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變了。一切言行隨心所欲,處處隨便,以爲夫婦間不需要客氣了,對自己的缺點不僅不改正,反而大大例例,隨時表現,還自以爲夫妻之間,不需要掩飾弱點,而不知夫婦間最需要的是客氣和尊重。還有的夫妻一方總想控製對方,以遷就自己。逐漸的把所有的劣處,毫無顧忌的暴露出來了,結果日久生厭,只覺得對方的可憎了。誠如佛在《無量壽經》裏說:“自妻厭憎”,和《玉耶女經》裏說:“見夫不歡”。彼此厭憎不歡,于是雙方感情轉趨破裂。
要防止夫妻間日久生厭,丈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丈夫要學會經常關心妻子,對她溫存體貼,如當她休息或疾病的時候,你得細心地去照料她;
丈夫要學會經常感謝妻子。當她替你做一些小事,如縫補衣襪之類,你不可認爲是她的本分,應該要說聲:“謝謝”。在表面上,她雖然覺得你的話是多余的,但是她的內心,卻有非常的快慰。
妻子喜歡丈夫當著別人面前誇獎她。這種稱揚使她心裏不僅愉快,而且非常感激。妻子最討厭當著別人的面前,批評她的短處,使她面子上難堪。丈夫需要糾正她的時候,應避免被父母兒女或他人聽見。
妻子有意見,應當虛心聽受,然後和她詳細討論,要尊重對方的意見;對方倘有錯誤,要糾正時,切忌粗暴口吻;華嚴經裏說:“常作潤澤語,柔軟語,聞者喜悅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不可作“毒害語、蠱犷語,苦他語,令他嗔恨語,如火燒心語。”
(2)威嚴不亵
威是莊重而不浮躁,嚴是尊嚴而能自愛,不亵是不可輕慢。待妻的舉止應該莊重禮貌,言語行爲不可輕薄放縱。
另外,對于性生活要有節製,否則有傷雙方的身體;甚至釀成終身的疾病。因爲性欲過度,會導致精神不振、神經衰弱等,于身心均有不良影響,也會引發憤怒,煩躁,憂郁的病態,夫婦感情,就會因而走下坡路。爲保持健康計,同時應視各人年齡的大小,身體的強弱,而節製性的生活。這樣可以避免故意放縱的危害,增進家庭的幸福。縱欲是最可畏,應該“嚴”與防範的。佛言:“節己莫淫她,自妻生知足,是故妻愛己,不爲他人侵”。
(3)衣食隨時
女人常歡喜丈夫贈與她心愛的東西。所謂心愛的東西倒並不一定要價值昂貴的,只要你是爲她而買的,她心裏就感到無限的愉快了。如衣料食品之類,當她心裏想要而還沒有開口的時候,你就買來送她,她自然喜出望外,感到你是關心體貼的人。
(4)莊嚴以時
這“莊嚴以時”就要給妻子購買衣物裝飾,使她能打扮得整潔而適合時代。因爲愛美之心,是任何妻子都有的。但是,做丈夫的也不可使她打扮得過分華麗,競奇炫異,流于奢侈,一味追求“新潮”,則失了莊嚴的真意義。服飾是身的容儀,修養的品位,在選擇衣物裝飾時,應要顧到這兩點。
(5)委付家內
做丈夫的對于家中大小事件,只須主持大體,而不必爲微細的瑣事,一樁樁親自去督察管理。丈夫對家政明察秋毫般地去幹預,作求全的責備,是常會使妻子感到不快和沒趣,所以,即使妻子處理事務有失當之處,也要“言色相和”、理解寬容,讓妻子當家。
