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函遍複講記 第叁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條原則▪P9

  ..續本文上一頁力的人去做,你能夠勸他去做,這個善事做成了,也有你一份口業勸善的功德在裏面。

  或者你沒有去勸,忽然看到有人在做一件善事,你就發歡喜心,出贊歎語,說你真了不起,你能做這個事情,真是大善人,真是功德無量。你去鼓勵他,這也是你的善心,也是你的口業功德。這就是十大願王裏面的“隨喜功德”。

  “隨喜功德”就是對治衆生的嫉妒心。

  很多人往往是自己不想做,或者沒能力做,看到別人做什麼善事,他卻嫉妒了,他說風涼話,甚至說攻擊的語言。人家做個善事,嘲諷,你有什麼了不起啊,你又出什麼風頭啊,或者怎麼怎麼樣的。把人家說得頭都擡不起來,然後他就很高興。

  最後——你看看,我做點善事人家都說我,我又什麼出風頭,甚至還懷疑我這錢是偷來的是搶來的,那就算了,我不做了。

  這都是不好的行爲,所以要“隨喜功德”。

  “隨喜功德”有什麼好處呢?就好像有一個人在賣香,盡管你沒有參加這個賣香的交易,但你在旁邊站著,你也沾染了這個香的味道。所以你只要隨喜,這個做事的功德有你一份福報在裏面的,這是無本得利的事情。

  衆生卻不去做,這就是愚癡。

  所以,反過來說,自己不能去做,見到他人做就生起嫉妒之心,繼而就會想方設法去障礙人家,不讓人家去做,這種心就很奸詐,就很險惡,他的心量就小。心量小就叫小人,小人總是想方設法去阻礙人家做善事,散布流言蜚語。有很多人家想做點善事的人受到很多誹謗,都是這些出于嫉妒心的小人說出來的。

  那麼我們在人生的生活際遇當中,聽到這些誹謗的話,就不要輕信。

  在這個時代,本身大家都很難發起善心做善事,所以我們對一個善人,哪怕他有一點善心發起來,都要千方百計鼓勵他往前走,而且我們要參與進去,共同來完成。這才是一個君子的心行。

  如果是小人的心行,絕對現生就會折福折壽。你障礙別人實際上反過來是障礙自己,你誹謗別人最後真相大白,人家知道是你說的誹謗的話,人家就會瞧不起你,以後你的話人家根本就不會相信。

  折了自己的福德,折了自己的壽命,得不到好結果,這不是小人冤枉作小人嗎?

  真的大善人要做大善事,得到諸佛菩薩護佑,得到龍天護法的護念,你想障礙也障礙不了的,他會克服障礙把事情做完。

  我們衆生很容易就會有這種小人的嫉妒心和行爲,所以印祖在這裏痛切地告誡我們不要去犯。作爲一個念佛行人,一定要誠實,做什麼事情都要實事求是,不能弄虛作假,沽名釣譽。對于虛榮心很強的人,想通過做好事得到一點虛名,甚至從中謀利,都是不可取的。這些都要切忌。

  一個念佛行人最好做的善事不要讓別人知道,積陰德,佛菩薩會知道,定會給我們很好的果報。

  你能夠做了好事讓別人知道也可以,正常狀態。但是實際上你沒有真實去做善事,你說你做了這個善事那個善事,沽名釣譽,就會使天地鬼神都很討厭你,厭惡你了。這一厭惡,佛菩薩是慈悲,不會找你的麻煩,這些護法鬼神可就不答應了,他就要找你的麻煩了。所以有這個毛病的念佛行人要很好地改正,如果沒有的話也作爲勉勵,不要再犯。

  這個時代的衆生是容易弄虛作假的,我們一下子沒有注意這個念頭的話,就容易弄虛作假,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但騙得了凡夫的眼睛,卻騙不了天地鬼神的眼睛。佛菩薩也是六通具足,也是騙不了的。

  所以,說老實話,做老實事,才是真正合算的,最好的行爲。

  

  第十一條原則:孝敬慈愛

  世有女人,不明至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愛兒女,虐待婢仆。或屬填房,虐待前房兒女。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兒女,惠婢仆,教養恩撫前房兒女,實爲世間聖賢之道,亦是佛門敦本之法。具此功德,以修淨土,決定名譽日隆,福增壽永,臨終蒙佛接引,直登九蓮也。須知有因必定有果,己若種孝敬慈愛之因,自得孝敬慈愛之果。爲人即是爲己,害人甚于害己。固宜盡我之職分,以期佛天共鑒也。

  

  這一段講女人應孝敬慈愛。

  印祖在一生教化衆生的過程中,尤其注重教化女人。治國平天下之大權女人家操得了一大半。爲什麼呢?有賢善的女人,才會成爲賢母,有賢母才能培養賢善的子女。

  然而,女人從她自身的煩惱來看,有諸多需要教化的地方,就是有她先天的劣根性。

  佛陀在世的時候,本來是不許可女人出家的,就連佛的姨母——撫養佛陀長大的人要求出家,佛開始都不同意。

  何以故啊?女人自身的煩惱很重,女人出家會令正法縮短五百年。最後是阿難叁次懇請,佛陀以八敬法作要求,才允許了女人出家。這八敬法呢,確實是對治女人很重的煩惱的。佛對一切衆生都是平等的,沒有重男輕女一說。他對一切女人也是看作如同自己的子女,怎麼會輕慢呢?

