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師子吼。又複汝師晡剌拏,由在人中說邪惡法诳惑人故,生無間獄,受廣大身,于其舌上有五百鐵犁耕墾流血,受極苦惱。彼寄我言:我由人中說惡邪法诳惑衆生,今墮惡趣,受耕舌苦,總報徒衆,汝等更勿供養我塔,每供養時,我身苦痛倍更增劇,從此已後憶我言教。諸人聞已,便生忿怒,作如是語:諸人當知,此禿頭沙門非但于我強論過失,並我大師亦被誹謗,今欲如何?一人報曰:直須熟打,余更何言!豈不平章有過方打,今既謗我大師,斯爲巨過,打便合理。衆即以杖打尊者身,遍體爛熟由如搥葦,即便四散。時舍利子,怪其在後遲晚不來,遂即往看,見其形體碎如搥葦而布于地。問言:具壽,何意如此?答言:舍利子,此是業熟,知欲如何?舍利子言:具壽,豈非大師聲聞衆中稱說神通最爲第一,何乃至斯?答曰:業力持故,我于神字尚不能憶,況發通耶?時舍利子,以七條衣裹幞其身,猶若嬰兒抱持至寺。諸人驚集,問舍利子:尊者何緣,身至如此? 答曰:執杖外道打令爛熟,遂緩下衣,徐置于地。時諸苾刍問舍利子曰:豈非大師聲聞衆中,說尊者目連神通第一?答言:實說。仁等當知,業力最大。然大目連有大氣力,以足右指蹴天帝釋戰勝之宮,能令搖動,幾欲崩倒,于聲聞中如來贊說,有大威力神通第一,然由前世業力所持,于神字尚不能憶,況發于通?是時目連作如是念:我以不淨無用之身,親于佛邊而爲給侍,奉行教命,隨力隨能,無有違犯,于佛教主少酬恩惠,誰于德海盡能報謝?我于此身不能荷負,無邊苦器深生厭 離,當求寂靜,無宜久停,即留命行,舍其壽行。時有苾刍未得聖道者,見是事已,極生憂惱,起出離心,即往林中阿蘭若處,受下臥具,少欲自居,屏棄人間,專修寂靜。于時王舍城中,並余住處,人皆普聞,執杖外道共打聖者大目乾連,遍身支節悉皆爛熟,碎如搥葦,時舍利子自以衣裹,猶若嬰兒持至竹園,僅有殘命,極受苦痛,不久將死。時有百千大衆總萃竹園,諸臣白王:執杖外道共打聖者大目乾連,遍身支節碎如搥葦,時舍利子自以衣裹,猶若嬰兒持至園中,僅有殘命,極受苦痛,不久將死。王既聞已,深生痛惜,便與內宮太子、宰相、城內諸人,悉皆雲集,詣竹園中。諸人見王,即便開路,至尊者所,涕淚橫流,猶如大樹崩倒于地,執足號啼,悲哽言曰:聖者何因忽至于此?答言:大王,此是前身自作業熟,知欲如何?王極瞋怒,告大臣曰:卿等即宜奔馳四散,覓彼外道,若捉獲者,置于空室 以火焚燒。尊者報曰:大王,不應作如是事,我先作業猶如瀑流,注在于身,非余代受。王報臣曰:若如是者,上命難違,若捉得時,應令出國。王又白言:我之所有,皆奉聖者,隨意受用。王言:聖者豈非大師聲聞衆中稱說尊者神通第一?何不飛騰,遭斯苦痛?答言:大王,是大師說。然業力持,我于神字尚不能憶,況發通耶?如來大師不爲二語,親說伽陀曰: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時諸苾刍鹹皆有疑,請世尊曰:聖者目連曾作何業,被諸外道粉碎其身?世尊告曰:汝等苾刍,大目乾連自所作業,無人代受,乃至廣說。乃往古昔于一城處,有一婆羅門妻誕一男,年既長大,爲其娶婦。兒于婦處極生愛戀,母瞋新婦,兒懷忿心,于其母處不爲敬重。母責子曰:汝愛其婦,與我相違。婦聞是語,遂生惡念:此之老母年過容華,于己婿邊未能暫離,而更于我夫主強說過非。從是已後常求母過。後于異時,婦見姑嫜作私隱事,遂告其夫,共生瞋忿。子告婦曰:愚癡老耄尚不息心,于我少年強生言責。遂起惡心作碜害語:如何得有勇力之人,打彼身形碎如搥葦!汝等苾刍勿生異念,往時婆羅門子即大目連,由于父母發生惡念作無義言,于五百生中身常被打碎如搥葦,乃至今日最後生身。于我弟子聲聞衆中神通第一,尚受斯報,是故汝等當知,先所作業必須自受,無人代當,乃至廣說,如是應學。諸苾刍衆聞已奉行。”(卷第十八)
明白了業作已不失的道理後,忏悔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因爲在無始的生死輪回中,所造的惡業是無量無邊的。造了惡業之後,除非以“四力”忏悔、防護而使之清淨,早晚會找到頭上來。善業、惡業一旦造集,決不會不感果而自動消失,因此對于善、惡業的取舍就必須非常地細致、用心。真正能夠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莫以善小而不爲,莫以惡小而爲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時要多閱讀因果故事,先在內心當中對業果的原理引發定解,然後一步一步去依法行持。
信佛、學佛,就要知道學佛的標准是什麼,要根據佛所說法去衡量。法同生命聯系起來,就是業。業的性質就關系到善惡的問題,善惡就關系到苦樂的問題。苦樂有現世的,也有後世的。比如說修行,有時候也是很苦的,念佛、念經、上殿,有時候也會感到苦,但那種苦跟現實生活當中的苦是不一樣的,雖然說最終要用心去修行,但是畢竟需要靠這個色身,而這個色身是前生前世業感帶來的。衆生從無始以來造了很多惡業、與法不相應的業,因此當修行、用功的時候,這個色身就會有反應、有苦受,這是必須克服的。修行如果能夠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修得清清楚楚,在修行的當下就能夠去除很多痛苦,得到很多快樂。我們的生活、工作、命運在今生今世就能夠得到很大的改善,來生來世就更不用說了,會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很多人出家幾年以後,如果稍微用一點功,相貌都會跟以前不一樣,會非常清淨莊嚴。因爲在寺廟裏天天聽經聞法,天天思維的都是善法,自然而然人就很善良,內心就會清淨,人的面相也就會清淨,和善法就會相應。依法行持會改變我們的身心,轉變我們的命運,這就是業果的理論,我們要深信不疑。我們皈依的是佛法僧叁寶,法是佛說的,僧是根據法去修行,所以正皈依的是法,落實到行持上就是依著業果去如理取舍,斷惡修善,多造善業,多造清淨業。
來源:《法音》2007年第9期
《深信業果 依法行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