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二十七章)▪P2

  ..續本文上一頁他看不到浩如大海的境界而沈沒了。因此 ,得到一點空,便萬事不敢動,一個念頭來,或你找他做一點事都怕得很,他會說:“哎呀!修行人哪有這麼多啰嗦,哎呀!修行人要看空呀!”實際上,他在逃避,逃避到哪裏?叁、“溺解脫之坑”,你覺得自己空了是解脫,這個解脫是陷人坑呀!把你坑下去了。因爲光是求解脫,功果是永遠也無法成就,功德沒有成就,你想證得菩提之果而證初果,免談。所以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出家的同學很容易被這個境界所困住。

  錯解無生無生路

  又不可效無聞比丘,妄指無生,求升反墮。

  龍樹菩薩所著的《大智度論》裏,有提到無聞比丘是佛的一個弟子,在他證到後,自認爲對了,就離開佛,不再好好學,自己跑到山裏頭,自以爲這就是道。後來墮落了,照佛的經教與戒律,守空以爲究竟,修持下去的果報是墮入了阿鼻地獄。因此,不要以爲修行這條路好走,我常勸青年同學好好的人不做,玩這個東西幹什麼?萬一玩得不好更麻煩,所以不可效法無聞比丘。因爲他“妄指無生,求升反墮”,他認爲一念不動就是道,這是我們大家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這幾十年來《六祖壇經》很流行,抓到壇經裏所謂的無念不放。其實,六祖大師解釋得很清楚呀!他說“無者無妄想”,但不是不知道哦!“念者念真如”。但是,一般學佛的人,誤解抓住一個無念即究竟,就變成無聞比丘。這樣學佛啊!“求升反墮”,本來想走升華之路,結果卻墮落了,墮落到阿鼻地獄。阿鼻地獄也沒有什麼可怕,只是在陰境界,陰陰沈沈,自性的光明永遠也不會亮起來。

  道在屎尿,莫向屎尿掬

  似苦行外道,唯投見網,期悟遭迷。

  這更要注意了,有些朋友的修持特別喜歡般舟叁昧,以爲苦行是道。錯了,苦行非道,但是你聽了苦行非道,那麼我就不打坐、不盤腿,吃不了苦,我要快樂才是道,這也錯了。這裏講的苦行非道,是指有些修外道的法門,一天餓著不吃飯,以爲餓就是道;或是冬天冷得要死也不穿衣服,以爲凍就是道等等。這些在臺灣比較少,我們在大陸則常看到。比如,有位修道家的,每天都要跳進茅坑裏去洗個澡(以前大陸有大茅坑)他說是最高的道,他還引用莊子的話“道在屎尿”,屎就是大便,所以,他要下去洗澡。最後,還要跑到清水池裏洗幹淨。結果有一天他跑到峨嵋山來,那時我正在那兒閉關,在峨媚山九月以後大雪封山了,根本沒有雨水,都是靠雪融化的雪水在一個水坑裏,要吃七、八個月。他在廁所裏先洗了澡,然後要泡到水坑裏去,那我們要喝什麼水呀!最後把他叫過來問,我說你是不是封師爺的弟子?因四川西甯有個大阿羅漢封師爺,就是封師父,他的法門以苦行爲師,但他是真有道的。他一輩子住在廁所上面,我們要向他頂禮,還要跑到廁所上面去。當年大陸的廁所,不像我們現在臺灣的廁所,我們這邊的廁所,還可以住,當年那邊的廁所髒得要死。我說你是不是他的徒弟?他說是的。我說你混帳,我要把你帶去給你師父,我不准你洗,後來硬是把他給戒掉。其實,封師父也沒有這樣教他,是他自己亂搞的。

  見網是迷惘

  其實,苦行外道都是落在見網。今天我跟一位同學講話,我說人爲什麼不能見道?不管你是修哪一宗、哪一派,基本的教理要了解。因爲見、思二惑有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和貪嗔癡慢疑諸結使。我們之所以無法成道,就是因爲這心裏頭的結無法打開。什麼是見呢?就是我們主觀的成見,那種意識狀態的觀念解脫不了。比如,見取見,我認爲就是這樣,把佛經的理論錯解了,主觀的觀念形成了,這種觀念非常牢固的時候,就是佛說的話也聽不進去,見有這麼厲害!還有思惑,思不是想哦!思惑是那形成你阿賴耶識的成份,成了你自己欲習的慣性,或者是無明,它永遠障礙住你。

  因此,苦行外道堅決認爲不修苦行,不足以圓滿功德,不足以成道,因此被見網所困。同樣地,有人說,非清淨不能成道,也是被見網所困。我們要知道見思二惑隨時在套住我們,這是大魔障。相反地,不被見思二網困住,見思二惑完全解脫了,才可以說是真正在修道。“期悟遭迷”,他說,這些人非常可憐,他修行的目的是希望能開悟,現在不但不能開悟,反而更加倍地迷。像現在,很多學禅宗的外國朋友來問參話頭,他們誤以爲參話頭就是禅。其實參話頭是禅宗沒落時的辦法,是宋朝、元朝以後,禅宗衰退了,逼不得已所創立的法門。因此,我們千萬不要走上這個錯誤的路;如果走上這條路,本來期望著能開梧,卻愈走愈迷路。

  斯定慧門,是真修路,照宗門之皎日,泛覺海之迅航,駕大白牛車之二輪。

  “斯定慧門,是真修路”,上面所講的定慧等持的法門,是真正修行的道路。“照宗門之皎日”,不只是禅宗,包括天臺宗、密宗、華嚴宗等等都普照了。“泛覺海之迅航”,這是文學的句頌,我就不再解釋了。“駕大白牛車之二輪”,大白牛車是《法華經》的比方,經文說有叁乘,羊車是小乘,鹿車是中乘,大白牛車是大乘。乘字的意思,是坐上這個交通工具就可以到達目的地,因此,我們中文這個乘字就用得好,不是大車、小車的問題,而是大乘、小乘。坐車也叫乘,坐船也可以說乘船,騎馬也可說乘馬,背一個人過去叫乘人,所以它是活的。假如,照呆板的翻成大車、小車,那我坐飛機就不能列彼岸,而只有坐車子了。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二十七章)》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