  那只是女人的煩惱重,所以對她下的藥就要重一些。

  女人是容易傲慢的,一旦她有點地位,有點財富,就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那種傲慢之心,比天都高,這就是她自身的煩惱。所以對這樣的傲慢心就得要降伏它。用八敬法,一定令她謙卑。就是百歲的比丘尼見了新戒比丘,也得頂禮,這實際上是對她煩惱的降伏。降伏了她的煩惱,就能開發她的自性。

  那麼,確實有的時候,有些道理女人是不明白的。

  心眼小,容易嫉妒,好樂虛榮,這些都是女人身上出現的明顯的毛病。

  “或不孝公婆”,作爲女人往往就有分別心,對自己的父母特別好,對她丈夫的父母就很疏遠,不孝順。由于不孝公婆這個問題,導致了家庭很大的不和。有的家庭妻子對丈夫的父母不孝,而對她自己的父母卻特別好。女人不孝順公婆,就使家庭很不和睦。

  “欺侮丈夫”,如果丈夫的社會地位財富比她高很多,還能夠把她控製住,一旦忽然有段時間她走運了,她(現在的職業女性)的地位比丈夫高了,那你看她在家庭內就耀武揚威了,丈夫就不在她的眼裏了。這些都是女人通常會出現的毛病。所以這裏面導致了非常多的問題,很多男同胞是有苦難言。

  然而對自己的兒女,她就溺愛,百依百順。現在有些高校,上了大學,做母親的都要在校園旁邊租個房子,來侍奉她的兒女。兒女要吃餃子,她自己包好餃子坐飛機去送,這都屬于沒有智慧,溺愛的範圍。這種過度的溺愛對兒女就是一劑毒藥。

  “虐待婢仆”,她處在女主人的地位,對于家裏的仆人就加以虐待。

  或者是屬于填房(填房就是丈夫原來的妻子去世了,再續弦娶一個妻子,這屬于填房),那麼人家前妻肯定會留下兒女了,她就屬于後母。一般的女人做後母,她總是要虐待前房的兒女。

  所以這些點出來的都是女人致命的弱點,而且是女人通常出現的毛病。

  正因爲女人的煩惱很重,所以女人不能做五種王:不能做國王,不能做轉輪聖王,不能做忉利天王,不能以女身成佛,不能做魔王。

  如果她做國王了,那她自身先天的劣根性就更會暴露出來,害己害人。所以作爲女人要對自己心理上的這種煩惱,心量的狹隘,智慧的短淺等各方面要有一個清醒的認知,對女身要有一種厭離心,要轉化這樣的一種毛病。

  怎麼轉化?你對你的公婆要孝敬奉養。很多媳婦,她會自然地孝養她的父母,但是對她丈夫的父母她卻不孝,很強的分別心。曆來婆媳關系處理不好,很大的問題是來自于做兒媳婦的人,特別是現在的知識女性。

  我們常常看到,比如有一些夫妻,她的公婆可能是在農村(男同胞多是從農村考大學考上去的)。她就很瞧不起她農村的公婆,那做兒子的很想孝順他的父母,但是這裏面這一關就過不去。于是就會出現有的男同胞痛苦得年叁十晚上都到火車站去過等這些情況。

  敬丈夫——要恭敬丈夫,女人在《周易》裏面屬于坤卦,你坤要得到元亨,一定要貞順——貞而且要順(柔順),對乾卦(男人,指丈夫)柔順你才有好日子過,你才吉祥。

  如果你不恭敬自己的丈夫,這樣的女人也就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要用聖賢的智慧教法來教兒女;對家裏的仆人,要慈惠,要關懷她,給她一些好處,讓她感覺到你的恩德;對前房的兒女,都要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去教養他,以恩情去撫養。

  在中國曆史上確實有少部分很好的女性,她對于前房的子女比對自己的子女還更關懷。有這樣的女人,但是少。盡管少,但她們值得一切女人去學習。

  你能在行爲當中去孝公婆、敬丈夫、教兒女、惠婢仆、教養恩撫前房兒女,這在世間你就走在希聖希賢之正道上,也是佛門教導衆生,敦行根本之法——道德的根本。

  你能具有這樣的功德,你就會得到別人的恭敬,福德、智慧、壽命都能得到增益。你修念佛求生淨土一法,那也絕對順風揚帆,臨命終時絕對能蒙阿彌陀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九品往生。

  世間的種種行爲,有因必定有果。所以,自己如果種下了孝公婆、敬丈夫、慈婢仆、教兒女等的善因,等到你老了,就一定能受到孝敬慈愛之果。

  有時候現世就會受到報應:如果你做兒媳婦的時候,你不孝公婆,那麼等你到了中年、到了老年,你的兒子娶了媳婦了,你的兒媳婦也不孝順你。

  所以爲人即是爲己,害人甚于害己。

  前面講的“世有女人,不明至理”,這個至理是什麼?至理就有這兩句話的內涵,你對別人好,實際上就是對自己好,你害別人就等于害了自己。自他不二,衆生同體。女人要了解這個道理。爲什麼要把這個提出來,往往女人心量小,她只關心自己,自私。所以孔子也說:“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確實女人有這些方面的煩惱。做女人要有同體感,有仁愛心。這樣才會盡到一個女人的職分,這樣才能夠期待佛天善神共同來了解自己的行爲。

  所以印祖在這裏是這樣苦口婆心地教化那些女人,要把自己的一些毛病、缺點認清楚,要痛改。…

《一函遍複講記 第叁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條原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