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四十七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四十七章 大士由來是童軍
佛法的修行是要達到一切智慧的成就,所有善行都是在使衆生剛強的個性調柔,而這些“皆是自法所行”,都是自動自發的行爲。
如先德雲:一切佛事無邊化門,皆依自法融轉而行,即自心中有真如體大。今日體解,引出法身。由心中有真如相大,今日了達,引出報身。由心中有真如用大,今日修行,引出化身。乃至十波羅蜜一切塵沙萬行,但是自心中引出,未曾心外得一法行一行。若言更有從外新得者,即是魔王外道說。
佛學是絕對唯心的宗教哲學,永明壽禅師又引佛教界老前輩的話來做說明。“先德雲:一切佛事無邊化門,皆依自法融轉而行。”我們學佛人做佛事,並不是說我們現在到廟子給亡故的親友放個焰口、念個經,這叫做佛事。當然放焰口、念經超度也是佛事的一種,一切佛事無邊化門之一而已。廣義來講,什麼是做佛事?就是做人事。譬如我們大家小時候學的名言:“日行一善。”一個人一天起碼做一件好事。我們小時候受教育時,這個是最起碼的。你看,真正做個童子多好,可惜我們現在已不是童子了,每天也還日行一善,但是要別人對我日行一善,我卻不想對你日行一善。我們只想人人爲我,我卻不必去爲人人。人越老了,年輕越大了,可能就變成這個心理,這是很可怕的喔!
如果我們始終保持童心,就是佛行。小孩子都很純真,看到別人容易起同情心,容易想做好事。可是等人世間的經驗越多了以後,那個純真的心理就不純了。所以佛事就是童真純潔、仁慈至善,依這個心理,一切的行爲都是佛事,都是自心無邊的化門,由善心自然發起的種種教化、感化和愛護衆生的行爲,這是永無止盡的,“皆依自法融轉而行”,全是這個心的力量,生生不息地圓融連轉的功能。
不生不滅的法身和奇妙的化身
我們都曉得,一個人修道成就,能證到佛的法、報、化叁身,如《心經》裏頭所講的“不生不滅”。我們這個肉體要不生不死,不可能。父母所生的這個身體,有生必定有死,有死也必定有生。然而法身就不是這樣了,勉強說它是一個精神生命,那個東西是形而上的,是一切存在現象的本體。說它是法身,這法身的法,就是智慧的意思,法身就是智慧的生命之身,它無有生滅,是宇宙萬有的本源。修佛法的人要認得這個,怎麼認呢?“即自心中有真如體大,今日體解,引出法身。”要能體會省悟自己的精神生命具足那個叫真如的本體,由此去“引出法身”,呈現法身本體的實相,證明到它。
我們的身體,包括釋迦牟尼佛的肉體,都叫做報身,受報來的,也可以叫做報應身,用來指成佛者的報身。我們的就叫做業報身,受業報來的,這是因爲過去的種子帶來的。這一生變成男人、女人,或者變成胖子、瘦子,或者是身體健康、不健康,都是一種業報的現象。而佛的報應身是應化來的,是應衆生之需要來教化衆生,所以這個報身也是有盡的,這是顯教一般的道理。但是另有一說,假使法身真證得的人,這報身他也可以加工修持,修到父母所生的這個肉身留形住世,變化無窮。那是特殊的一種方法。另外,所謂化身,就是報身成就可以留形住世的人,依他的智慧功德與心行,可以化身千百億,隨緣度化,大作佛事,這對凡夫來講,更是不可理解,也難以想像了。
其實,在理論上講,我可以說就是諸位的化身,諸位也就是我的化身;我們是佛的化身,也是狗的化身、蒼蠅的化身,反之亦然。本來父母生我們這個身體,第一天生下來就在新陳代謝中,七年一個變化,七歲以後同七歲以前,已經換了一個身體。如果說骨頭沒有變,十二年以後連骨架子也都變了。事實上,身體的變化是分分秒秒、刹那刹那變去。青菜、葡萄、牛肉、大蒜、洋蔥都放進去和身體一起變化,然後身體把它們排泄出來,又去變洋蔥、青菜、變麥杆、稻草,給牛吃下,牛又變化出牛奶被我們喝了。同時身體就這樣長大,這樣變老,生了下一代的男男女女和下下一代的子子孫孫一大堆。天地萬物就這樣彼此連在一起變化著,互相變來變去,化來化去,到頭來大家都認不得了,你罵我,我打你,原來打的、罵的還是自己的老祖先,甚至是自己。人類就是那麼可笑,一切衆生也是那麼可笑。所以化身在哪裏?我們現在這個身體本來也就是在化身中,都在變化中,互相都有關連。究竟是青菜豆腐吃我,還是我在吃豆腐青菜,都搞不清楚了。這是從根本原理去講天地萬物的化身變化。
另外,從特別事上的變化來講,又有兩種化身,譬如道家所講的出神。出神有兩種,一種叫出陰神,得了定的人,可以坐在這裏入定,另外一個身體出去了,這是定力有相當程度的。也就是說,今天我們坐在這裏,說不定旁邊左右還有些出陰神的朋友,也在這裏聽課呢!可能他就坐在你頭頂上,你也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看這裏的一切看得很清楚,講的什麼也都聽得清清楚楚。他也拍拍我們的頭跟我們打招呼,可是我們沒有感覺,因爲那是陰神。但是,如果真成就了,可以出陽神。所謂陽神是一個肉體的報身坐在這裏,這個報身可以分化出來很多的報身,一個報身可以回家跟人來搓麻將,另一個卻在這裏聽《宗鏡錄》,一邊在打麻將,一邊這裏的每一句話都聽得清楚。這種情況,不是兩邊而已,而是可以有許多個,這是陽神的化身,都是有相的,而法身則是無相的。但是不管化身與報身的成就,其中都有法身的功德,沒有法身,這兩種都不能成就。所以禅宗所謂悟道明心見性,是見自性法身。