要知道如果沒有妻治家,那丈夫就有後顧之憂了。
叁、如何當好妻子
如何爲妻,佛陀教誡甚多。如佛言:女人當“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輕慢夫婿”;“夫婿遠行,整理家中,無有二心”;“甘心苦樂,無有二心,慕修婦道,不擇衣食”等等。
在佛經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戲劇性的當屬《玉耶女經》。它講述了印度玉耶女,經佛陀教誡後,從一個驕慢的女人變成一個謙虛的女人的故事,既生動又有說服力,全經詳細說明了該如何當好妻子。
據《玉耶女經》等載:玉耶是王舍城護彌長者的女兒,出生“豪貴長者家女,端正無雙。”玉耶因長得姿容美麗,身材楚楚動人,加之從小嬌生慣養,故養成驕慢性格。後嫁給舍衛國須達多長者第七子爲妻。須達多爲波斯匿王大臣,其性仁慈,是當時著名的佛陀在家護法者,因常憐愍貧窮、孤獨者,好行布施,故人譽爲“給孤獨長者”。須達多長者的家庭非常和睦,六個兒媳不僅溫良賢慧,並且都信奉佛法。而玉耶女嫁到夫家後,仍然心氣高傲,既對公婆沒有孝順服侍,對丈夫和親友也缺乏應有的尊重,“驕豪傲慢,不以婦禮承事姑嫜(公婆)夫主。給孤獨家議曰:其婦驕慢,當以何法而教訓之?若以杖捶非善法也,若無訓教,其罪日增長者。”
由于玉耶不能善盡婦道,沒有女子賢淑的德行,令須達多長者非常失望傷心,他想不到本是大家閨秀出生的玉耶,才嫁進夫家,就這麼目無尊長,我行我素,攪得家庭的人事不和,是非不斷。須達多曾幾次要她同去見佛,希望佛能感化她,但她終是拒絕不肯去。須達多長者知道教化玉耶,除了佛陀以外,誰也沒有辦法。但玉耶又與家人、媳婦們不同,從不願去祗園精舍聽聞佛陀說法。
不得已,須達多決定請佛陀上門應供(吃飯),以便以佛法教育媳婦。須達長者到祇園精舍求見佛陀,對佛陀禀告道:
“慈悲的佛陀!我今天有一件事情不能不來請佛陀相助,本來家醜不可外揚,但佛陀是我們衆生的慈父,惟有佛陀的威德,才能調伏剛強難化的衆生。
“佛陀!弟子一共生有七個兒子,六個兒媳都能孝順賢慧,唯有第七個兒媳玉耶,長得絕頂聰明美麗,但她驕慢異常,時時出言不遜,輕慢尊長。
“我們本想常帶她來請佛陀開示,但愚癡遮蓋她的心靈,她非但不信,而且毀謗佛陀。她以爲人生就是享樂第一,美貌第一,愛情第一,除此她什麼都不願關心。我們沒有什麼辦法可想,只得請求佛陀慈悲,爲度化我這頑強的兒媳想個辦法。”
佛陀察知須達長者的心,當即說道:
“玉耶既不願前來,你又對她這麼愛護關心,那麼,我明天就到你府上去訪問一趟吧!”
須達長者聽佛陀說要光臨他的家裏,驚喜感動得老淚橫流,當即奔向佛陀座前,頂禮佛足。
第二天,佛陀帶領弟子,到達長者家中,長者夫婦,以及七子六媳都出來環繞佛陀叁匝,以示歡迎,獨有玉耶逃避佛陀,不肯出來。長者感到非常對不起佛陀。心想討娶這不賢慧的兒媳,而且辜負到佛陀的慈悲,這是全家的恥辱!
