、四弘、六即、四種叁昧、叁止叁觀、十境十乘觀法、一念叁千、性具實相、一心叁觀與圓融叁谛等臺宗重要命題。南北朝時,北朝重禅輕講,南朝重講輕禅,而本書能兼采南北之長,盡避南北之短。教觀雙運,解行並重是其特點。全書洋洋二十卷,極盡鋪陳推演之能事,幾乎含攝了天臺宗整個教義,故爲天臺宗最基本的論著。

  叁大部外,灌頂大師的《涅槃玄義》和《涅槃經疏》,天臺學人也不得不讀,此二書解說味屬醍醐、宗歸秘藏、體稱常住的《大般涅槃經》,特別對天臺宗的佛性論和叁智叁德之旨論之特詳,使之朗然大顯。

  臺宗的重要著述,除上幾課所列舉的智者大師、湛然大師、知禮大師等的著述是一宗的要典外,灌頂大師的《八教大意》、谛觀大師的《天臺四教儀》及後人的注疏,智旭大師的《教觀綱宗》及《釋義》,靜修法師的《教觀綱宗科釋》、靜權法師的《天臺宗綱要》等,則是臺宗的入門書籍。臺宗的《修習止觀坐禅法要》(即《小止觀》)、《六妙門》、《漸次止觀》叁部止觀書,是在對臺宗的教觀理論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作爲初步學修止觀的入門,同時也是深入圓頓止觀的前方便。臺宗關于淨土宗學修理論的著述也不少,如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論》,知禮大師的《觀經融心解》與《觀無量壽經妙宗鈔》,智旭大師的《彌陀經要解》等。這些以臺宗的教觀發揮淨土宗的義理,對佛法的普遍弘揚起到了極大作用,尤其在末法時代,使學佛的人在解行上,更易于達到相應。因此,許多臺宗大德提出“教宗天臺,行歸淨土”的學修方向,的確是解行相應,契理契機,適應現代社會的一個正確方向。

  臺宗祖師都是解行相應的。我們後輩天臺學人應效法祖師,既要不畏繁難深入經藏,宗依典籍,避免盲修瞎練,自誤誤人;又要藉教觀修悟證,自行化他,自利利人。如此方不負諸佛出世,諸祖著述之一番苦心。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佛法進行研究,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科學、哲學、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的發展。並在佛法的真實受用上,現代社會更要求探索佛法修證效果的科學依據,這樣便使佛法更有必要向實證和實驗理論的方向邁進。因此,我們還需研究學習世界各國學者們對佛法的研究成果,把有益的精華,符合真理的結論,都融攝到臺宗裏去,光大臺宗,利益社會,造福人群。我們不但要在理論上形成博大精深的體系,還須密切結合實際修持,深入觀境,以期達到禅定,開發智慧,斷除煩惱,實證宇宙人生的真理。這樣不但對自己的悟證有望,而且根據自己的經驗、智慧,還可以直接地指導他人修行,解決在修學中的一系列問題。由此可見,學習臺宗論著,理論與實踐的密切聯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練習題:

  1. 臺宗所依的根本經論有哪些?

  2. 臺宗的根本論典及注疏是什麼?

  3. 請概說天臺叁大部?

  4. 臺宗的入門書籍有哪些?

  5. 臺宗的觀行入門書籍有哪些?

  6. 臺宗與淨土宗的關系如何?

  7. 現代的臺宗學者應怎樣學習研究?

  8. 爲什麼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密切聯系?

  9. 是否一定要全部研究完了臺宗著作後,才能大開圓解?

  思考題:

  1. 你認爲作爲新時代的臺宗學者應該怎樣進行學習與修持?

  2. 學了這一課,您認爲怎樣才能使臺宗教觀真正利益人類社會?

  3. 在學習經論時,如何才能心觀相應,悟機迅發?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