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悟要訣▪P6

  ..續本文上一頁的;只是成佛以後種子不再變易,八識心王都是究竟清淨的,因此而發起四智圓明的佛地究竟境界。

  八個識當中,誰是真心?誰是妄心?一定先要有所了知,否則誤把妄心當作真心來認、來修,錯把一念不生的妄心意識當作是開悟的實相心,那今生想要開悟就很困難羅!從五蘊十八界的一一蘊、一一界去探討分析,能如實的思惟推敲比對與現前觀行,是很重要的。由阿含解脫道的實證來說,五蘊、十八界是因緣和合所生之法,無有常住不壞之我,終究是會壞滅的,所以說五蘊是無常。又五蘊中之識蘊六識心一直在分別六塵,前六識是以意識心爲中心的,但意識心如前面所說是緣生緣滅之無常法;意根是依于第八識及自己的我執無明而生,亦屬因緣所生法,也有斷滅的時候,在阿羅漢入涅槃時也是要斷滅的。二乘聖人入無余涅槃時十八界皆滅,所以七轉識都無真實不壞之自性,都是可壞滅之法。如此去實地現觀以後:“喔!我了解了!原來前七識皆是妄心,不是我應該追求寶惜的,就只有真實不可壞的第八識如來藏,才是我應該回歸的真正家鄉。”

  修學大乘佛菩提的人,若已了知前七識是妄心,是虛妄之法,那就把前七識滅掉,進入無余涅槃,剩下的心不就是第八識如來藏嗎?那不就開悟了嗎?這樣可不可以呢?答案是:“不可以!”因爲如果只剩下第八識如來藏,沒有了前七識,第八識離見聞覺知且不能返觀自己的存在,根本就無法了知自己,那要如何來明心?沒有前七識,您就不存在了,那您又如何能來修學佛法、求證菩提、明心開悟?所以修學大乘佛菩提的人,明心開悟的道理,是要用妄心去找到真心的。如果舍棄妄心不用,或是把妄心保持在一念不生而不分別、不參禅的無記狀態,卻想求明心證悟實相,終不可得。二乘菩提就是把妄心滅了,十八界滅了,而可以出叁界;可是在無余涅槃的境界中,阿羅漢自己的七轉識都不在了,又如何能了知第八識如來藏在何處?所以還是不知道生命的實相,還是不知道如來藏在哪裏。就因爲他們沒有證得第八識真心如來,所以不能發起般若實相智慧,才說他們只是證得二乘菩提的解脫果而已,不能成爲實證佛菩提的菩薩。

  大乘禅宗的開悟明心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真心第八識如來藏的所在,親證第八識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如是才能現觀第八識的種種體性(功德性)而生起真正的般若實相智慧;若沒有證得如來藏,就只能理解般若實相的表相,無法發起真正的實相智慧;所以想要證得真正實相般若智慧的人,首要之事就是求證如來藏──禅宗的開悟明心。

  想要證悟明心,必須要有工具,這個開悟的工具就是妄心:用會分別、會思惟、會尋找的妄心意識,來尋找無分別性的真心如來藏,才能找到本已存在的如來藏而明心;因爲真心如來藏離見聞覺知,也沒有分別性,所以祂不會自己找自己,也不會把祂自己的所在告訴您。當代的大師們全都悟錯了,原因就是想要把妄心自己變成第八識真心;或是直接把妄心當成真心,就說是開悟了,結果都落到意識裏面去了!因爲妄心意識永遠都是第六意識,永遠都是因緣所生法,不可能變成本來常住之第八識如來藏。

  他們都是把意識修行到一念不生時之境界認爲就是開悟的境界,可是真心第八識如來藏卻本來就是一念不生、本來就是無分別,不是靠修行才變成一念不生及無分別;他們的一念不生卻是修行以後才獲得的,並且不是修到一念不生以後就永遠都一念不生;而第八識如來藏卻是修行以前就已一念不生,修行開悟以後也仍是一念不生,是與定中一念不生的意識覺知心同樣一念不生的;而意識出定以後出生妄想、妄念時,如來藏仍是一念不生的,不是修行以後才一念不生的。

  修行而得之法必是生滅法,非如佛經所說本來常住不滅之法;假使有人把妄心意識修到絕頂的純清,進入非想非非想定中,極長時間住在離念境界中,仍然是意識,不能改變意識心成爲真心如來藏;因爲能覺能知、能住在一念不生境界中的意識,以及能處處作主、時時作主的意根都不具備真心的體性,永遠都不可能藉由修行來變成第八識真心。若有人想要藉由修行將完全不具備真心體性之妄心變成真心,就如同想把“沙”煮成“飯”一樣的無智,飯是要以米來煮成的,不是以沙來煮成的;米是如來藏,沙是意識,不可變來變去、混爲一譚。