但佛陀卻不以爲意,反而心生慈愍,以神通力從全身放出萬道金光,照得所有的牆壁如透明的玻璃,大家這時都看到玉耶在門後縫裏,偷望著佛陀。玉耶對佛陀雖有抵觸,但一見到佛陀的相好光明,過去的反感都一掃而光,且“衣毛爲豎,戰栗惶怖。”她知道自己的身體已隱藏不住,只得出來站在佛陀的身旁,低著頭,不敢仰望佛陀的慈顔。
佛陀心平氣和的說道:
“玉耶!女人光是容貌端正姣美,不名爲美人,更不值得驕傲,而心行端正,有貞靜幽娴的女德,才受人尊敬,方可名爲美人。姿容的秀麗,身材動人,雖然可以誘惑迷醉愚人,但不能夠受人尊敬,並不能算做很好的人。而自恃美貌,看不起他人,行爲不檢點,只會爲自己的將來帶來無窮的苦患。而生爲女人之身,注定她就具有叁種缺陷和十種業障。”
佛先說女身有“叁種缺陷”和“十種業障”,導致得女人多苦,因而折伏了玉耶的驕慢心。
女人的叁種缺陷是:
一、 童年要受父母管束,不如男孩自由;
二、 是出嫁要依賴丈夫,自己沒有自由;
叁、 老時遇有不孝的兒媳,還要忍受譏笑和阻礙。
女人的十種業障是:
一、 出世時父母有重男輕女的厭惡觀念;
二、 因女孩不是自家人,不盡心撫育;
叁、 嫌女大須嫁,爲了婚事挂心;
四、 女子怕羞,常畏見人,不夠大方;
五、 長大委身了他姓,自己不能做主;
六、 懷妊時大腹便便,行動不便,痛苦異常;
七、 生産子女,疼痛難忍;
八、 仰賴丈夫,時恐失愛;
九、 性好虛榮,打扮費時,身流不淨,多于男人;
十、 心多猜疑嫉妒,好談是非,喜怒無常。
那麼,還有什麼值得驕傲呢?
隨後,佛陀爲玉耶女說法,批評她自恃美貌、出身豪貴而驕慢夫主,指出外貌美麗不足爲美,心靈純潔、行爲端正方爲真美,教導她如何做個好的妻子。玉耶女聞佛陀教誡後,深悔過去的錯誤,向佛哀求忏悔。
“玉耶流淚,前白佛言:我本愚疑不順夫尊,自今已後當如婢婦,盡我命壽不敢憍慢。即前長跪,求受十戒叁自歸命。”
玉耶請求皈依佛門,佛即爲其授十戒。她發願世世生生,作一學佛居士。須達長者的全家,見狀歡欣鼓舞,也都爲她祝賀新生。從此以後,玉耶就成了一個賢良的媳婦,爲遠近的人們所共稱道。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佛陀教導如何做個好的妻子,爲女人說了哪些法?
(1)爲妻五道:
《玉耶女經》言∶“佛告玉耶。作婦之法。當有五等。何謂爲五。一如母婦。二如臣婦。叁如妹婦。四者婢婦。五者夫婦。何謂母婦。愛夫如子故。名母婦。何謂臣婦。事夫如君故。名臣婦。何謂妹婦。事夫如兄故。名妹婦。何謂婢婦。事夫如妾故。名婢婦。何謂夫婦。背親向疏永離所生。恩愛親昵同心異形。尊奉敬慎無憍慢情。善事內外家殷豐盈。待接賓客稱揚善名。最爲夫婦之道。”
即做人妻室的女人,應要奉行五道:
第一、要作母婦:敬愛丈夫,要有如父母愛護子女之心;
第二、要做臣婦:要把丈夫當做君王看待,自己猶如臣下;
第叁、要做妹婦:視丈夫如同胞的兄長,夫婦要相敬如賓;尊敬丈夫如敬哥,謙虛,以丈夫之喜好自住。此名妹妹般妻子。
第四、要做婢婦:侍奉丈夫,有如婢女侍奉主人,常存恭敬尊重的心;
第五、要做夫婦:和丈夫要永遠孝養父母翁姑,和睦親族。夫婦要有恩愛之情,要有親愛之實。形體雖異、誓不二心,接待賓客,勤治家事,不談他人是非,不道人之長短。
(2)奉行五善
《玉耶女經》言∶“佛告玉耶言: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向口,先進姑嫜(公婆)夫主;二者看視家物,莫令漏…
《第二章 家庭與婚姻 第一節 夫妻和諧之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