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來魔斬,佛來佛斬
唐仲容
深知一切法如夢如幻,雖有而非真實;若說實有,即唯實有此幻事而已。既然事唯是幻,就不可言說其有實事、實性,故說是什麼,或說不是什麼,都與其如幻非實的真實相相悖。深知此中道理,心安住在這個道理中,即是正念。安住在這正念上,安住在沒法言說執著之所以然的這個道理上,則心自然清淨,于各種外境現前時,自能寂然不動。
在日常修行時,什麼境界(此中境界一詞,特指所緣的事境,而非什麼神秘經驗)現前,統統觀如夢幻,不要把他當成真實的法,不要于中取我、取法,而要安住在二空真理之中。若外境擾心,起了煩惱,總是你又把事情(法)當真了。則又須再念其如幻,觀我法空,提起正念,以離執著,將我法二執打下去,降伏其心,此即稱魔來魔斬。
此時,如果去把出世間的菩提涅槃等當成實在的一法,也與一切法如夢不真實的實相相悖,也是我法執著;或者退失自力、因力的信心,顛倒本末的去迷信什麼他力、緣力的佛力,去妄想緣力變成因力而念佛,以爲有捷徑可走,有機巧可偷,雖表面上可積點小福,但是卻與開悟生智、破除執著背道而馳,也是執著,也是邪念,此稱佛來佛斬。
當然,一方面觀菩提涅槃等亦是無實我法之性可得,一方面又欣樂其出世功德,發起進趨的清淨信欲等;一方面知佛力只做部分緣力、增上力,而不能做得度的因力;一方面又念佛浩浩聖恩功德等,則是佛子的本份事,自然不在佛來佛斬之列。
心能安住在上說的這個境界上,就是定。這定境與外道無想定不同,因爲這是安住在諸法如夢幻不可言說的道理上的,是心裏清楚明白的般若智慧。這樣任運隨緣,就是“菩提日日長”。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方法只有一個,從“觀”字入手。心安住在我法二空沒法言說的道理上,製心一處,就是清淨心。分別時,觀所分別的事如夢如幻,包括世間的事,出世間的事,也包括念佛――把念頭上的邪分別斬去。所以《金剛經》上說:“須菩提,我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就是以無住爲住的“住無所住”。後來曆史上許多講禅淨雙修的祖師並不懂得這一點,不懂真正的禅法。
反複參悟,默契在心頭,正念住心成了習慣,心裏有了力量,則不需要再觀如夢如幻,安住于正住即可。如《金剛經》所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即隨緣任運。
(劉俊筆錄、整理)1996年10月13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