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這一節很重要!大家想求真正的佛法,《楞嚴經》這一段都說完了!不管你修淨土、密宗、止觀、參禅……都在其內了!佛在這裏講“心物一元”的道理,上面引用了那麼多,現在引用《楞嚴經》。
佛說,善男子,我常常告訴你們“色心諸緣”。“色”是物質,“心”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心。以現代話講,我們這個身體、心理、思想、感情等等作用,以及物質世界的作用,就是“色心諸緣”。
“及心所使”,所使,使者使用,在佛學上也叫心所。由我們意識這個心所使的心。我們思想、知覺、感覺的習慣、習氣,佛學名詞叫“結使”,像打了結一樣堅固。譬如有人愛發脾氣,有些人愛小心眼、愛多心,有些人愛自卑,有些人愛貢高我慢、狂妄自大,這是每一個人心理、結使的習氣。結使就是習氣,習氣結使的作用就叫業,業是一股力量。愛發脾氣的人,看這個也不對、看那個也不對,自己有時思想,何苦嘛?心裏理智那麼想,脾氣照發不誤,因他的習氣、結使形成一股力量,業力循業發現。
佛說,我常常告訴你們,“色心”,物質世界乃至心理思想,諸緣一切、心理意識等等所發生結使的作用,“諸所緣法”,乃至世界,一切精神世界、物理世界,皆是唯心所現。剛才講過“隨衆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都是本體心的功能所呈現。換言之,我們這個物質世界,是這個欲界衆生共同的心理、觀念這股業力所形成的。
這麼說還不大清楚,比方這裏二十多年不到叁十年的時間,高樓林立。當年來此,到處一片荒田,爲什麼會變成今天的情景?二十年前建叁層樓還要但心地震、臺風,哪敢建高樓!現在再蓋叁層的樓,人家說這個家夥落伍、神經。你看物質世界的變化,是一切衆生共同心理唯心所造成,大家認爲這樣才對,恢複到以前不對,此即心理結使共同的業力所造成。這是地層表面的世界。那麼,我們心理、精神背面那個功能,因爲欲界中的芸芸衆生共同業力而構成這個地球,這一層就更深了!研究起來包含的學問就太大太大了!所以佛說這一切是唯心所現。
失心自欺
接下來佛吩咐:
“汝身”,你要知道你的身體。“汝心”,你的腦子哪些會思想、有知覺、有感覺、有妄想的那個心。
身跟心看起來好像是兩個東西,實際上是一個。五個指頭實際上根根就是一只手。所以你的身體、心理作用,統統是一個真心的作用。我們把那個心另給一個名叫真心,而把感覺、知覺、想的心叫假心。
“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你的身心就是真心(本體心)變出來的。這幾個字翻譯成中文,個個字都有作用。
“妙”,不可思議。
“明”,永遠是光明、明白的。
“真”,真實不變的。
“精”,不能當成精華、精神、精蟲的精。此精無法言喻,好得很!
“真精妙心”這個心的作用之大,有神通、有智慧,我們大家都有。
我們現在這個生命存在,有身體、有思想,不算什麼!都是“真精妙心”中所呈現的東西而已!
佛吩咐我們要認識清楚。這麼一來,我們仔細一想,上當了!怎麼上當!大家閉眼打坐,坐在那裏又念佛、又轉圈子、又練呼吸、又聽聲音……,在黑桶子裏亂搞。佛告訴我們“這一桶”以及你心裏與腦子裏的思想,不過是一個大本體心裏的一點東西,是大本體的心的功能所變現。
所以佛罵我們:
雲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爲空,空晦昧中,結暗爲色,色雜妄想,想相爲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爲心性。一迷爲心,決定惑爲色身之內。
這一段佛把我們罵得很厲害,如果變成白話,當時他一定瞪著眼睛辟裏叭啦一連串罵下來,整個就是一句:“你們都是昏頭”。他怎麼說?
首先,我們的身心不過是本性本體功能所呈現的一點。
“雲何汝等遺失”,爲什麼你們那麼笨!把自己本來妙不可思議,又圓又妙又明的本心丟掉!佛用各種好話來贊歎這個本心,又是寶貝、又是光明、又妙不可思議。這個本心你們掉了!
