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起信論講記 目錄

  淨界法師主講

  大乘起信論講記

  目 錄

  ■ 第一卷

  ◆學佛基本態度──忍精進

  壹論主略史

  ■ 第二卷

  貳解釋標題

  甲一別釋

  ■ 第叁卷

  甲二合釋

  ■ 第四卷

  參隨文釋義

  甲一歸敬述意┬乙一歸敬叁寶

  │

  └乙二述造論意

  ■ 第五卷

  甲二正說五分┬乙一釋科┬丙一標宗

  │ │

  │ └丙二列科

  │

  └乙二正說┬丙一因緣分┬丁一標章

  ┌──────────┘ │

  │ └丁二征釋┐

  │┌────────────────────┘

  │└┬戊一正明八因┬己一總征

  │ │ │

  │ │ └己二別釋

  

  ■ 第六卷

  │ └戊二釋疑明意┬己一釋疑┬庚一征問

  │ │ │

  │ │ └庚二答釋┬辛一總釋

  │ │ │

  │ │ └辛二別釋

  │ │

  │ └己二明意

  │

  ├丙二立義分┬丁一結前生起

  │ │

  │ └丁二正立義宗┬戊一總標

  │ │

  │ └戊二別說┬己一出法體┬庚一就體總立

  │ │ │

  │ │ └庚二開門別立

  │ │

  │ └己二彰名義┬庚一明大義

  │ │

  │ └庚二顯乘義

  ■ 第七卷

  ├丙叁解釋分┬丁一結前起後

  │ │

  │ └丁二標列正解┬戊一標列

  │ │

  │ └戊二正解┬己一顯示正義┬庚一總標二門

  │┌────────────────┘ │

  ││ ├庚二各釋二門┐

  ││┌──────────────────────┘ │

  │││┌────────────────────────────┘

  │││├辛一釋心真如門┬壬一釋心真如相┬癸一正诠顯法體┬子一借言诠法

  ││││ │ │ │

  ■ 第八卷

  ││││ │ │ └子二顯法離言

  ││││ │ │

  ││││ │ └癸二明隨順悟入

  ││││ │

  ││││ └壬二即示大乘體┬癸一略標釋

  ││││ │

  ││││ └癸二廣釋成┬子一釋空義

  ││││ │

  ││││ └子二釋不空義

  ■ 第九卷

  │││└辛二釋心生滅門┬壬一正釋此心生滅因緣相┬癸一明染淨生滅┐

  │││┌───────┘┌──────────┘ │

  ││││┌───────┘┌─────────────────┘

  丙己庚壬癸┌───────┘

  │││││├子一正釋心生滅┬醜一標名列義

  ││││││ │

  ││││││ ├醜二依各釋┐

  ││││││┌──────┘ │

  │││││││┌───────────┘

  │││││││├寅一釋覺義┬卯一總立本始二覺

  ■ 第一○卷

  丙己庚壬癸子醜寅 ├卯二別辨本始二覺┬辰一辨始覺義┬巳一總標淺深

  ││││││││┌────┘ │ │

  ││││││││卯┌────────────┘ ├巳二詳示淺深

  ││││││││││ │

  ││││││││││ └巳叁明淺深無性

  ■ 第一一卷

  丙己庚壬癸子醜寅卯│

  │││││││││└辰二辨本覺義┬巳一標二相

  │││││││││ │

  │││││││││ └巳二釋二相┬午一智淨相┬未一示相

  │││││││││ │ │

  │││││││││ │ └未二釋成

  │││││││││ │

  │││││││││ └午二不思議業相

  │││││││││

  ││││││││└卯叁總顯四種大義

  │││││││││

  │││││││││四、緣熏習鏡

  ■ 第一二卷

  丙己庚壬癸子醜│

  │││││││└寅二釋不覺義┬卯一總明不覺依覺故無實

  │││││││ │

  │││││││ └卯二別示不覺虛妄相

  ■ 第一叁卷

  ││││││└醜叁總辨同異┬寅一標

  ││││││ │

  ││││││ └寅二釋┬卯一釋同相

  

