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與生命相約 過去和未來存在于當下

  過去和未來存在于當下

  當我們回憶過去的時候,有可能産生悔恨和羞恥感。當我們展望未來時,有可能産生希望和恐懼感。但是所有這些感覺都是在當下産生的,並且會對當下産生影響。絕大多數情況下,它們無助于我們的幸福和快樂。我們必須學會如何面對這些感情。我們必須記取的主要的一點是,過去和未來都存在于當下,如果我們抓住了當下,我們也就改變了過去和未來。

  我們怎樣改變過去呢?過去我們或許說過、做過對別人有害的事情,現在我們後悔了。根據佛教心理學,後悔是一種不定心所。這就是說它既可以是建設性的,也可以是破壞性的。當我們知道我們說的或做的某種事情導致了傷害的時候,我們可以提起忏悔的心,發誓將來我們不再重複同樣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後悔就産生了好的結果。另一方面,如果後悔的感覺繼續侵襲著我們,使我們無法關注其它的事物,把所有的安甯和快樂從我們的生活中帶走了,那麼這種後悔就帶來了不好的後果。

  當後悔成了一種不好的情緒時,我們首先應該考慮一下原因:是因爲我們做過某件事情、說過某些話,還是因爲我們沒能夠做某件事、說某些話。如果過去我們說過某些破壞性的話,或者做過某些破壞性的事情,我們可以把這種後悔的情緒稱作"犯罪感"。我們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因而造成了傷害,這使我們後悔和痛苦。過去我們缺乏覺照,它的後果到今天仍然存在。我們的痛苦、羞恥感和後悔是這一後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我們深入地觀察現在並把握它,我們就能夠改變它。我們通過覺照、決心和正確的言行來做到這一點。所有這些都發生于當下。當我們用這種方式來改變現在的時候,我們也便是改變了過去,同時也構築了未來。

  如果我們說,所有的東西都丟失了,一切都被毀掉了,或者災難已經發生了,那麼我們是沒有明白過去已經成爲了現在。當然痛苦已經形成,它的傷口還在舔舐著我們的靈魂,但是我們不能總是憑吊它,或爲我們過去所做過的事情而痛苦。我們應該抓住當下,並改變它。酷旱的痕迹只能用一場充沛的降雨來消除,而雨只能落在當下。佛教的忏悔就是建立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之上,即罪源于心。這兒有一首忏悔的偈子:

  心起罪亦起心滅罪何存忏後心自在閑雲點太清

  因爲我們缺少覺照,因爲我們的心被貪愛、嗔恚和嫉妒所障蔽,我們做了錯事,這就是"心起罪亦起"的意思。但是如果罪是由心起,那麼,它也可以在我們心中消失。如果我們的心變化了,

  那麼我們的心所感知到的對象也將發生變化。如果我們知道了怎樣回到當下,這樣的變化是可以實現的。一旦我們改變了自己的心,那將像一朵浮動的白雲一樣輕盈。我們會成爲自己和他人的甯靜和快樂的源泉。昨天或許是出于愚昧,或許是嗔恚,我們說了一些使母親傷心的話,但是今天,我們的心已經變化了,變得輕快了,我們會看到母親在朝我們微笑,即使她已經不在世了。如果我們能夠在我們的內心微笑,我們的母親一定也能與我們一起微笑。如果我們能夠改變過去,我們也就能夠改變未來。我們對未來的焦慮和恐懼使現在變得黑暗了,而未來無疑也會變黑了。因爲我們知道,未來是由現在構成的。把握當下是把握未來的最好的方法。有時候,由于我們過于關注第二天將要發生的事情,于是整夜地輾轉反側,睡不著覺。我們擔心,如果夜裏睡不著覺,第二天將會很疲倦,不能做到最好,我們越擔心,就越睡不著。我們對未來的擔憂和恐懼毀掉了現在,但是如果我們停止了考慮明天,而只是躺在床上,隨順呼吸,真正享受休息的時光,那麼,我們不僅能夠體會到溫暖的毛毯之下的安甯和快樂,而且將輕松自然地進入夢鄉,這種睡眠對第二天取得成功是一個很大的幫助。當我們聽說我們的星球的森林害了病而迅速地死亡的時候,我們或許會感到焦慮。我們關注著未來,因爲我們觀察到了現在正在發生著什麼。我們的覺悟會使我們去做一些事情,以阻止環境的破壞。顯然的,這種對未來的關注與只是消耗我們的對未來的擔心和焦慮是不同的。爲了能夠做些事情來保護森林,我們必須懂得怎樣享受這些優美的茂盛的樹林的存在。

  當我們把一塊香蕉皮扔在垃圾箱的時候,如果我們處于覺照狀態,我們將會知道在短短的幾個月之間,這塊香蕉皮就會變成肥料,並再生爲一只土豆,或一盤莴苣色拉。但是當時我們把一只塑料袋扔到垃圾箱的時候,感謝我們的覺照,我們知道,塑料袋不會很快地變成土豆和色拉。某些種類的垃圾需要四五百年的時間才能分解,核廢料需要二十五萬年的時間才能停止危害人類和環境從而回歸土壤。以一種覺悟的方式活在當下,全心全意地照顧好當下,我們就不會做毀掉未來的錯事。爲未來做些建設性的事情,這是最具體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産生出心靈毒素。它們不但會毀掉我們,也會毀掉那些與我們一起生活的人,不僅僅是現在,未來亦是如此。佛教講叁毒:貪,嗔,癡,另外還有別的危害性很大的毒素:嫉妒,偏見,驕傲,疑心和固執。在我們日複一日地與自己、他人以及我們的環境發生關系的過程中,這些毒素或部分或全體,都有可能爆發,從而毀掉自己和我們周圍的人的安甯和快樂。這些毒素有可能逗留于我們的心中,並將它汙染,造成未來的苦果。所以活在當下也意味著,當這些毒素升起、現行並重新回到無意識狀態的過程中,接受和正視它們,並爲了改變它們而去修習禅觀。這是一種佛教的修行。活在當下,還意味著,去看那些美好健康的事物,以便滋養和保護它們。幸福是正視事物、和事物相溝通的直接結果。

  這種幸福是構築美好未來的原材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