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止觀二門修習要義
止觀二門的修習是學人能否悟證的一個關鍵,如果修習的善巧,就不必繼續修還淨二門,因在止觀中已能直入大道故。修習止觀者,須遵照以下八條要義,方不致落于偏差:
1、時間次序:每日打坐二小時以上,堅持叁年不懈。先修止門,次修觀門,然後止觀合用,靈活進修。
2、根本原則:用心之道一是無著,即“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二是時時返照真如本性,于自心清淨性體,生大信心,大隨順,念念不離,處處息妄。
3、自心修養:求學瑜伽菩薩戒,認真研明其義,處處以戒自律。每月初一、十五還應堅持誦成。
4、讀誦經典:每日應讀誦妙法蓮花經,如時間不夠可以分節讀之,時間最好在晚上臨睡前。讀誦時應同時修空假中的叁觀。
5、研究經論:在叁年內(或更長些也無妨)應研學以下幾部經論:《妙法蓮花經》、《楞嚴經》、《六祖壇經》、《永嘉集》、《教觀綱宗》、《漸次止觀》、《摩诃止觀》。同時應閱讀一些有關經論與高僧傳等。注意不執文字相。
6、講學:最後一年應作講學鍛煉,但不可次數太多,以輕松而應付之。在講學中應時時作觀,體現叁輪空及妙假自在照。
7、參學:叁年中慶安排幾次到各地參善知識,試以自己修習體驗印證自他。如遇真正明眼人,切須虛心受教,不可妄自驕慢。
8、爲人:做事爲人,應依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原則,故應放松身心,不妄生無謂的事情。不以師自居,不收弟子,但如有人需要幫助,應盡量給予方便,而不計較得失。
學人依止觀法修習叁年,必有一定的成就,如果未能證體,還應繼續修還淨二門,在最後的二道門中,通至涅槃。
這一部分的修法是最後的二道門,此觀二門中未悟證者,就須通過這最後的修習,以期完成道業。還門的修習主要是還于本源,即證入真空理體;淨門則是從體起用,在事緣上智開慧,淨煩惱習氣,方便度化衆生,到究竟時,即圓成無上菩提。
此二門修法,對于根機特別好的人,也可以直接修習,但如從止觀門中鍛煉過來的,力量更大,進步便迅速些。還門以堅毅的苦修作爲推開智門的方便,故必須勇猛精進;淨門則隨緣坦坦,任運自在,故是無修之修。因此,還門的修習有相當的難度,意志不堅強者,往往難以透過。對于不過關者,可以轉入淨土法門,緩緩進修,以期臨終往生。已透關者,因已證根本智,生與不生可自作主張,同時應融會禅宗,更起大機大用,則妙用無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