  ││││││ │

  ││││││ └卯二釋異相

  ││││││

  │││││├子二明生滅因緣┬醜一明迷染因緣┬寅一總明依心故轉

  ││││││ │ │

  ││││││ │ └寅二別釋意及意識┬卯一釋意

  ■ 第一四卷

  ││││││ │ │

  ││││││ │ └卯二釋意識

  ■ 第一五卷

  丙己庚壬癸│ └醜二明悟淨因緣┬寅一明悟有淺深

  ││││││ │

  ││││││ └寅二詳釋淺深差別┐

  ││││││┌───────────────────────┘

  ││││││├卯一總明義深

  │││││││

  ││││││├卯二別示次第┬辰一正釋悟淨次第┬巳一明離染心次第

  │││││││ │ │

  ■ 第一六卷

  │││││││ │ └巳二明離不覺次第

  │││││││ │

  │││││││ └辰二轉釋相應不相應義

  │││││││

  ││││││└卯叁結示二障

  ││││││

  │││││└子二明生滅因緣┬卯一正辦

  │││││ │

  │││││ └卯二釋疑

  ■ 第一七卷

  │││││

  丙己庚壬└癸二明染淨熏習┬子一總標熏義

  ││││ │

  ││││ ├子二釋熏習染法┬醜一正明熏義

  ││││┌───────┘ │

  

  ■ 第一八卷

  丙己庚壬│ │

  │││││ └醜二釋義差別

  │││││

  ││││├子叁釋熏習淨法┬醜一正明熏義

  │││││ │

  ■ 第一九卷

  │││││ └醜二釋義差別┬寅一釋妄熏義別

  │││││ │

  │││││ └寅二釋真熏義┐

  │││││┌────────────────────┘

  │││││├卯一總標

  ││││││

  │││││├卯二別釋┬辰一釋體別┬巳一正釋

  ││││││ │ │

  ││││││ │ └巳二釋疑┬午一疑問

  ││││││ │ │

  ││││││ │ └午二答釋┬未一直約無明煩惱厚薄釋

  ││││││ │ │

  ││││││ │ └未二更約因緣互相成辨釋

  ■ 第二○卷

  丙己庚壬││ └辰二釋用熏┬巳一略標

  ││││││ │

  ││││││ └巳二各釋┬午一釋差別緣

  ││││││ │

  ││││││ └午二釋平等緣

  ││││││

  │││││└卯叁結示

  │││││

  ││││└子四結判斷與不斷

  ■ 第二一卷

  │││└壬二顯示大乘體相用┬癸一顯示體相┬子一正顯示

  │││ │ │

  │││ │ └子二釋疑

  ■ 第二二卷

  丙己庚 └癸二顯示用┬子一正明用即真如

  │││ │

  

  │││ ├子二廣明隨機見別┐

  │││┌───────────────┘ │

  ││││┌───────────────────────┘

  ││││├醜一總明隨機

  │││││

  ││││└醜二別示見別┬寅一約所依識以判二身┬卯一標征

  ││││ │ │

  ││││ │ └卯二正明┬辰一明應身

  ││││ │ │

  ││││ │ └辰二明報身

  ││││ │

  ││││ └寅二約機所見以判粗細

  ││││

  │││└子叁結示真如妙用

  ■ 第二叁卷

  │││

  ││└庚叁結示證入

  ││

  │├己二對治邪執┬庚一總標二見

  ││ │

  ││ ├庚二別釋二見┬辛一人我見

  ││ │ │

  ■ 第二四卷

  ││ │ │

  ││ │ └辛二法我見

  ││ │

  ││ └庚叁究竟離妄┬辛一正明

  ││ │

  ││ └辛二釋疑

  ■ 第二五卷

  ││

  │└己叁分別發趣道相┬庚一總標

  │ │

  │ └庚二別釋┬辛一釋信成就發心┬壬一征起

  │ │ │

  │ │ └壬二解釋┬癸一釋信成就┬子一正釋成就

  │ │ │ │

  │┌─────────────┘ │ └子二兼顯未成

  ■ 第二六卷

  