有許多朋友打起坐來,出現一此狀況,跑來說:“唉呀!老師啊,今天我到了”。我說:“什麼到了?”“我看到自己了。”有許多人做功夫做得好些的時候,忽然看到自己,面孔看得很清楚,另一個我就站在那裏看,或者看到自己歪倒,看到自己低個頭流口水。他以爲站在那裏看的那個是法身,那不是法身,也不是化身,那是你用功太緊了,把自己的精神憋到軀殼外面去了,形成一種精神飛越的現象,同離魂症、夢遊症的道理一般,不是化身,也不是陰神。一般所謂的催眠術也有同樣的作用,但跟化身或法身都不相幹,大家千萬要認識清楚,不要亂搞。
生命放得下,才能現大莊嚴、起大作用
以上是法、報、化叁身成就的大原理,《宗鏡錄》引古德的話說“皆依自法融轉而行,即自心中有真如體大,今日體解,引出法身。”你修行是要自己轉變心理行爲的習氣,轉變以後,不執著身體,不認爲這個肉身是我,放得下生生死死的肉身,然後擴而充之,悟到包含虛空的那個“真如體大”,使它開顯出來。真如是個佛法的代名稱,拿現在哲學的用語就叫本體,這個真如的本體,本來是無量無邊的,所以稱爲“體大”。“今日體解,引出法身”,這兩句話用得太巧妙了。“今日體解”可以做兩種解釋,體解是體會到、理解到,這是就理論上講。如果講功夫上的,就是身體解放掉了,到達了身體四大的結構分散,也就是把肉體化空了。肉體真正化成空,所以解脫了。這樣肉體的報身化空了,便引出法身,現出自己本有本能的那個法身。換句話說,法身哪裏來?並不是外來的,它是我們生命與生俱有的功能。
再來,“由心中有真如相大”,既然我們生命與生俱有法身的本體,那它必然也會有它的相和用。譬如這個黑板,它是金屬造的,這是它的體,而體在便有一個它的相貌在,這是相。還有它是能使用 ,有功能的,可以用來寫字,這是用。任何東西都有體、相、用。人都有個肉體,有一個你肉體的相,我有我的相,佛有佛的相。然後這人的體相便可以作運用。人的用是搗亂世界,佛的用是救度衆生。哪怕抽一支煙,煙草做的是它的體,用白紙包的一根直直的,就是它的相。用嘛!大家都知道。佛的報身就是他的相,是心中真如體大的顯相,非常莊嚴,這是衆生的自性裏本有無窮的相大,殊勝的模樣。“今日了達”,你悟道了,“引出報身”,這報身的法相它就現前了。
佛的幾種奇相
佛經記載佛有叁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非常人的特征,不是一個普通肉體的樣子,比如佛有行如鵝王相,而他的手指非常修長好看,叫手指纖長相。足底心是平滿的,如果照中國人看相,足底都平平滿滿的,那是笨蛋才有這個相,聰明人沒有這樣,越聰明的人,足板心越凹進去的。可是佛的足底卻是那麼平滿,大概下地的時候就凹進去了,然後擡起來便平滿了,我們不曉得,沒有親眼見過,這是足安平相。並且我們人是有胳肢窩的,佛是這裏一張開也是平滿的,叫兩腋滿相,這個相依我們常人去感覺自己也這樣,那難過了。年輕時學佛我也很想自己修成功這些相。又比如佛的眉間有白毫相,生出一支白毛卷起來,白毛一拉開,大概可以做七弦琴或提琴的線用,所謂“白毫婉轉五須彌”,好長啊!“绀目澄清四大海”,那個眼睛青綠色,像四大海水那麼澄清。還有佛有廣長舌相,他的舌頭吐出來,可以到頭發的邊際。我們舌頭,吐出來舔自己鼻尖都不夠長。爲什麼佛的舌頭能這樣,因爲生生世世沒有說過一句謊話,才有這個果報。不過據說佛的舌頭還不只如此,他真要伸出來,可將這個叁千大千世界蓋滿。唉呀!我說佛你老人家不要吐舌頭,一吐舌頭我衣服都曬不幹了。後來曉得,高加索地區的女人舌頭吐出來大都可以到發際這裏,那不個個都是女佛了!爲什麼?因爲那裏的女孩子生下來就訓練,拿個東西用舌頭來舔,慢慢舔慣了,舌頭就變那麼長。在高加索看這樣子覺得很美,可是我們這裏卻喜歡罵女孩子長舌婦,蠻奇怪的。後來也就懂了,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我的相你不能有,我的鼻子眼睛生在你的臉上,你也不像你,我也不像我了。釋迦牟尼佛他有他的叁十二相,我有我的叁十二相,你有你的叁十二相,此理要明,就是:“由心中有真如相大”,真悟了道,你自己個人了達清楚…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四十七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