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二章)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二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二十二章 張口辟洞庭

  現在繼續講《宗鏡錄》第四十叁卷。

  故《法華經》偈雲: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舍苦,爲是衆生故,而起大悲心。

  我們上次提過大勢佛,每一位佛的名號都有其佛法上的意義,所謂大勢佛就是“時間到”,業力的力量到了某一個程度,無法挽回,所以稱大勢至菩薩乃至成大勢佛。在宗教情感上,念大勢至菩薩是在求大勢至菩薩加持,這是宗教方面的祈求。如果真正從佛法修持的功夫上著手,就是要把身心與時空的關系,那一股不可挽回的力量拉回來,亦即“反其道而行”,甚至把這股力量定住,此所謂“定慧等持”,屬于功夫方面的事。

  有心轉定業

  如果談到打坐、修定,人不能沒有呼吸,也不能沒有思想,初禅做到念住,是把思想定住(定在一個東西上),而不是沒有思想;沒有思想是不可能的。我常常比方,我們的思想像一堆面粉,面粉因風而起,四處飛揚;如果面粉加水放在某一定點慢慢碾動,逐漸和入所有飄揚的面粉,就裹成一團面。做功夫修定,感覺到念頭空了。實際上,空的境界正是念頭,正是一團面粉。大家不要聽了這個觀念,去觀面粉,那就糟糕了!那對生理影響非常嚴重。我只是打個比方,定是這個道理,面粉(思想)起初到處飛揚,靠修定功夫慢慢澄清下來。

  再打一個比方,修定做功夫,不管是念佛、觀想或參禅,像吸鐵石吸引鐵粉的作用,細鐵粉漸漸被吸鐵石吸住不動。當然,你們也不要把自己當作吸鐵石;不過打起坐來,確實有吸鐵石的作用,人體是有所妙用。

  我曾做過實驗,製作一個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有一定的高度盡碼,對好南北極,戴在頭上打坐,很容易凝定住。這就是利用宇宙的磁場道理,有助身心得止。國外也做了很多實驗,法國放射學家馬夏,把一塊新鮮的肉放在小金字塔中間,一星期後肉沒有臭,仍然新鮮。這種作用當然對人體關系很大。布拉格的無線電工程師寶巴爾把鈍的刀片擺在小金字塔叁分之一高的紙板上一個禮拜,又可以使用 ,可見磁場作用非常大。

  所以有一派道家、密宗,主張早晨打坐要對著東方,如何把南北極擺好,是有一點道理,當然其中還有很多問題。那麼初步是這樣一個作用,身體內部像吸鐵石一樣,有凝定的作用。把念凝定住了,使自然飛揚的業力定住,普通叫功夫。學佛的人加上許多神秘的佛法的外衣,那又另當別論!

  那麼,這是心理方面,由心理方面自然會配合到生理方面,慢慢配合呼吸的往來。一個心粗氣浮的人,呼吸特別粗,這其中又有兩點要做研究。我經常說學佛是科學,不要完全搞迷信。男性事情繁雜會心浮氣躁,女性也一樣,但是兩者不同。女性平常身體的勞動、運動不像男性。有些女性的呼吸本來就很微弱,但這並不表示其思想輕靈,反而跟男性思想一樣粗浮,男女情形相反,即陰陽相反的道理。

  先在男性立場講,由粗浮的呼吸,透過靜坐、修定,變得呼吸輕微,乃至變成很長的呼吸。所謂長呼吸是呼吸緩慢。功夫到了某個境界,很久才吸進一下,很久才呼出一點,一呼一吸之間的時間距離比較長,也就是說,呼與吸中間的距離拉長了,這才是真正的“長呼吸”。一般做功夫的人看到古書“長呼吸”,完了,拼命做很長的呼吸,這樣反而把妄念的力量增強了。因此越坐妄念越大,越不能定,此乃理不明。所以學佛修道不論做任何功夫,明理是非常地重要,它有它的學理。

  如此,呼吸間距慢慢拉長,甚至到達好像沒有呼吸,是謂“胎息”。一般人做功夫又搞錯了,以爲胎息是用小腹呼吸(胎兒呼吸)。搞了半天,功夫是有了,肚子也大了。

  所謂“胎息”是呼吸非常慢,氣一吸進來,自然曉得充滿全身,甚至到達足尖,每一毛細孔均知吸進來,無表的;然後呼出去也是無形的、很輕松的。深長的、無形的呼吸才真是“胎息”。有許多人做功夫說自己已經得到胎息,不用鼻子呼吸,在肚臍呼吸。我說很好,將來賣肉一定多兩個錢,因爲肚子長出大堆贅肉。那不是真的胎息,不要搞錯了!

  當然,慢慢沒有呼吸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現象,血脈流動緩慢,甚至似流不流,心髒很慢才動一下,好像患了心髒病快要死了!其實不是。那麼,學佛打坐真做功夫,這些現象都會出現,這些現象違反常規。平常的呼吸一來一往,血液順脈循環,念頭紛飛;可是功夫做得細了,便不一樣。就是說,這股業力有非常大的轉動力量,它慢慢反轉來走慢了,這就是自然與生命的一種秘密,由此你的一切當然可以有某種程度的控製。