  佛菩薩都說七識心是妄心,是教我們不要去執著祂,因爲妄心不是常住不壞的心,也不是本來清淨的心;祂不是我們所要親證的真心,但卻是要用祂來作修行的工具才能找得到真心如來藏;因爲真心無形無相而又離見聞覺知,不會返觀自己的存在而了知祂在何處,所以我們得要有能分別的妄心才能找得到祂,所以不能舍棄能分別的妄心不用。要用能分別的妄心,來找到本來就是無分別的第八識真心,才是禅宗般若禅的正確禅法;當您找到了本來無分別的心,才是真正的親證實相,才會開始出現般若實相的智慧,就能生起般若經所說的智慧;然後一步一步向前邁進,地地增上,圓滿成就佛道,這才是真正的證得無分別智──既是無分別而又同時有智慧可以爲人說法──不是一念不生而無分別、不能爲人說法,成爲無分別而無智的白癡;也不是悟時無分別,爲人說法時就變成有分別;而是悟後獨住時以及爲人說法時,都是無分別而同時又有實相智慧而能分別,都是一念不生而又不妨念念爲人說法。這才是真正的佛菩提道。如果所證悟的不是第八識真心,那就不可能成就這種無分別而又有智慧的實相境界,就絕對不能說是開悟明心親證實相。

  有一位大師說:“開悟的人不會說他已經開悟,說自己已經開悟的人就不是真正的開悟。”說這句話的大師是根據什麼來說的?這其實是不如理作意,以及想要隱藏他自己未開悟的事實,而又要令大衆認爲他已經開悟的說法,此種說法完全沒有根據。我們不禁要請教這位大師:“當您說這句話的時候,您心裏認爲自己是開悟了呢?還是未開悟?若您認爲自己已經開悟,那跟說與不說又有何差別?若您認爲自己未開悟,那您是如何知道開悟的人不會說他已經開悟?”正如同一家旅行社的領隊,他心裏一定知道自己是領隊,不管他有沒說他是領隊,他還是領隊,當他有必要的時候一定會向別人說他是領隊,您能說“領隊不該說自已是領隊,說自己是領隊的人就不是真領隊”的話嗎?這話能說得通嗎?真正證悟的善知識所說的法,是不會違背了義經典的,是能經得起諸方來揀擇的,能夠長時間經得起諸方嚴厲考驗的人才是真正善知識,特別是能面對全體佛教界的最嚴格檢驗者;所以辨別真假善知識,不在于善知識說悟與不說悟的問題。真正證悟的善知識,絕對是有證量的,如同領隊旅行的人,必須有親自走過觀光勝地的領隊經驗才是真正的領隊。從密意來說,開悟的密意是不可以明說的,這是遵從世尊告誡之意:密意不得泄漏給悟緣尚未成熟的人。所以除了不可說密意之外,其他的皆可說。如同禅宗公案,所說的皆同一味,不都是開悟的人已經在說開悟的境界了嗎?只是未悟的人看不懂而已。

  “說自己開悟的人,他就是沒有悟的人。”這話是與曆史事實相違背的。譬如《六祖壇經》六祖開示雲:“善知識!我于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這不正是六祖明說自己證悟了嗎?而且他說法利生叁十七載了,能說六祖“自稱開悟的人就不是真悟”?只是真正證悟的善知識,不會逢人便說自己已證悟,只是告訴您要如何修行才能真正的找到第八識真心,會觀察您是什麼地方悟錯了,善知識會指導您正確的方向,而且能確實了知您是否已證悟,因爲善知識是如實走過來的。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衆,是時衆皆默然,唯迦葉菩薩破顔微笑。世尊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诃迦葉。”請問佛世尊開悟了否?佛不是公開說自己已證悟了嗎?依照那位大師的邏輯,他心中是否在指責佛陀沒有開悟呢?

  真正的修行,要依止真正的善知識,因爲善知識所證悟的是第八識如來藏,不是把妄心處在離念靈知境界而自以爲悟。自己要先證悟到第八識如來藏,然後才有能力來教導佛子們證悟明心;已證悟的善知識,他所撰述的著作與開示之法語,與未證悟的人所說的開示,絕對是迥然不同。未證悟的人卻說能幫人證悟,在佛菩提道上來說,那是不可能發生的;就好像是不會遊泳的人,說他能下水把人救出來一樣,那是滿口荒唐言,只能蒙騙叁歲小兒。

  

  

《開悟要訣》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