“認悟中迷”,一切衆生本來開悟,哪裏還另外有個開悟!結果自己自找煩惱,本來開悟不明白。“悟中迷”,個個是佛,現在變成凡夫,就是悟了以後的迷。
“晦昧爲空”,這一句話形容得好極了!一提到空,下意識觀念就呈現一個虛空,黑洞洞的,早晨或晚上的天空灰蒙蒙的,“晦昧爲空”,念頭清淨,證得空了,很舒服!這個時候很對!都空了!其實都在“晦昧爲空”。
晦者看不清楚,昧者黑黑的莫名其妙。禅宗祖師罵人兩只眼睛一閉掉入黑漆桶,像關在黑暗的房間裏一樣。許多人把這個當成空,然後閉起眼睛在裏面搞鬼。所以我經常問你們在這裏幹什麼?兩腿一盤,鎖眉閉眼,端起肩,好像在那裏修行的樣子!實際上在幹什麼?“晦昧爲空”,在空空洞洞、黑黑暗暗、莫名其妙當中“結暗爲色”,然後覺得氣動了,任督二脈通了!實際上哪有什麼氣什麼鬼!“結暗爲色”,在黑暗中配合下意識幻想的境界,造出黑暗、閉著眼睛,看到亮光。老師啊!我已經發現光,什麼光?黃光?白光?還不是“結暗爲色”!那是什麼?告訴你,坐久了,身體裏的血液仍在周流,呼吸還在循環,四大還在動,心念想靜,四大在動,動與靜摩擦久了而發光。好多人說這是菩薩的光,你問我,我說是啊!你相信觀音菩薩?這叫“結暗爲色”,也叫“色雜妄想”。把生理上色法的變化加上自己下意識的妄想,看到影子,喲!老師啊!不好也!包他要進精神病院。都在那裏自己搞鬼,佛經罵你“色雜妄想”,在四大的色法上,加雜上你下意識的妄想。
“想相爲身”,下意識妄想的念頭,“相”生出了生理變化許多現象,然後感覺身體任督二脈、奇經八脈通了,結果檢查這裏瘤、那裏癌,通吧!通個什麼?“想相爲身”。
因此“聚緣內搖”,打起坐來在那裏,佛用“聚緣內搖”罵透了這一班用功的人,耳朵不向外聽,聽自己裏頭,喲!震動、打雷。心髒本來就呼咚呼咚,靜的地方就聽到。再不然眼睛閉了個把鍾頭,偶然發亮,動一下就放光,這很容易嘛!你現在揉兩下閉起來也放光,這有什麼!此皆 “聚緣內搖”,就像賣棉花糖的搖啊搖。我們坐在這裏打坐,,外表看是在那裏打坐,實際上妄念沒有斷,坐在那裏 “聚緣內搖”。
“趣外奔逸”,,“趣”就是跑步,人是坐在那裏,心裏想外面,有時想我坐了半天還沒有得菩提,不如回到山上找師父,再不然找個茅棚,就這樣坐在那裏“趣外”。“奔逸”,向外面跑。
“昏擾擾相”,鎖眉閉眼打坐,裏面是昏沈沈的,昏君一個。
“以爲心性”,認爲自己在那裏修明心見性。還有些人告訴我已經開悟了!我說你早“誤”了!
你看佛一連串罵下來罵得好吧!每一句話的份量都很重,罵得好極了!“昏擾擾相,以爲心性”,這是我們一般衆生的現象。
“一迷爲心,決定惑爲色身之內”,一般衆生,閉起眼睛認爲自己清清淨淨很有進步,飯也吃得較少,實際上肚子餓了,沒得力氣打妄想。吃飽了營養好,活力大,妄想多,餓昏了以爲自己有進步,清淨了!然後說心定了!“一迷爲心”,自己迷惑了這個心。有許多朋友年紀輕輕跑到山上修行數個月,下來跟我講,老師啊!現在想回到那個境界不容易啦!我問怎麼講?他說那個時候感覺一天都是定,心清淨,現在不清淨。當然,到都市中營養又好,事情又忙。那個時候一天到晚,“晦昧爲空”,自己在那裏頭搞,“決定惑爲色身之內”,自己迷惑了還當究竟。我看天下人,憑我做人數十年經驗,可以下一個結論:人最大的本事是欺騙自己。欺騙人誰都騙不了,尤其現在的時代,一個個高明得很!人第一等的本事就是會欺騙自己,有時候自己一個人坐在那裏會笑起來!我很了不起,懂了很多。這就是人的可憐!
身是泡沫心同海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爲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爲可憐愍者。
他說可憐啊!釋迦牟尼佛把我們人的可憐形容得淋漓盡致!但是他老人家慈悲,告訴我們真話。衆生“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由這個身體爲單位開始放大,外洎無量無邊的山、河、大地,整個地球,地球不算數,整個太陽、月亮、無量大的宇宙,不過是我們本體裏的一點東西而已!一點什麼東西?
他說爲什麼我們用功不上路不能證得菩提?可憐啊!兩腿一盤閉起眼睛就在裏頭搗鬼。他叫我們放開、放掉、放掉,整個宇宙不過是我們本心本性的一個水泡而已!可是這一切衆生“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與本體相比,總合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一切海洋,也不過是一小池而已!《華嚴經》把本體稱爲“華嚴性海”,海是形容詞,本性無量大,結果一切衆生把無量大本性的性海丟提了,只認水面上一個小水泡。我們這個身體只是水面上一個浮漚,在大海上一個水泡算什麼東西?可是我們看得很牢,你不要碰我這個水泡,碰我揍你,我這個水泡多重要,你的水泡不重要。而且把自己這一點小水泡當成宇宙,站在那裏,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然後合個掌,你們都要拜我,我最大!好可憐!
所以佛說“汝等即是迷中倍人”,我們個個本來是佛,自己認不清大的,專看小的,迷掉了!現在你們在迷中又來打坐,在迷中找,迷中加迷,加倍地迷。
“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就像我的手自然垂下、舉起都是我的手。佛問阿難垂下的叫什麼?舉起的叫什麼?拿起放下都是我的手。但是顛倒衆生就是這樣,隨便我手一指,你就迷糊了!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四十叁章)》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