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叁量
既知識緣,再明識量。量者如以尺量物然。何謂識量?即識之能緣見分是也。蓋四分中之見分,依種子而起現行時,能緣諸境界者,其量有叁:
現量
叁量- 比量
非量
一、現量─即依現前能見之物,或能聞之聲,有眼耳識之見分,能直接緣取,不假計度等分別,是謂「現量」。如案上有杯,眼能見之,此眼識緣杯時之最初剎那,實不知爲杯,並不知此名何物。離開「名言」「種類」等之計度分別,是名「現量」。蓋此最初之時,僅由眼見非經意識分別。若至第二剎那,經意識分別爲何物、何名時,則非現量矣。
二、比量─如既見物,然後以意識計度之,或以他物相比較而量得者,則謂之比量。
叁、非量─即前之現、比二量,有錯訛時,皆名非量。除此叁量之外,複有所謂「聖言量」者,是佛親證。凡夫虔誠信受之,如佛能知四空天,有無身之衆生,此界常人既不能知,更非現量能證、比量能得,唯依佛聖者親證,轉示衆生之言爲最宜。故吾人學佛,最重要者,即在信聖言量。蓋吾人有用現、比量不能得時,非用聖言量無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