  ││ └癸二釋發心┐

  ││┌───────────────────────────────┘

  ││├子一釋所發之心┬醜一正釋

  │││ │

  │││ └醜二釋疑

  │││

  ││├子二釋發心之行

  ■ 第二七卷

  ││└子叁釋發心之益┬醜一正明勝益┬寅一約實明能

  ││ │ │

  ││ │ └寅二約權簡過

  ││ │

  ││ └醜二顯退不退┬寅一權說有退

  ││ │

  ││ └寅二實則不退

  ││

  │├辛二釋解行發心

  ■ 第二八卷

  ││

  │└辛叁釋證發心┬壬一明分證┬癸一明所證┬子一明證體

  │ │ │ │

  │ │ │ └子二明起用

  │ │ │

  │ │ └癸二明心相

  │ │

  │ └壬二明滿證┬癸一正明

  │ │

  │ └癸二釋疑┬子一釋一切種智疑

  │ │

  │ └子二釋任運利生疑

  ■ 第二九卷

  ├丙四修行信心分┬丁一結前起後

  │ │

  │ └丁二正說修信┬戊一正明修習信心┬己一總征

  │┌─────────────┘ │

  ││┌─────────────────────┘

  ││└己二別釋┬庚一釋信心

  ││ │

  ││ └庚二釋修習┬辛一總標

  ││ │

  ││ └辛二別釋┬壬一釋施門

  ││ │

  ││ ├壬二釋戒門

  

  ■ 第叁○卷

  ││ ├壬叁釋忍門

  ││ │

  ││ ├壬四釋進門┬癸一總明精進意

  ││ │ │

  ││ │ └癸二別示精進法

  ││ │

  ││ └壬五釋止觀門┬癸一總標

  ││ │

  ││ ├癸二別釋┐

  ││┌──────────────────────┘ │

  │││┌──────────────────────────┘

  │││├子一釋止┬醜一明修相┬寅一修前方便

  ││││ │ │

  ││││ │ ├寅二正明修法

  ■ 第叁一卷

  ││││ │ │

  ││││ │ └寅叁揀成不成

  ││││ │

  ││││ ├醜二明證相

  ││││ │

  ■ 第叁二卷

  ││││ ├醜叁辨魔事┬寅一示魔事相┬卯一明致魔之由

  ││││ │ │ │

  ││││ │ │ └卯二明魔事之相┬辰一辨形聲

  ││││ │ │ │

  ││││ │ │ └辰二辨起過

  ││││ │ │

  ││││ │ └寅二示對治法┬卯一治邪

  ││││ │ │

  ││││ │ └卯二皈正

  ││││ │

  ││││ └醜四勸修習┬寅一正勸

  ││││ │

  ││││ └寅二明益

  ■ 第叁叁卷

  丙戊癸│

  │││├子二釋觀┬醜一明應修

  ││││ │

  ││││ └醜二明修相┬寅一明觀相

  ││││ │

  ││││ ├寅二示觀用┬卯一起大悲心

  

  ││││ │ │

  ││││ │ ├卯二因悲立願

  ││││ │ │

  ││││ │ └卯叁依願起行

  ││││ │

  ││││ └寅叁顯觀時

  ││││

  │││└子叁釋雙行

  ■ 第叁四卷

  │││

  ││└癸叁結益

  ││

  │└戊二更示勝異方便┬己一泛明念佛除障

  │ │

  │ └己二的指求生極樂

  │

  └丙五勸修利益分┬丁一結前起後

  │

  └丁二正說勸修┬戊一總勸

  │

  ├戊二別勸┬己一修學功德

  │ │

  │ └己二毀謗過失

  │

  └戊叁結勸

  甲叁結施回向

  肆結示勸修

  

《大乘起信論講記 目錄》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