  無求得大勢

  求大勢佛要自求多福,自己要達到這個程度。佛菩薩能夠加被你,但不能幫你,所謂加持只是照應你一下,不能永遠跟著你。所以一個人不求大勢佛以及斷苦法,“斷苦法”就很難了!人生沒有哪一樣不苦,“有求皆苦”,世界上求名求利求一切,有求都是苦。那麼不求名求利,求佛法苦不苦?還是苦。“不到無求品自高”,達到了真無所求,那就是境界,佛的境界。所以有求一定苦,不管求哪一樣,求出世法何嘗不在求?但是要能無求,佛法對此點得極明,要從佛學,求佛助,以達到無所求之大勢力,改變人生。

  那麼“斷苦”呢?怎樣才能斷苦?無求,真達到無爲法(中文叫無爲,佛經梵文即涅槃畢竟的無爲),人到無求即無苦,所以說一個人必須向這個路上走,至于如何斷苦?原理是“無求”,無求談何容易!無求就是要了心。什麼人去求?我去求,我爲什麼求?我“心”想求。了心才能斷苦,此心不了不能斷苦。

  接下來,講到世界上有很多人追求真理、追求超越人生,乃至學佛修道用各種方法,結果走錯了路,深入一切邪見。邪見正見的確很難分辨,哪樣是正的?哪樣是邪的?大邪是否就絕對不正呢?老子有兩句名言:“大音希聲”、“大智若愚”值得深思。大家學佛用功夫,所知所見要深學好思,更要讀經典,不要自認這一點聰明就是正見,這正是我見,往往著了邪見而不知道。

  “深入諸邪見,以苦欲舍苦”,什麼叫邪見?邪見容易引起苦。譬如我們做功夫,如果今天打坐功夫沒有得到大快樂,你不能說這個是正道,其中有問題。至于真得到了知見正確,當下一念,比較性的快樂一定得到。否則,你的方法、知見一定有問題。我常說打坐熬腿多苦啊!哪裏是修定?這就是“以苦欲舍苦”,想以苦行舍棄人世間的痛苦得究竟解脫,這是錯誤的。佛說衆生大部分都是走這樣錯誤的路,自己還以爲是正道。

  “爲是衆生故,而起大悲心”,因此佛說,我的教化就是爲了世上這麼多走錯路子的人,“爲是”,爲了這些衆生,所以諸佛菩薩生起大悲心。

  悟力不思議

  爲不依正覺廣大威勢之力,及正念一心法威德力,于心外取法成諸邪見。以生滅爲因,以生滅爲果。本出生死,重增生死。爲是等故,而起大悲,拔其妄苦,以生死是衆苦之本。

  “正覺”即梵文的菩提。什麼是不依正覺?前兩天有個青年同學跟我討論到覺悟的覺:“迷路了,忽然發覺剛才走錯方向算不算悟?”我說:“也算悟啊!”中國人講睡覺的“覺”也是覺悟的覺,睡醒了即是覺醒了。覺有很多,包括世間法、出世法。“正覺”即明白身心性命的根本,乃至宇宙萬物的根本。所謂明心見性,是見到這個程度謂之菩提。正覺不是一般所謂有覺,因此有些經典不翻這個“覺”字,只翻原文叫菩提,覺字很難翻,就是悟到生命的本來。

  爲了一切衆生不依正覺,不依正覺是智慧,下面有個名詞:“廣大威勢之力”,這個“廣大威勢之力”是功夫的、修持的境界。比如打坐,有時身上會産生腰酸背痛、頭痛等等痛苦的反應,你要曉得這也是自己生命廣大威勢的力量。此廣大威勢力量有兩層:

  第一層,平常未經修持,生理心理沒有轉化,一身都是業力。這個業力是痛苦的業力;現在經過修持,慢慢在轉化,這一股正氣所起的力量與業力在互相消長,于是産生我們感受的痛苦,所以這個時候有廣大威勢之力。

  第二層,凡夫衆生的業力也不可思議,威力大得很。譬如這個世界經常有思想的威勢之力的邪見一來,世界上死多少人?又如一個人腦子一動,殺人的武器就發明出來了,像死光的發明,就是衆生業力的威勢之力。這個力量轉過來,就變成佛菩薩智慧神通,救苦救難之力,同樣都是廣大威神之力,這是指實際的功夫方面而言。有人說打坐容易走火入魔,其實根本就沒有魔,自己智慧沒有搞清楚,變成入魔。魔力是自己造的,佛力也是自己造的,廣大威勢之力是這個。

  正念萬法基

  其次,衆生不曉得“正念一心法威德力”,這要注意一個東西,我們曉得佛的修法有叁十七道品,這是顯教的,不管密宗也好、淨土宗也好、禅宗也好、天臺宗也好,修法原理都離不開叁十七道品。叁十七道品基本上分四個架構,四念處:心念處、身念處、受念處、法念處。實際上感受當然屬于身念處;法呢?意識的思想,一切世法、出世法都屬于心念處的,換句話說,叁十七道品的修法全在身心兩者。由四念處的修法,最後達到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正念。

  (編案:《瑜伽師地論》二十九卷,從正見起依次闡述,至成就如是正精進者,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無顛倒九種行相所攝正念,能攝九種行相心住,是名正念,及與正定。)

  什麼是正念?比如今天修淨土,認清理論,今天只念就是正念。它有一個範圍,站在今天修淨土法門的立場來講,我只有念佛這一法門是正念,其他任何一念進來,乃至其他佛菩薩之念進來皆非正念。如果站在其他宗派,修密宗念咒子或觀想的立場呢?今天念咒子這一念是正念,其他都不是。那麼站在空念所立場,今天什麼都不念,空空洞洞的是正念,其他都不是。正念是念的力量。以禅宗立場而言,禅宗講無念是正念。拿唯識宗、淨土宗或…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二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