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淨門修法
自己獲得解脫後,見一切衆生猶未明心見性,頓起無限悲憫之心。雖知色法非實,但能方便迥向施於有情。此時應祈禱聖師:
行道所見,余無取舍。惟願上師,准賜恩波。一切色塵,緣起故有。俾得證爲,法界之性。於淨門中,還應作如下的叁種觀察,以使真心平等流入:
(一)、觀察叁時:
過去之念已滅,未來之念猶未出,自屬無體。當前之念,亦不能確認其爲現在。依是觀察,久之能了悟一切生滅性,不異叁時之陸。
㈡、觀察心色:
心者爲成自色法而有乎
抑非成自色法而無乎
如爲色法,成自何色
如爲外在境界,是何相狀
是何色彩
如爲內慮功能,亦如念之刹那生滅平
如非色法,如何作種種相
又其如何生成
如是觀察其心,如屬色法,自可視爲實在。但以勝慧觀照,便知所謂心者,了不可得,是以不得謂爲成自色法。再以勝慧觀察,非爲色法」亦非空無,如是非色非非色,不落二邊,名爲中道。
不落二邊之中道,正是淨門的證境。
㈢、觀察一多:
心者爲一爲多
如一,現見有種種相,如何是一
若多,則一切法本性無二無別,如何是多
如是觀察,使知心者非多。既離於二多)兩端, 名爲不住於完全寂靜(或終滅)之大手印。如此所證即是無分別叁昧的淨智。
在淨門中,最後還有起大作用的非常修法:
(一)、「任何念起,或幻想之起,以輕安之心,任運觀照,自悟一切外在色法,與一己之心,及其內在色法,二不能分離,立即轉成一真實性。」(籍睡夢喻,悟色即心)
㈡、「現起萬象,以無自性故,可謂爲自本體流出,雖非實相,而宛然有相。
如是萬象本體,永久融合,同屬一性,猶如水之與冰,一體而兩相也。」
依以上二法而修,便知安樂、明光、智慧叁者與真實不二,這是一切心行融合一體的現證。
㈢、「以波生自水故,一切法之如何由以空爲自性之心出生,可以知矣!」
此㈢一法,稱爲周遍法界或一中顯多之法,行者成就之後,一切心行皆證爲空,因爲是智慧的果報故。
當「應滅無明,既已消散,能滅亦止。所謂修道,已造成就,如旅行之業已完成也」。
到此,即證入淨門的無住涅槃之果位,如按密乘而言,即獲得大手印的殊勝利樂。
以上簡略闡釋密乘六妙門的修證次第,如與此法有緣,發心欲修,則應尋求上師灌頂指示,方能勝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